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作業系統年底用於手機,這是華為必須抓住的機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於華為的作業系統,近幾個月頗有戲劇性,在谷歌斷供的情況下,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雖然華為早有準備,但也能感受到華為面對美國的壓力一度有些慌亂,畢竟是一個普通公司面臨一個國家的打壓,能頂住已經相當不容易。

連任正非也直呼幾個沒想到,沒想到美國打壓華為的決心那麼大。

在這種壓力下,華為宣布啟用備胎,其中就有作業系統。

國內註冊的鴻蒙作業系統到在國外註冊的方舟作業系統,都被公眾猜測為華為的備胎,還一度傳出華為打算在一些地區使用俄羅斯的極光作業系統。

這些混亂的信息源自於混亂的局勢,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較量,隨著美國態度有所緩和,這些作業系統的定位逐步清晰了起來。

對於作業系統,華為其實早有準備,很早華為就深度參與android的開發,華為耗時數年開發的EROFS超級文件系統、方舟編譯器都已經收入android,並極大地提高了android的速度和效率。

我們看到,在最危機的時刻,華為雖然註冊了鴻蒙和方舟兩個作業系統商標,實際上只有方舟作業系統最有可能作為應急的備胎,方舟作業系統極有可能脫胎於android,集成了EROFS、方舟編譯器等改良成果,能夠在一個月這樣的短時期內適配到現有的手機上,以應對google對華為斷供。

從華為的數次表態來看,華為還想繼續使用安卓,但是在極端情況下,華為會使用方舟作業系統,其實這種極端情況還不是谷歌斷供谷歌套件,而是安卓閉源,或者整個android不讓華為使用,這時候啟用鴻蒙是來不及的,只能使用方舟。

最近局勢有所緩和,在贏得了幾個月時間後,華為可能不啟用方舟作業系統,直接使用鴻蒙作業系統。

於7年前就開始開發的鴻蒙作業系統,對標的是谷歌的Fuchsia,都是下一代物聯網作業系統。

這種作業系統面對的是家電、汽車、工業設備等等,需要反應速度快,體積小,耗能低,適用於這些運算存儲資源大大低於手機的物聯網設備,而手機成為物聯網的一個節點。

新一代作業系統必將取代目前的手機作業系統,按照正常情況,在物聯網全面鋪開以後,用4~5年的時間逐步取代,但在美國打壓華為,華為公司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機下,不得不提前配合5G推出鴻蒙這個適應5G低延時的物聯網作業系統。

如果沒有這次貿易摩擦,可能替代的速度沒有那麼快,美國的打壓加快了這種替代。

最新消息表明,鴻蒙作業系統將用在8月推出的智慧屏,這個定位於家庭物聯網樞紐的家電設備,而華為也表示年底鴻蒙作業系統將用於2000元以下的手機,這個價位的手機銷量大,可以快速地培育用戶,吸引開發者,形成生態。

每一次行業顛覆性改變都出現在基礎性變化的節點,此次4G到5G的變化,也出現了巨大的機會。

此時的華為必須抓住這次機會,在面臨危機的時刻,這次機會又成了生死存亡的考驗,華為已經沒有選擇,推出鴻蒙作業系統,形成物聯網生態系統已經成為必須做的事情。

華為首先在廉價手機上適配鴻蒙系統的策略是正確的,這個價位的手機銷量大,用戶年輕人多,容易接受新事物,銷量上去了,就能夠吸引開發者。

同時,華為還有數量巨大的使用了4~5年的老舊手機,如果也能適配鴻蒙作業系統,這樣的保有量更能吸引開發者,對於形成生態非常有利。

鴻蒙一定能來,相信華為能抓住這次機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華為鴻蒙手機系統涼了?

國產作業系統是國人心中憧憬已久的夢想,有太多的人等著今年秋季華為鴻蒙系統橫空出世。不少人甚至樂觀猜測:8月9日的華為開發者大會上鴻蒙就有可能露面。

逐鹿物聯網時代的鴻蒙與Fuchsia

隨著美國進一步打壓華為,谷歌「中止」與華為合作的消息也讓所有人為之震驚。要知道全球市場上華為數億部手機可都是安卓的江湖,儘管谷歌稱「服務可在現有華為設備上繼續運行」,然後陸續又釋放出在努力做美...

鴻蒙系統的勝算幾何?有很大幾率可以逆襲

最近美國政府一系列針對華為的行為令人憤慨,尤其是谷歌助紂為虐,禁止海外的華為用戶用谷歌的app更是讓人心寒——谷歌雖然是家不錯的公司但是它的國籍是美國。好在,華為馬上宣布自己的作業系統「鴻蒙」...

谷歌后悔斷供華為,擔心華為自立門戶

谷歌停止安卓授權之日,就是華為鴻蒙亮相之時。眾所周知,由於受到美國「實體清單」的限制,谷歌宣布停止華為的安卓授權,雖然後又增加了臨時授權到8月底,但是,對於這多出的三個月時間,任正非已經淡定的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