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元慶帶領聯想在撿破亂的路上越走越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聯想最近又双叒叕在賣樓了,回想聯想這些年的大筆收購,不勝唏噓。


2004年,聯想17.5億美元收購了IBN的個人電腦業務……

2009年,聯想收購美國消費技術開發商Switchbox,價格未知……

2011年,聯想6.7億美元併購德國Medion公司80%股份……

2012年,聯想以3億巴西雷亞爾(合1.47億美元)收購巴西知名的消費電子廠商CCE公司……

2012年9月,聯想宣布收購美國的安全技術軟體公司Stoneware……

2014年9月,聯想宣布完成對IBM X86伺服器業務的收購……

2014年10月,聯想集團以29億美元從谷歌手中接手摩托羅拉公司……

2016年10月7日,有消息稱,聯想集團正考慮將日本富士通的個人電腦業務納入旗下……

聯想大量的收購,反而沒有保住全球PC老大之位,反被惠普給領了先,公司經營出現困境,也學起了A股的上市公司,靠賣樓維持業績了……

企業的增長,一般分外內生性增長和外延性增長,像聯想這樣,在外部收購的路上馬不停蹄,把國際上的破亂撿個不停,還真少見。

有的破亂,能變廢為寶,帶給了聯想當年的輝煌,有的破亂,卻讓聯想咽下了苦澀……花了29億美元從谷歌手上接過摩托羅拉,29億美元哈,不知道楊元慶現在做夢心疼不。

一、聯想收購戰略的失誤

企業的收購分外縱向收購和橫向收購,橫向收購就是收購你的競爭對手,縱向收購就是收購你上游的供應商和下游的採購商。

聯想的諸多收購,除了那個安全技術公司外,其他的都是橫向收購,都是聯想的競爭對手,這種收購直接擴大的聯想的市場占有率,但對聯想的技術更新沒有啥幫助,PC業務本質上還是那種低端的組裝業務,幾乎沒有啥技術可言。

技術都掌握在上游的晶片商英特爾、系統公司微軟、存儲公司希捷、顯示器公司等這些手上,聯想的優勢在於組裝和下游的銷售,聯想一直堅持其貿易的路線,不控制技術,自然不會享受到高利潤。

所以在PC產業鏈上,聯想、戴爾、惠普營業額都很大,但是利潤很小,最賺錢的反而是微軟、英特爾,還有那些日本韓國的光學器件公司,因為他們掌握有市場上不可取代的技術。

聯想、惠普、戴爾這些廠商只不過是給上游的微軟、英特爾打了工……移動市場崛起,小米、華為擁有了經銷優勢,都可以對聯想發起競爭,聯想卻沒有防禦的護城河。

二、聯想該走怎樣的收購戰略

用聯想和華為比較,兩者都成立於20世紀後期,任正非和柳傳志都是一代精神領袖,企業的發展卻極為迥異,華為在蒸蒸日上,聯想卻日薄西山,原因是華為在通信的產業鏈上實現了通吃,從最上游的晶片設計,到下游的客戶開拓,華為每一步都走的很艱難,華為海思晶片剛推出的時候,市場反響很一般,但是華為堅持的走了下來,如今華為是蘋果之外唯一一家擁有晶片競爭優勢的廠家。

反觀聯想,從當年楊元慶發布會砸掉蘋果開始,就想和蘋果競爭,如今蘋果市值創造了歷史記錄,而聯想手機卻在市場上銷聲匿跡。

江湖傳言,任正非當年評價聯想和方正,說聯想有管理沒技術,方正有技術沒管理,可謂一語中的。

在科技領域,管理不是壁壘,一個好的CEO可以讓公司的管理很快跟上時代,但是技術卻需要長時間的積累,華為海思從成立走到現在,整整付出了十幾年的努力,才有和高通叫板實力。

而聯想,這些年,在撿破亂的路上越走越遠……從來沒有在技術上建立自己的壁壘。

依靠營銷和供應鏈管理,畢竟難以持久,小米、華為都發布了PC,燃起了戰火,而聯想卻無可奈何。

摩托羅拉在1G\2G\3G時代有技術積累,但是在4G\5G時代已經徹底沒落,聯想高價從谷歌手中接過來, 在自身品牌和摩托羅拉之間的戰略搖擺,錯過了國產手機的最佳時機,直接將國內的大好局面拱手送人,最後讓曾在國內市場上占據四分之一江山的聯想手機直接沒了蹤跡,一手好牌,被蹩腳的牌技直接玩死。

市場給聯想的試錯機會已經不多了,如果聯想繼續撿破亂,下一個還做誰的接盤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