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生常見的數學迷思和錯誤(上) - 信誼好好育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小一數學課其實很有趣,建議家長將引導重點放在「具體操作」和「視覺思考」,過快的數學 ... 長度是孩子最早學習到的連續量,在比長短的單元中,長度分為「直接比較」 ... 不分齡 懷孕 0-3歲 3-6歲 6歲以上 搜尋 168 68 小一數學課其實很有趣,建議家長將引導重點放在「具體操作」和「視覺思考」,過快的數學知識灌輸模式,很容易讓孩子形成迷思,反而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澄清錯誤,甚至會影響到孩子未來中高年級的數學學習。

文/洪進益老師|澎湖縣石泉國小老師、小益的布拉格廣場部落格格主 對於小一新生來說,數學課其實很有趣,相關的數學知識點也不困難,但要注意的是,爸爸媽媽在教孩子的時候,切勿忽略孩子的認知發展,不要讓孩子用「記憶」的方式來學習數學,重點應該要放在「具體操作」和「視覺思考」這兩個部份,讓孩子可以建立正確的數學概念。

過快的數學知識灌輸模式,很容易讓孩子形成迷思,迷思一旦形成,反而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澄清錯誤,甚至會影響到孩子未來中高年級的數學學習。

以下分享小一新生常見的4個數學迷思: 常見迷思錯誤1:數數 「數」是學習數學的基礎,孩子最早的經驗就是透過數數來認識數,一年級會學習100以內的點數,在進行數數的學習活動時,孩子常常會出現「漏數」或是「重複」的情況,造成最後點數錯誤的狀況。

1.漏數: 2.重複: 【親子學習「數數」有妙招】 (1)留意孩子在進行點數活動時,是否正確的將物件和數值保持「一一對應」的關係。

(2)若是在點數排列不整齊或不可移動的物品時,可以先使用「標記」或「分類」的方式來輔助點數,避免有同一物件重複數。

以下圖為例,即採用打勾標記並10個一數(分類)的方式來輔助點數。

     (3)最後,在點數時,我們可以先請孩子大聲念出,以「聲音」對應「物件」的方式,並可以藉此確認點數的數字或順序是否有誤。

常見迷思錯誤2:比長短 長度是孩子最早學習到的連續量,在比長短的單元中,長度分為「直接比較」和「間接比較」兩種。

下面是常見的迷思錯誤: 1.未對齊:在比較長短時,孩子常會出現一端未對齊,就直接來比較另外一端的位置。

以下圖為例,比較哪一輛火車比較長時,一端未對齊。

2.未拉直:進行直線和曲線比較時,出現曲線未拉直,就以為曲線的長度比直線還要短。

以下圖為例,比較哪一條線段比較長時,因紅線未拉直,誤以為和綠線一樣長。

【親子學習「比長短」有妙招】 (1)「直接比較」的作法,就是要先固定一端,再去比較另外一端的位置。

所以一定要引導孩子注意到這件事情。

舉例來說:請孩子看下圖並想一想,當三個人站在不同的台階上來比較身高,可以進行比較嗎? (2)當無法移動物品時,就必須複製或透過媒介物(例如:尺或繩子)來進行比較,這個稱為「間接比較」,透過這樣的比較,藉此建立孩子長短遞移的概念。

(3)第二個常見的錯誤,只要把紅色曲線拉直後,就可以看出紅線和綠線哪一條比較長;另一種方法,則是透過將綠色直線彎曲變短,讓孩子自行發現其中的長短關係。

※延伸閱讀:小一生常見的數學迷思和錯誤(下) ※參考資料: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數學領域手冊。

※洪進益老師的個人臉書專頁:小益的布拉格廣場   焦點話題 好好說話培養幼兒表達力 孩子3歲後,一般對話已不是問題,但表達能力卻會因語言經驗多寡而出現明顯差距。

表達力好的孩子,人際關係、情緒能力以及學習方面都較佳。

快幫孩子檢核說話能力、提升口語表達技巧! 從飲食為孩子打造身體防護力 這些天新冠肺炎的確診數不斷創新高,全台停課學校也已超過200間!12歲以下的幼兒,在沒有疫苗保護下,如何提升免疫力呢?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從飲食為孩子打造身體防護力! 寶貝上學去,為孩子選幼兒園 幼兒園是孩子邁入團體生活的第一步,選擇幼兒園自然成為爸媽的重要課題。

爸媽要先瞭解幼兒園階段的學習任務、認識不同類型的幼兒園,找出最適合孩子的學校 最新觀點 從心談教養陳質采、呂俐安 從依賴到自主-談兒童情緒發展三階段 翻轉學習力廖笙光 專注力不只是一件事—認識四種注意力的組合 幸福好孕氣邱瑜婷 提升體適能、幫助順產,孕期也能好好運動 會員限定服務 信誼幸福好孕袋,給孕媽咪的第一份禮物! 限量推薦,免費申請 親子共讀推薦 最新活動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 育兒電子報 線上購物 孕袋索取 教養問答 親子廣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