國產晶片變「新」 已迫在眉睫!(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不得不說,相比較國外實力強勁的大佬,國內的晶片廠商在數量和質量上,還顯得勢單力薄,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以下幾家:

1、華為海思

華為在潛入無人機領域,於2016年7月推出了華為無人機平台,即聯手深圳本土初創公司宙心科技,在華為海思晶片的基礎上推出了一系列無人機解決方案。

從技術上講,該晶片採用了一種特殊的設計架構,它將「視頻分析算法運算中頻繁調用且消耗資源較大的主要算子實現硬化,以減少底層運算對CPU資源的消耗,節省CPU資源來做更多的智能分析應用」,這種硬化的算子,可以承載各種視覺算法。

2、全志

出身廣東珠海的晶片廠商全志,是由多名前炬力主力干將組成的晶片公司。

而小米去年發布的無人機採用的主控方案正是全志科技的R16平台。

此前R16處理器曾被用在京東智能音箱、小魚在家等產品上。

這款產品,內置了雙星GPS定位接收器,能夠接收並解析GPS、GLONASS兩個衛星定位系統的信號,以提高無人機收星定位能力,保障無人機的工作安全。

3、聯芯

聯芯推出LC1860模組,走的是低價位的性價比路線,CPU採用6核 CortexA7,GPU採用2GHz 雙核 Mali T628GPU。

大疆精靈Phantom 4就採用過聯芯方案LC1860,零度智控還推出基於聯芯LC1860的雙目視覺整體解決方案。

據悉,聯芯還與小米合資成立松果電子,專注智能硬體領域。

大疆無人機/圖 來源網絡

如今晶片產業和人工智慧一樣,被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雖然人工智慧基本還處於起步階段,但我國晶片產業已然走過了產業構造期,目前進入到需要借力與聚力以求強筋壯骨的重要關口。

作為全球最大的晶片消費國,不僅是無人機行業需要用到數量龐大的晶片,其它領域更甚。

數據顯示,我國一年製造11.8億部手機,3.5億台計算機,1.3億台彩電,牢牢占據世界第一 ,由此拉動全球1/ 3的晶片市場需求。

而與此同時,我國國產晶片的自給率不足三成,集成電路產值也不足全球的7%,市場份額還不到10%,也就是說中國「芯」90%以上依賴進口,為此,僅去年我國在進口晶片上的花費就達到了2271億美元,而且連續4年進口費用超過2000億美元,晶片業成為與原油並列的最大進口產品。

對於晶片的需求卻是有增無減,除了沉澱出來的PC以及完整的供應鏈市場,智慧型手機正在加速洗牌,無人機的機型也處在不斷升級過程之中,同時,智能家居、智能汽車、智能機器人、虛擬現實等處在爆發的前夜,尤其是還有接踵而至的5G、萬物聯網、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的業態,都形成了對晶片的超大需求。

這些情況都表明國產晶片要變「新」升級,已經迫在眉睫,現在要思考的是如何快速突圍,走上康莊大道。

建立完整的晶片生產鏈:從細分產業的角度來看,晶片業包括設計、製造和封測三個主要環節,目前我國已經搭建起了相對完整的晶片產業鏈,其中主要包括以華為海思、紫光集團、國睿集團為勁旅的晶片設計公司,以中芯國際、上海華力、中國電科為代表的晶片製造商,以及以長電科技、華天科技、通富微電等為龍頭的晶片封測企業。

不過這些代表環節之間並沒有形成密切的合作關係,整個晶片行業的規模化程度還需進一步發展。

自主研發技能需升級:在創新研發與設計能力上,我國晶片企業還落後於全球領先廠商,晶片製造企業的規模普遍不大,生產承接能力較弱,目前最多能承擔全球半導體行業15%的製造量。

從無人機行業就可以看出其中的一二,目前國內的企業多以使用國外的晶片為主,看中的是其質量可靠、性能穩定,特別是新技術更新快,更能適應多變的市場需要,從大疆、昊翔等企業選擇的晶片上就能看出這一點。

打造通暢的材料供給鏈:諸如矽、鍺等晶片的上游重要原材料,我國在全球市場中的占比不足1%,從而嚴重製約著國產晶片業的擴產與供給能力。

這就需要晶片行業注意對原材料的合理把控,從根源上解決對外國材料的依賴,才能將技術升級和擴產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強強聯合取長補短:為了搶占更多的中國市場,英特爾 、高通等國際巨頭紛紛加大了在中國資本與技術的投入,而且他們在中國的產業嵌入已相當深厚,也有與中國企業進行資本與產品合作的需求,這就給了很多企業學習國外晶片製造的機會,比如昊翔既得到了英特爾的資金支持還能通過利用其產品,學習相應的晶片技術。

利好政策的大力扶持:在政策層面,需要制定相關的支持政策,比如減免稅收,提供用地等。

目前我國除了設立總規模近1400億元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上海、武漢、合肥、長沙、珠海、杭州、無錫等地也相繼跟進成立了地方性產業投資基金。

包括國家大基金、地方政府基金在內,國內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總額已經超過4600億元,可見國家的重視程度。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指出,到2020年,我國半導體產業年增長率不低於20%,同時,《中國製造2025》明確提出,2020年我國晶片自給率要達到40%,2025年要達到50%。

而工信部提出的相關實施方案則更是提出了新的目標:10年內力爭實現70%晶片自主保障且部分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目標的確立無疑是為行業打了一劑強心針,但是,由於晶片的投資需求巨大,回報周期漫長,而且技術要求高端,即便是從細分領域無人機晶片來看,很多的突破都遠非一個企業力量所能為,為此需要加強主體企業之間的合作與行業整合。

希望中國企業在本土加強與國外晶片巨頭的合作關聯,自信自強搞好研發,繞開境外市場的技術限制與貿易封堵,早日實現彎道超車。

文中數據資料等來源於網絡 準確性由原出處負責

閱讀關於晶片更多專題報導:

國產晶片變「新」 已迫在眉睫!(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向「芯」看齊

中美貿易戰打響,愈演愈烈,中興首先成了貿易戰的犧牲者,遭到了美國封殺,這讓一個詞語浮出水面「晶片」,成為事件中的關鍵詞。一個千億市值、位居全球通信設備行業第四的中興通信卻因美國一紙禁令徹底停擺...

中國晶片產業期待華麗轉身 5G將至大有可為

集成電路產業,是中國的戰略產業。集成電路一詞,自2014年起,頻頻出現在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中國一直在集成電路產業上發力追趕。而前段時間爆發的中興通訊事件,又讓集成電路話題再度成為熱點。各路人...

重磅!集成電路,國產替代必經之路!

集成電路(和晶片概念一致)是一種微型電子器件或部件。採用一定的工藝,把一個電路中所需的電晶體、電阻、電容和電感等元件及布線互連一起,製作在一小塊或幾小塊半導體晶片或介質基片上,然後封裝在一個管殼...

中國大陸將成全球第二大半導體設備市場

中國製造彭豐運專欄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發布調查報告預估今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可達494億美元,同比增長19.7%,再創紀錄,同時其預估中國大陸明年將超越台灣成全球第二大市場,這將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