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手機就一定要早造晶片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日前,雷軍在訪談的一段話,在網上引發議論。

雷軍在回答記者提問的時候說:「難道你做汽車、飛機一定要做發動機嗎,做整機的就沒有技術嗎?」這段話,被引申為手機廠商是否應該造晶片的問題。

目前,在各大手機廠商裡面,蘋果的應用處理器是自己研發的,三星部分採購高通,部分自己研發,華為全部採用自己研發的晶片,而小米主要採購高通晶片,曾經研發過澎湃系列處理器,但是使用很少、OPPO和vivo均採購高通的晶片。

那麼,造手機的應該不應該造晶片呢?我們來看一下這個問題。

一、 從PC說起

其實,這類問題存在已經很久了,大約在20多年前,電腦剛剛進入家庭的時候,就有人問聯想,為什麼你們不造CPU,而是用Intel的CPU。

其實,早期的計算機公司,大多不是採購CPU,而是自己造CPU的。

當年的IBM、DEC、SUN、HP都有自己的CPU,而且都有自己的RISC指令集,在高性能計算市場完全不用X86指令集的Intel處理器。

IBM購買Intel的處理器只用於家用PC。

但是若干年後,這些曾經高高在上的計算機公司,逐漸放棄了自己的CPU研發。

Intel開始逐步占領高性能計算市場,實現了從桌面到高性能計算的一統天下。

為何Intel能逆襲呢?很簡單,因為Intel的PC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讓Intel賺到了足夠的錢,去研發製造,隨著性能不算進步。

計算機公司自己研發的CPU落後了,Intel就成功了。

二、 手機的晶片

對手機來說,手機廠商一開始基本都沒有什麼研發處理器的能力,在智慧型手機時代之前,諾基亞等用戶是TI提供晶片,蘋果引領智慧型手機時代之後,蘋果購買三星的晶片,華為購買TI的晶片,小米購買高通的晶片,還有很多廠商購買MTK的晶片。

就是說,在智慧型手機的入場時代,除了三星,都是不自己研發晶片的。

但是,短短半年後,華為就推出K3V2,開始嘗試自己製造晶片,並且不斷升級。

蘋果在幾代產品之後,就購買了一家CPU設計公司,開始做自己的蘋果A系列晶片。

小米後來也收購了聯芯的業務,開始做澎湃系列。

在造晶片之後,各家出現了分化。

蘋果順風順水,在A8之後,蘋果已經把晶片作出超過ARM公版核心很多的水平,從此後蘋果的晶片成為iPhone的護城河之一,蘋果造晶片成功了。

華為的第一代K3V2是不成功的,採用40nm工藝,功耗高,圖形晶片非主流,最終造出來的手機體驗不好,消費者反映強烈。

但是華為沒有退卻,華為堅持了幾代,到了麒麟920的時候,開始有進步,到了麒麟980的時候,華為終於與高通站到了同一起跑線上,華為也成功了。

三星雖然在應用處理器很早,但是在基帶處理器上歷經坎坷,最終只實現了部分替代,三星依然要購買高通的處理器,三星算成功了一半。

小米的澎湃只發布了一代產品,之後就沒有什麼聲音了,算是失敗。

三、 手機廠商該不該造晶片,關鍵看水平

通過PC的例子和手機的現狀,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廠商是否應該造晶片,要看晶片的研發水平。

像蘋果這樣,自己研發晶片,能研發出一流晶片的(蘋果A系列如果對外銷售,也會是搶手貨),那麼自己造晶片可以帶來巨大收益。

像華為這樣,能追平高通的,自己造晶片,也可以起到替代作用。

但是,如果你自己研發的晶片,不如市場上能夠購買到的晶片,那麼自己研發的意義就不大了。

特別聲明:本文為DoNews簽約作者原創,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

轉載請聯繫DoNews專欄獲取授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細數能做手機又造晶片的企業 中國有兩家!

手機處理器 國產手機之痛。手機最重要的部分是什麼?是晶片。一款手機晶片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了手機的性能。千元機也好,旗艦機也罷,沒有一顆優秀的晶片,或多或少都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我們國家的手機產業,...

性能不輸華為麒麟960!小米澎湃S2晶片曝光!

在如今的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大部分的智慧型手機廠商的晶片都是由第三方供應商提供的,比如高通、聯發科等手機處理器廠商。不過,對於蘋果、三星、華為、小米這四家智慧型手機廠商,卻擁有自主研發晶片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