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成為x86伺服器第三大廠商 將如何發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聯想近日在北京總部宣布在 10 月 1 日完成對 IBM x86 伺服器業務的收購的消息,整個收購花費了 21 億美元。
此後,聯想一躍成為了 x86 伺服器的第三大廠商。
這並不是聯想第一次收購 IBM 旗下的業務了。
在 2005 年,聯想以 12.5 億美元的金額收購了 IBM 個人電腦業務。
當時,聯想由於能更好地控制成本和供應鏈,讓原來 IBM 虧損的個人電腦業務不僅活下來,還在今年超越了排在前兩名的戴爾和惠普,成為全球最大的 PC 的生產商,市場占有率達到 19.4%。
和剛買 PC 業務的時候不同,聯想這次面對的是一個已經停滯的市場。
根據 Statista 的數據,2013 年,全球伺服器銷售收入為 497.2 億美元,同比下跌 4.9%。
全球伺服器銷售收入已經連續下滑兩年。
所以這次聯想的收購案,看起來是一單「趁低吸納」的好買賣。
聯想除了買到了 IBM 旗下伺服器 System x 的品牌和專利,還買下了整個 x86 伺服器的系統,包括產品研發、銷售團隊、服務和支持部門在內的 34 研究開發實驗室和 7 個製造工廠。
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大客戶事業部總經理童夫饒在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聯想將保持 System x 的渠道架構、政策、激勵不變,其原有伺服器 Think Server 團隊將會參與共同開發市場。
在交易完成之後,聯想伺服器的市場份額將達到 12% 左右,位居惠普和戴爾之後,排名第三。
聯想集團的董事長兼 CEO 楊元慶在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喊出了要做更有競爭力的「第三名」的口號,但之後呢?
和至今仍然是家家都有的 PC 不同,不少企業已經不再依賴 IBM、HP 等公司的伺服器,而是租用科技巨頭們的服務。
亞馬遜、Google 和微軟等公司建設擁有龐大計算能力的數據中心,建立雲計算服務,再將伺服器分組給了不想要購買伺服器的企業。
這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企業直接購置伺服器的需求。
根據 IDC 的數據,2013 年全球雲服務的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 457 億美元。
其中,細分至雲伺服器的份額為 39 億美元,預計到 2018 年,這個領域的市場規模每年將會增長 26%。
與此同時,對伺服器需求最大的客戶——那些提供雲計算服務的公司,已經開始繞開 IBM、惠普等伺服器公司,自己採購處理器,然後找台灣廣達電腦公司這種「委託設計與製造商」(ODM)定製自己需要的伺服器。
其中一個例子是,2012 年,Google 就已經成為晶片廠商英特爾的前五大晶片客戶之一,但它並不賣硬體。
傳統伺服器製造商惠普、IBM 和戴爾曾經購置大量的英特爾晶片用戶計算機和伺服器製造。
Google 的做法是,購買大量晶片,找 ODM 來定製伺服器,打造自己的其數據中心以及維持網絡服務。
根據《連線》雜誌的報導,目前在做同樣事情的,還有社交網站 Facebook 和亞馬遜的雲服務(AWS)。
AWS 是全球最大的雲計算平台,從 Netflix、NASA、殼牌到小米、360 的海外業務,都在亞馬遜的平台上。
而這些客戶原本都是需要採購實體伺服器的。
面對這樣的市場前景,聯想也開始進入雲計算市場。
負責大客戶業務的聯想集團副總裁童夫饒在今天的媒體溝通會上表示,收購後他們將會強化企業級服務,針對不同的規模、地區和需求的企業定製不同的雲服務套餐,從伺服器、存儲、高密度產品等提供不同的組合。
早前他在接受採訪時曾經透露聯想的「騰雲計劃」:未來將在中國市場新建 50 個雲計算中心,在美國和德國建立大規模的雲計算的方案中心。
不過進入這樣一個市場並不容易,2009 年成立的阿里雲在技術上依然無法和亞馬遜相提並論,就連 IBM 自己在通過收購進入雲計算市場之後也依然是遙遠的追趕者。
半年跌出中國前三,聯想伺服器何以為繼?
外界認為,這個在「設備+雲」戰略中占據核心位置的業務部門,並未在聯想得到足夠多的重視。《財經》記者 周源/文 編輯/謝麗容2014年1月23日,聯想集團(00992.HK)宣布以23億美元收購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