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調查:內憂外患 格芯時代「落幕」?(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編者按】代工業巨頭格芯流年不利,繼中國成都工廠項目停擺後,格芯被出售的消息也不絕於耳,曾經意氣風發的格芯為何淪落至此?「芯調查」欄目特推出格芯專題報導,分上下兩篇,來探究格芯巨變前夜的「草蛇灰線」。


摘要:傷心總是難免的

文/艾檬 李延

有時候,天意真是高難問。

雖然前幾天阿布達比王儲穆罕默德在新加坡進行國事訪問,期間親自到訪格芯(GLOBAL FOUNDRIES)在新加坡的先進半導體製造廠,格芯大股東阿布達比的投資基金阿聯姆巴達拉技術公司執行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KhaldoonKhalifa Al Mubarak現場正言:「格芯憑藉著自身專注及鼓舞人心的領導能力和明確策略,正在全力創造價值。

正因如此,格芯將一如既往地是穆巴達拉核心投資組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或許這是格芯被出售之前最後的溫情「註腳」。

因為其有意將格芯股份打包出售的消息早已傳得沸沸揚揚,而這距格芯從AMD分離出來才剛過了十年。

十年之後,一切似乎又回到原點。

命運多舛?

在2009年被AMD一分為二獨立出來之後,或許格芯也沒想到自己的命運會如此波折。

被「分立」之後,AMD繼續獨立運營,格芯則由阿布達比的投資基金阿聯姆巴達拉技術公司旗下ATIC全資控股。

從代工戰場來看,格芯絕對是個有實力的新手,含著「金鑰匙」出身的格芯躊躇滿志,通過收購大張旗鼓,技術尋求差異化定位,主力客戶信任有加,在資本密集型的代工業也曾風光搶位。

但在資本大棒的指揮下,格芯的「內憂外患」魔咒仍一直如影隨形。

格芯一方面軍心不穩,CEO在十年內已換了四任,而每一任的戰略部署都有些南轅北轍;另一方面,技術路線選擇時運難濟。

隨著晶片製程不斷進階,投入越來越似「無底洞」,格芯在營收與投入方面「左支右絀」始終在虧損線上徘徊,最終壯士斷腕,退出7nm競賽;而選擇聚焦尚未完全成熟的FD-SOI工藝,彼時FD-SOI晶圓成本高企,市場還未放量,讓未來的成長蒙上陰霾。

而強勁對手台積電一騎絕塵,三星2017年重兵壓陣,其他對手虎視眈眈,格芯可謂進退失據。

而大股東看似也有心無力「Let it go」,畢竟資本都是逐利的。

隨著格芯的收入占比從半壁江山不斷下滑至二成,穆巴達拉亦在逐漸調整投資方向,IC業已非投資重點,石油成其重心。

據知情人士透露,其2018年對格芯的投資支出已從2015年的近30億美元銳減至5.5億美元。

更雪上加霜的是,今年以來格芯負面消息不斷,格芯成都工廠項目業已徹底停擺,格芯將被出售的消息又捲土重來。

誰是買家?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是誰當接盤俠?畢竟,關於潛在買家的消息也一直在霧裡看花。

有業界人士透露,格芯一直沒有出手,是因為要價太高,而其包袱太重,一時難以出手。

畢竟,潛在買家也很精明,對格芯的實際價值心中有數,當然也不肯做冤大頭。

於是乎,現在還是「涼涼」,有可能最終的結局是隨著股東停止投資,以及格芯退出先進工藝,格芯的價格一再被「壓低」之後,再被買家從容抄底。

而在潛在買家中,雖然有消息稱,格芯原本屬意中國買家,但因在中美貿易戰鋒頭上,半導體交易恐受美國阻礙,因而轉向韓國半導體產業尋找買家。

而在這一風口浪尖上,中國買家已幾無可能。

也有報導推測有可能最終買家落在三星,雖然諸如蘋果與Alphabet(谷歌的控股公司)、台積電等都曾被點名成為潛在買家。

但對於三星來說,或是志在必得。

2017年三星電子高調進入代工領域,宣稱要在未來5年內實現代工市占率達到25%的宏偉目標。

但目前三星電子代工尚不夠強大,為與台積電爭搶蘋果A12訂單,其冒險涉足7nm EUV技術。

業界專家莫大康認為,按三星電子的風格,一定會奮力反擊,在其2019年第二代7nm EUV工藝量產後,要與台積電再決高低。

據研調機構報告,台積電市占率為56%至60%、格芯約在9%至10%、聯電在8.5%至9%、三星電子在7%至7.5%。

如果三星電子能收購格芯,市占率將立即超過聯電成為全球第二大代工廠商。

莫大康提到,兼并是企業成功與壯大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倘若三星要達成代工市占率25%的目標,兼并格芯可能是正確的選擇,同時印證在全球半導體業中「大者恆大」的格局更加有效。

當然也有反對聲音說雙方互補性不足、企業文化差距大等,三星不見得一定要通過收購的方式來擴大市占率。

當然,三星一貫「兇猛」,對財力充沛的三星來說,或許需要追求「短平快」來力壓台積電。

亦有分析認為,格芯交易對象不一定非是產業資本,通過分拆打包的方式轉投另外一家產業基金麾下亦是不錯的選擇,但在目前代工業格局下,這一可能性微乎其微。

FD-SOI工藝何去何從?

而格芯曾位列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廠,一旦出售必將對全球代工產業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無論買家是誰,全球晶圓代工業中台積電全球第一的位置仍難以撼動,當然對後續的幾家公司都會產生連鎖反應,或將重新洗牌。

在聯電、格芯相繼退出先進工藝賽道後,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或只能看台積電、英特爾、三星的「三國殺」。

市場格局波瀾不驚,而載浮載沉的FD-SOI工藝卻該何去何從?畢竟格芯和三星是這一工藝的主要推動者。

無錫華瑛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韓繼國分析說,如果格芯出售給三星,FD-SOI在國際市場就只剩下三星一家在推,而國內代工只有華力一家有布局,但份額不大。

目前來看,IC設計公司對FD-SOI的支持還沒有完全準備好,很少有量產的產品,因FD-SOI代工價格高,產品價格也貴,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應用來推廣。

「FD-SOI和FinFET這兩大技術方向如何發展,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韓繼國強調。

莫大康也認為,FD-SOI是專有技術,目前主要用於RF及低功耗IC中,但由於成本高,應用面還不廣,尚不到時候,未來發展亦難預料。

值得注意的是,三星電子近日宣布採用28nm FD-SOI工藝規模量產eMRAM(嵌入式磁阻內存),實現更低功耗和更高速度。

FD-SOI有三星「撐腰」,相信還有舞台,只是屬於格芯的時代真的要「落幕」了嗎?(校對/范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