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中國的「芯」,我努力在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站在邊緣,面對荒原,深感無知。

——作家余秋雨為《張忠謀自傳》作序時引用了心理學家榮格的感慨。

它是張忠謀1985年回到台灣後,面對剛剛起步的台灣半導體業時的內心寫照,也是張汝京2000年來到中國大陸時,看到蹣跚學步的內地半導體業時的切實體會。

張忠謀和張汝京,在半導體行業是如雷貫耳的兩個名字,兩人也有著極相似的經歷——

  • 他們都在1949年隨家人離開大陸;
  • 都在美國名校完成了博士學位;
  • 都將青春奉獻給了當時半導體業最偉大的公司德州儀器;
  • 同時也都見證了上世紀美國半導體晶片行業的誕生、崛起與壯大;
  • 並在知天命之年分別回到台灣和大陸,將兩地的晶片工業推上世界級水準。

1931年出生的張忠謀和1948年出生的張汝京年齡差了整整17歲,卻因相似的經歷和家國情懷成了忘年交。

新千年伊始,兩人又因為國家利益和商業糾紛分道揚鑣,「反目成仇」,刀光劍影之間,是兩位半導體巨人截然不同的底層構架和家國觀念。

德州儀器的風雲際會

兩人的第一次交匯,是上下級。

上期(點擊查看)提到,張忠謀雖然生在「九一八」,長在抗戰時,卻因為優渥的家境免受炮火洗禮。

在當時最好的中學重慶南開,張忠謀受到抗日救亡大時代的感召,產生了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

後來在哈佛大學,他接受了世界上最好的精英教育,確立了人生抱負——正如他多年後在台灣多所高校中演講時所提到的——「要做領袖,無論什麼領域的領袖」。

而1948年出生的張汝京,雖然沒有感受過戰爭年代的特殊氛圍,卻在工程師父母的耳濡目染下,成長為一名心繫祖國的實幹家。

張汝京的父親張錫綸是冶金專家,母親劉佩金是化學老師。

抗戰時期,他們也都逃往陪都重慶。

不過與張忠謀一家純避難不同,張錫綸和劉佩金都投身於兵工系統,一個組織煉鋼,一個研究火藥彈道,在大後方為抗日事業默默奉獻。

抗戰勝利後,張錫綸被國民黨派到南京接管當地的日軍兵工廠,並改組為兵工署第60兵工廠。

1949年初,解放軍兵臨長江,第60兵工廠撤往台灣高雄,一同前行的還有張錫倫夫婦和襁褓中的幼子張汝京。

張汝京長大後讀書很好,考上台灣大學機械工程專業,隨後赴美留學,獲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大學工程科學碩士學位和南方衛理公會大學電子工程博士學位。

這兩所學校雖然不如張忠謀所在的麻省理工和斯坦福那麼有名氣,但專業實力卻毫不含糊,是實打實的研究型大學。

電子工程博士畢業的張汝京理所當然地進入了當時正處於高速成長期的半導體行業。

1977年,張汝京進入半導體巨擎德州儀器之時,張忠謀已經在德儀深耕19年,高居資深副總裁,帶領著4000人的團隊,張汝京就是其中之一。

這算是兩位半導體巨頭的首次風雲際會——以上下級的身份。

會師台灣,繼而分道揚鑣

20年後的1997年,張忠謀創立台積電已經野蠻生長了10年,年營銷額已破10億美金。

同年,台灣的另一家晶片代工廠世大半導體向張汝京伸出橄欖枝,49歲的張汝京隨即請辭德儀,回台接掌世大,與張忠謀的關係從下級變成行業競爭者。

2000年,世大半導體在張汝京的鐵腕治理下已經發展為月營業額6000萬美元的大廠,這引起了張忠謀的警覺,旋即決定:併購世大!

後來媒體瘋傳的世大董事會繞過張汝京賣身台積電其實只是毫無根據的謠言,張汝京全程參與了談判,而且在做盡職調查時,他與這位德儀時代的老領導相談甚歡,甚至提出併購完成後去大陸投資建廠,張忠謀此時並沒有反對。

於是,世大作價50億美元併入台積電,一時間風頭無兩。

張汝京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以做中國人為榮,彼時的台灣由於歷史原因,已經背離了張汝京的家國觀念,這加深了他要到大陸發展的執念。

