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熱點」英特爾製造業務將一分為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據外媒可靠消息,Intel旗下的技術和製造業務將拆分為三個不同部門,顯然是10nm工藝遲遲無法大規模量產導致的。

據悉,Intel技術與製造事業部(Technology and Manufacturing Group)的主管Sohail Ahmed將在下個月離職,他從2016年起負責這一職務。

Anandtech報導截圖

之後,Intel技術與製造事業部將一分為三:

一是技術研發(Technology Development), 負責人是CTO Mike Mayberry,他原來是Intel實驗室主管,這一職位將由Rich Uhlig臨時接替。

二是製造與運營(Manufacturing and Operations), 負責人是Ann Kelleher。

三是供應鏈(Supply Chain), 負責人是Randhir Thakur。

據報導,這三個部們的領導將向Venkata "Murthy" Renduchintala匯報,他目前是首席工程官,也是英特爾眾多業務的總裁。

很明顯,Intel希望將龐雜的工藝業務分割成相對獨立的三個部分,分別負責研發、製造、供應,職責更加明確。

但是在10nm工藝一再難產的情況下,如何拆分業務必然是十分棘手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會更進一步影響10nm的進度。

最近,英特爾又表示,10nm工藝進展良好,預計在2019年量產。

另外,Intel原CEO科再奇已經離職四個月,繼任者仍然沒有敲定,而當初定下的過渡期最長六個月,也就是說Intel最遲必須在今年年底前選出新BOSS。

多重曝光工藝難度太大拖累英特爾

在過去,Intel沒有公開解釋10nm一再跳票的原因,據了解主要是Intel 10nm工藝電晶體密度超高,需要使用多重曝光技術,部分時候不得不使用四重、五重乃至是六重曝光,這就導致生產流程加長、成本加高,良品率也很難提上來。

另外,Intel 10nm仍然完全依賴傳統的深紫外光刻(DUV),雷射波長193nm,下一代7nm才會在部分層面上使用極紫外光刻(EUV),雷射波長縮短到13.5nm,因此工程師們不得不絞盡腦汁,挖掘現有技術的全部潛力。

回溯歷史,從1999年的180nm工藝開始,Intel就以每兩年一代的步伐,穩定更新工藝,中間交叉升級微架構,也就是大名鼎鼎的Tick-Tock策略。

正是憑藉這一激進策略,Intel一路狂奔,牢牢壓制對手,同時也始終站在半導體工藝行業最前沿,並多次表示先進工藝是Intel的最強有力武器。

10nm工藝最初安排在2016年下半年,但是2015年初的時候,Intel推遲了10nm製造設備的安裝部署,被疑要跳票,2015年7月Intel最終承認,10nm的大規模量產推遲到2017年下半年,為此不得不臨時增加了Kaby Lake(七代酷睿),並號稱工藝優化升級為14nm+。

2016-2017年間,Intel規劃了基本完整的10nm產品線,包括面向低功耗桌面和移動市場的Cannon Lake、針對高端桌面和伺服器的Ice Lake、配合新工藝升級架構的的Tiger Lake。

2017年初的CES大展上,Intel首次展示了配備Cannon Lake處理器的筆記本,並保證會在當年晚些時候發布,但是Ice Lake、Tiger Lake都推遲到了2018年。

為此,Intel又不得不增加了Coffee Lake(八代酷睿),工藝再次優化為14nm++。

2018年初,Intel確認10nm Cannon Lake處理器已經開始小批量供貨,但只有低端的雙核心型號。

而就在我們期盼10nm產品規模上市的時候,它又一次跳了票,而且看來這一次Intel依然沒有十足的把握,只能且走且看。

坊間有說法稱,Intel在考慮是否跳過10nm而直奔7nm,但是現在的形勢下,Intel似乎已經騎虎難下,畢竟10nm上已經付出了太多,提前拿出7nm也不現實。

不知道這個時候,AMD、GlobalFoundries是否在慶幸早早決定不做10nm而直接上7nm?尤其是銳龍二代上了12nm,至少在紙面上AMD第一次工藝超越了Intel。

另外,三星、台積電早就有了10nm,並且已經開始量產7nm,這對Intel又是巨大的壓力。

當然了,各家的工藝所用技術不同,其實並沒有直接可比性,Intel也一再強調自家的14nm在電晶體密度、性能上相當於對手10nm,但無論如何,別人的工藝不斷翻新,並不斷贏得客戶認可,這是無法迴避的。

招聘信息

培訓信息

也可以直接點擊網址訪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