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董事徐文偉談鯤鵬920:將開啟多核異構計算新時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計育青/文)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萬物互聯、萬物感知和萬物智能的智能社會正加速到來,大量基於ARM的智能終端應用即將迎來新的爆發性成長階段。

由此帶來的雲端協同、多核高能效等需求,也使得傳統的單一架構伺服器難以很好地應對。

為了充分滿足智能社會業務、數據多樣性對異構計算的需求,近日華為推出了業界最高性能ARM-based處理器-鯤鵬920(Kunpeng 920),以及基於鯤鵬920的TaiShan伺服器、華為雲服務,一舉打通了晶片、伺服器和網絡應用整個鏈條,為ARM產業的發展開創出了全新的格局。

華為董事、戰略Marketing總裁徐文偉表示,鯤鵬920及TaiShan伺服器將主要應用於大數據、分布式存儲、ARM原生應用等場景。

「華為將秉承開放、合作、共贏原則,與全球合作夥伴一起,推進ARM生態發展,做大計算領域空間,擁抱多樣性計算時代。

」徐文偉說。

智能時代需要異構計算

據華為估算,未來幾年全球數據增長速度將不斷加快,2025年全球新增數據量將是2018年的18倍。

如此巨大的數據增長對計算和存儲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傳統的算力供應方式已經無法滿足需求。

徐文偉舉例說,很多企業都非常重視AI技術,認為AI將是重塑商業模式、提升客戶體驗和開創未來的關鍵推動力。

「預計到2025年,企業對AI的採用率將達到86%,這就要求算力每年增加10倍,這是一個指數級增長的巨大計算需求。

」徐文偉說。

在過去幾十年間,英特爾X86技術把計算由專用帶向了通用,開創了個人PC時代,並在網絡時代自然地進入了伺服器領域,在高性能計算方面占據優勢。

ARM架構則開始於低功耗、計算量小的場景,如智慧型手機、穿戴設備、IoT等。

隨著ARM技術不斷進步,多核性能大幅提高,而且憑藉著開放的生態策略,逐漸從端和邊緣計算走向伺服器和數據中心。

智能時代信息量巨大,計算無處不在,計算應用的場景也多種多樣。

從智慧型手機、智能家電到IoT物聯網、智能駕駛等等,場景多樣性造成了數據的多樣性,數字、文本、圖片、視頻、圖像以及結構化數據、非結構化數據等,都需要有針對性的計算能力來處理。

徐文偉表示,針對不同場景、不同數據類型,業界開發了CPU、DSP、GPU、AI晶片、FPGA等多種多樣的晶片,這表明單一計算架構已經無法滿足所有場景、所有數據類型的處理,多種計算架構共存的異構計算才是未來的發展之路。

「ARM架構在多核、低功耗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可以面向大數據、分布式存儲、ARM原生應用等場景構建高性能、低功耗的新計算平台,這也是計算髮展的必然趨勢。

」徐文偉說。

數據中心的利器

華為此次推出的鯤鵬920是目前業界最高性能的ARM-based處理器。

這款處理器採用7nm製造工藝,由於華為基於ARM架構授權自主設計完成。

據了解,鯤鵬920晶片通過優化分支預測算法、提升運算單元數量、改進內存子系統架構等一系列微架構設計,大幅提高了處理器性能。

典型主頻下,SPECint Benchmark評分超過930,超出業界標杆25%,能效比也優於業界標杆30%。

這意味著鯤鵬920能夠以更低功耗為數據中心提供更強的性能。

據徐文偉介紹,鯤鵬920主頻可達2.6GHz,單晶片可支持64核。

該晶片還集成8通道DDR4,內存帶寬超出業界主流46%。

鯤鵬920的集成度非常高,內含100G RoCE乙太網卡功能,同時支持PCIe4.0及CCIX接口,總帶寬可達640Gbps,單槽位接口速率是業界主流速率的兩倍,能夠有效提升存儲及各類加速器的性能。

基於鯤鵬920的TaiShan系列伺服器有均衡、存儲和高密三種機型,可以充分發揮ARM架構在多核、高能效等方面的優勢,為企業構建高性能、低功耗的新計算平台。

比如在大數據場景下,TaiShan伺服器支持多核高並發和資源調度調優,計算性能提升20%。

基於TaiShan伺服器,華為雲還將提供彈性雲服務、裸金屬服務和雲手機服務。

徐文偉表示,ARM架構在伺服器領域的應用要想取得成功,需要從硬體、基礎軟體和應用三個層面推進產業合作,形成完善的生態圈。

長期以來,華為一直在與GCC、Linaro、OEHI等產業組織,以及Hortonworks、微軟、SAP、SUSE、Ubuntu、中標軟體等廠商聯手,共同打造開放、合作、共贏的生態環境。

在硬體上,華為是Linaro的核心成員;在基礎軟體上,華為是OpenStack的白金會員、CNCF的Founder成員;在應用方面,華為加入了綠色計算產業聯盟GCC,並在歐洲參與了「Open Edge+HPC Initiative」。

全面擁抱智能計算

長期以來,華為一直在堅定不移地戰略投入智能計算,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早在2004年,華為就與ARM合作,啟動面向智能終端、通信、存儲、伺服器等各個領域的ARM架構晶片研發。

2009年,華為推出了面向智慧型手機的處理器K3,這也是麒麟晶片的前身。

2015年,華為又推出了存儲CPU、伺服器CPU,後者就是鯤鵬晶片的前身。

2017年,華為推出了全球首款具有獨立AI晶片的麒麟970處理器,在智慧型手機行業引爆了一場AI浪潮。

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華為在智能計算處理器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推出了最新的麒麟980晶片和世界上首款AI手機;在AI領域發布了昇騰310晶片,以華為覆蓋晶片、晶片使能、框架和應用的全棧能力,以及包括公有雲、私有雲、邊緣計算、物聯網行業終端以及消費終端等全場景的產品和服務,為各行各業提供唾手可得的AI算力。

現在針對大量異構計算的需求,華為又推出了ARM架構的鯤鵬920處理器,在高性能、高吞吐、高集成、高能效等方面取得了創新突破,把計算推向了新的高度。

「ARM產業正在迎來新的發展機會,我們期待,產業夥伴緊密合作,共同開創一個多樣性的計算時代。

」徐文偉說。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麒麟970率先進入手機AI

華為麒麟在3G晶片大戰中,扮演了「黑馬」的角色。華為麒麟晶片的歷史已經不短了,2004年成立主要是做一些行業用晶片,主要配套網絡和視頻應用。並沒有進入智慧型手機市場。在2009年,華為推出了一...

華為為何力推「鯤鵬920」?

「鯤鵬920的發布是一個自然選擇」,華為董事、戰略Marketing總裁徐文偉昨日談及推出鯤鵬920的原因時稱,未來數據和應用多元化,在細分領域推出更專業、更有優勢的晶片是必由之路。徐文偉說,從...

華為發布鯤鵬920晶片華為5G時代拉開帷幕

1月7日,華為正式發布「業界最高性能」的晶片---鯤鵬920,以及基於該晶片的泰山伺服器、華為雲服務。這款將性能技術提升了25%的晶片,有效提高大數據的及時處理計算能力,被業界認為是華為在5G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