合併完成後,張汝京立刻將大陸建廠提上日程,在台灣當局的反對下,這一提案遭到張忠謀的否決。

張汝京一刻也不想再等,他找到張忠謀——

「那我自己去大陸(建廠),可以吧?」

「可以,但是台積電的股票,你不能帶走。

張忠謀這次沒有反對,而是若無其事地提出了一個霸道的要求。

張汝京沒有因此退縮,而是毫不猶豫地放棄了合併後得到的所有台積電股票,毅然前往大陸。

罰款、封殺也擋不住的中國心

2000年,就在世大台積電合併的同一年,中芯國際在上海張江成立,彼時的張江還是遍地農田,從中芯國際開始,這裡慢慢發展成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舉足輕重的高科技園區。

「愛中國的心,我努力在做。

這是張汝京日後常說的一句話,在筆者看來,這更像是他對「中芯國際」這個名稱的詮釋。

世大為張汝京送行時,他動員團隊隨他一同前往,當時就有一半的人願意與他同行。

51年前,張錫綸帶著不甘與迷茫,從大陸逃往台灣,51年後,兒子張汝京躊躇滿志地重新踏上這塊熱土。

短短三年後,中芯國際已經成長為世界第四的晶片代工廠商,並於2004年在紐交所上市。

然而,飛速發展的中芯國際走得並不平坦,台積電早在中芯成立9個月時就一紙訴狀將其告上法庭,控訴中芯侵犯智慧財產權。

而這只是開始,後來台積電又分別在2005年、2006年繼續狀告中芯國際侵犯智慧財產權。

而中芯這邊因為沒有注重對自己專利的保護和工程師的疏忽(用了台積電時期的系統菜單等),最終無奈敗訴。

2009年,不得已和解。

但和解的條件卻異常苛刻——中芯賠款2億美元、10%的股權給台積電,以及,張汝京即刻解職,離開中芯國際,並在5年內不許從事半導體行業!

然而,事業打擊並沒有壓垮張汝京,他說:

「我不是一個人在抗爭,我希望藉此機會,團結全球熱愛中國的同胞一起為祖國的現代化做出一些貢獻。

——當時的中芯國際有十分之一的海外歸國華人,他們都是受到張汝京感召,回國發展中國芯的能人志士。

三起三落,也澆不滅的創業熱情

2014年,5年的競業禁止條款到期,張汝京重出江湖,在上海成立新昇半導體公司,生產單晶矽棒,以滿足我國晶片行業對矽晶圓的需求。

但是好景不長,因為張汝京對產品良率的高要求,與股東的短期利益相衝突,2017年,董事會突然宣布張汝京此屆任期到期,不再擔任新昇總經理職務。

這次被逐出,張汝京並不意外,早就做好了交接工作,而且已經想好了下一步的發展,年逾古稀之年的他要做IDM業務了。

IDM在上期提到過,就是晶片設計、生產、封裝測試一條龍的模式,雖然這是一個資產創意雙密集的模式,卻是晶片最尖端領域所必要的模式,張汝京判斷這也是目前中國晶片業亟需的業務領域。

2018年,在山東青島,芯恩集成電路公司成立,成為國內首個IDM廠商。

世大、中芯、新昇,三度離開自己執掌的公司,沒有澆滅張汝京的創業熱情,更沒有動搖他努力做中國「芯」的信念。

正如行業評論家莫大康評價的:在中國晶片產業發展的關鍵時刻,張汝京總是毅然出山。

因為同樣的家國情懷,張汝京與張忠謀開啟了中國晶片的黃金時代;因為不同的家國觀念,張汝京與張忠謀最終分道揚鑣。

李國慶被一次逼宮就發飆,瘋狂報復,而他三次創業,三次被逐出,卻初心不改,開創了中國晶片新時代。

他,就是張汝京。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晶片的代表——中芯國際的前世今生

上次講到,台灣人張汝京,在無錫華晶小試牛刀後,重新回到了晶片基礎雄厚的台灣,創立了世大半導體。張汝京,祖籍中國南京。其父張錫倫,國民黨上校軍官,1949年隨國民黨部隊逃往台灣。張錫倫到台灣後一直...

為中國造芯的美國人

來源:德國優才計劃ID:ToGermanyARM已按川普要求,停止與華為的相關業務,這意味著,又一家美國晶片公司封殺了華為。

中國半導體產業的芯酸往事

文/戴老闆 來源:飯統戴老闆(ID:worldofboss)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河北籍學生張錫綸從中國第一所礦業高等學府焦作工學院畢業,作為一名專業為冶煉學的稀缺人才,他被上海的一家煉鋼廠錄用。抗...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中國芯酸往事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河北籍學生張錫綸從中國第一所礦業高等學府焦作工學院畢業,作為一名專業為冶煉學的稀缺人才,他被上海的一家煉鋼廠錄用。抗戰爆發後,上海工業大規模西遷,張錫綸也隨著大部隊輾轉來到了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