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突然對華為「開綠燈」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正當世界都被新冠疫情的陰影所籠罩時,一則來自大洋彼岸的消息卻讓許多國人振奮。

據外媒報導,美國商務部(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即將批准一項新規定,允許美國公司與華為合作,共同制定下一代 5G 網絡標準。

當然,這份草案還在審批階段,沒有最終定音,且此項規定僅限用於華為、不含科大訊飛等在「實體名單」中的其他中國公司。

而華為美國首席安全官 Andy Purdy對此的回應是:

這項規則的修改並不涉及誰能夠向華為買賣產品的問題...允許華為參與標準制定對所有通信技術的參與者而言都是有好處的。

透過現象看本質,我們要看到的不應該只是美國放寬了對華為限制的表面,更需要發掘的是這一事件背後的隱藏的潛在信息。

如果有人認為美國這回對華為「開綠燈」是大發善心,那他或許可以去精神科掛個號了。

那美國為什麼要放寬對華為的限制呢?

首先,華為在5G領域擁有太多專利,據一項各企業向全球各國提交的5G專利申請量統計數據顯示,,華為以3147件居於第一名,三星、中興、LG分別位居第二至第四名,專利申請量分別為2795件、2561件、2300件。

像制定行業標準這種決定世界信息建設未來十年甚至是數十年走向的大事,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開華為這個領域龍頭的。

在美國限制華為後,華為和美國相關企業交流陷入停滯,美國公司在5G發展上受限嚴重,也讓美國在5G發展上越發邊緣化。

因此,放寬對華為在5G建設上的限制反過來對美企有著巨大的好處。

而如果美國要強行無視專利規則,偏袒西方公司濫用華為專利的話,那中國企業將讓美國後悔到想跳密西西比河。

其次,西方企業在5G方面的技術積累遠不如華為,而且在過去一兩年時間內,美國對華為的打壓收效甚微,華為仍然拿下了近全球近一半的5G基站訂單。

而且,由於美國對華為等中國企業的打壓,已變相促進了中國建設自己的信息產業鏈。

原本華為、中興等國內巨頭都是向美國企業進口原件,但在吃了大虧後,除了加大自身技術投入,這些企業還強化了和中芯國際、京東方等國內企業的合作,有了資金保障,這些企業的發展無疑是加上了推進器。

雖然短期內達不到國際頂尖水平,但西方應該不會忘記,正是過去幾十年對中國的技術封鎖,才逼出了中國現在的科技水平。

總的來說,美國只是放寬對華為在5G標準上和美國公司的合作,而未承諾放寬華為從高通等美企進口精密元件,因此,這一舉動只是為了美國自己的利益,而未放鬆對中國企業的打壓。

在2020年2月14日的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在慕尼黑安全會議的首日活動中講話稱,各國在建設5G網絡時應避開中國通信企業華為:「中國正試圖通過其電信巨頭——華為,來輸出其「數字專制」,威脅那些還沒有採用他們技術的國家實行經濟報復。

從佩洛西的講話中,我們能發現其內容非常明顯是針對在場的西方人群,而其三句話不離的「專制」兩個字,就是在利用歐美的共識。

既然中國是西方認為的「專制」國家,那麼來自中國的華為,輸出來自中國的「數字專制」就是不無可能的。

在佩洛西大放厥詞之後,當時在現場的中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傅瑩立即進行了非常精彩的反駁:「技術是一種工具,自從40年前中國開始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引進了各種各樣的西方技術,微軟,亞馬遜,IBM,它們在中國都非常的活躍。

自從我們開始1G,2G,3G,4G之後,所有的技術都是來自西方已開發國家,但是中國保持了它的政治體制,共產黨領導的政治體制獲得了成功,並沒有受到技術的威脅。

那麼為什麼把華為的5G技術引入到西方國家,就會威脅到政治體制呢?你真的認為民主制度是如此的脆弱,能被華為區區一家高科技公司就能威脅到?」

美國害怕華為,實際是害怕中國會使用美國曾經用過的卑劣手段——監視全球。

從斯諾登爆出的美國「稜鏡計劃」,全世界才突然驚醒,自己就像光溜溜一般在被美國用放大鏡研究。

失去了技術上的絕對優勢,美國人內心的恐懼感更強烈起來了,但他們永遠不會理解,中國只想把自己建設得更好,無意當「世界警察」和去窺探別人家的事情。

美國放寬對華為的限制只是為了美國利益的更大化,而不是突然發善心或減少對中國的打壓。

我們仍要堅持自主發展不動搖,求人不如求己,想要征服星辰大海,靠的只能是中國人自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允許華為參與5G標準制定,美國什麼目的?

文/駱振心 根據外媒報導,美國商務部即將簽署一項新規則,允許美國公司與華為合作,為下一代5G網絡設定標準。自去年5月份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限制美國企業向華為出售技術,高通、谷歌等一...

中華有為: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曾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民營企業,也一度飽受"抄襲思科"等攻擊與業界的冷嘲熱諷。據稱,企業取名時候,不過是幾位創始人恰巧看到牆上"心繫中華,有所作為"的標語。然,誰都不曾料到三十多年後,華為名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