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不投資生產線,是沒錢還是另有苦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從去年小米手機跌出國內手機市場份額前五名後,雷軍便開始親自抓供應鏈和交付。

截至今年9月,小米的出貨量的確有重返巔峰之勢。

雖然預測第四季度內存將嚴重缺貨,雷軍仍然給出了9000萬台的2017年度出貨目標。

去年小米吃過了手機產能不足的大虧,然而今年依然還是面臨很大的供貨壓力。

儘管有雷軍領銜,將小米的交付問題作為重點來抓,但除了要與全球供應商進行有效溝通外,解決手機產能問題的根本途徑或許還是自建生產線。

華為在松山湖的生產線

智慧型手機領導者的蘋果至今為止雖沒有自建生產線,但是富士康基本上能夠全力支持蘋果的生產線。

不論是擴大廠區規模,還是到美國建廠,富士康都是依照蘋果的需求而定。

國內的華為有位於東莞松山湖的生產基地,不管是供應鏈還是品控,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

同時,OPPO和vivo在東莞長安都建立了高於國家級行業標準的生產線。

金立的生產線也位於東莞,大嶺山的金立工業園擁有54條全自動貼片生產線、110條成品組裝測試線,年產能可達到1億台。


但是,小米卻一直無意建立自有生產線,去更好地把控和解決小米一直處於被動、被人詬病的產能問題。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如果說是缺乏資金,但從目前來看,小米把大量費用投入到了娛樂營銷當中。

小米曾經邀請劉詩詩、吳秀波、劉昊然、梁朝偉等國內明星為其產品代言。

最近更是簽約了吳亦凡為小米6等產品站台。

這些TOP級別的明星費用當然不會便宜。

在綜藝節目合作方面,小米也學OPPO、vivo,花了1.4億元冠名《奇葩說》,並花大價錢贊助了《中國有嘻哈》等熱門節目。

此外,小米還靠發布會進行驅動,打造高配、低價的「性價比」標籤。

問題是,按照這種運營和商業模式,小米手機的盈利空間肯定相當有限。

雖然出貨量增加了,但是產生的利潤並未增加。

沒有掙到足夠多的利潤,就無法反哺研發,沒錢自建生產線。

如此循環,小米的運營和商業模式是不可能做出偉大產品的。

綜上所述,小米的「性價比」不可能高質低價,因為這是違背商業規律的。

小米雖然沒有自己的生產線,但是依託於代工廠,也讓紅米系列通過低價獲得了廣闊的市場。

根據第三方報告,今年小米的出貨,90%是旗下的紅米手機。

而紅米是由聞泰和龍旗等工廠為小米代工,甚至設計、品控等都是由它們把關。

根據聞泰公開的資料,紅米3S在2016年出貨408萬台,全由聞泰提供。

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聞泰的品控能力遠不及富士康和其它各手機品牌的自建生產線,就造成了紅米系列質量問題的頻發。

龍旗生產的紅米Note 4則是因為信號不穩定,引發了不少投訴。

小米不建設自己的手機生產線,除了沒有資金支撐,通過代工廠降低成本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沒有過硬的技術。

建立產品線,並不是純靠金錢就能撐起來,而是需要全方位的科技研發實力。

從目前來看,小米並不具備。

智慧型手機行業橫跨科技界和製造業。

然而,不論是科技研發投入,還是製造業生產線投入,顯然都是小米不能承受之重。

而「性價比」概念的製造者,要通過概念的製造達到什麼目的呢?答案顯而易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國內出貨量前五的手機代工工廠介紹

提起手機代工,大多數人下意識會想到富士康。富士康生產的手機的能力,受到蘋果的青睞,幾乎成了手機代工領域的代名詞。雖然名聲最為響亮,卻並不能完全代表整個行業,以下筆者對其他代工企業做個盤點。聞泰(...

小米代工真相,這樣的性價比,你敢買?

2017年的小米終於可以揚眉吐氣。在經歷了2015、2016年連續兩年的低谷後,小米在今年重返智慧型手機第一梯隊。今年的第二季度,小米出貨達到了2316萬台,這可是小米發展歷史上的最好成績。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