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來一較長短 - 教育大市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課程設計為配合國小一年級學童剛從感覺動作期進入具體運思期,又前面已學過第一階段初步的長度概念,因此本課程安排以較簡單的第二階段為主要教學目標,後兩階段留待 ... ::: 點閱數:882 下載數:129 點讚數:0 分享數:0 分享至: 編輯歷程 字體縮小 字體適中 字體放大 web讓我們來一較長短 代傳(原作者為東光國小侯欣妤、劉文雯)依據教育部92年公佈的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學習領域之量與實測主題指出,國小階段對長度所探討之範圍,大致上要經歷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主要是從感官直接感覺該量,獲得長度的初步概念,再對兩同類量做直接比較與量的複製;第二階段則是對無法直接比較的兩同類量,能透過媒介量,分別做直接比較,並利用比較結果,做出兩量的比較。

然後便能使用個別單位測量;第三階段利用常用單位進行運算;最後階段則是利用複名數來描述測量結果以及使用常用單位的換算。

本課程設計為配合國小一年級學童剛從感覺動作期進入具體運思期,又前面已學過第一階段初步的長度概念,因此本課程安排以較簡單的第二階段為主要教學目標,後兩階段留待更高年級實施。

在國小低年級階段,兒童主要是以知覺來比較兩個差異明顯的物體,比較兩物的長短,因此透過日常具體實物的操作經驗,讓學童來認識並描述該具體實物的長度。

在活動一,引導兒童利用媒介物量不可移動的兩個物體長度,例如利用塑膠繩複製身高後,再以塑膠繩來比較手臂張開何者較長,讓兒童藉由操作過程將間接比較長度之概念內化。

學生能做間接比較,便能使用個別單位做測量,接著活動二個別單位(積木、迴紋針、腳掌長等身體部位)的實測,同長累積複製是個別單位比較的基礎,因此在實作上,指導學童單位與單位之間不能有空隙,即可以決定物體的長短大小,並建立「估測」的概念,培養好的量感,對日常生活很有幫助。

藉著利用替換不同長度的單位,讓學童了解使用的單位越小,所得的測量單位數越多;而使用大單位量,所得的測量單位數越少。

活動三主要讓學童經由具體操作了解長度也可以加減運算,作為本課程最後的總結活動。

關鍵字:長短 授權資訊:著作權所有 提供者:洪琮欽(教育網路中心) 資源類型:教學設計 互動形式:混合式 領域: 數學領域-數學 學習階段: 國小1-2年級(一) 學習內容: N-1-5長度(同S-1-1):以操作活動為主。

初步認識、直接比較、間接比較(含個別單位)。

學習表現: n-Ⅰ-7理解長度及其常用單位,並做實測、估測與計算。

議  題: 閱讀素養教育 核心素養: 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更新時間:2022-02-14 加入追蹤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8東光國小-讓我們來一較長短-國小第三名.zip(1KB)預覽檔案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載入更多內容... 評論 發表 相關資源 九十三學年度上學期學校課程計畫 web TYC_rsc00000854 web TYC_rsc00000492 web TYC_rsc00000943 web TYC_rsc00000370.doc web TYC_rsc00000943.doc web 其他人也看了這些資源 喔原來我最棒 web × test.pdf 準備中 預覽檔案內容 × × 分享教學資源 收件者信箱 分享內容說明 取消 傳送電子郵件 × 問題回報 姓名 Email 所屬單位 標題 意見內容 取消 送出 × 檢舉教學資源讓我們來一較長短 請指出檢舉的原因 內容與標題不符。

侵犯我的權利。

垃圾內容。

惡意內容。

色情內容。

暴力或令人厭惡的內容。

內容說明 取消 檢舉 × 收藏 取消 × 提醒您 取消 確定 × 請輸入資料夾名稱: 取消 確定 關於我們 教育大市集 最新消息 開發者資源 FB粉絲專頁 資源分類 Web教學資源 教育電子書 教育APP VR/AR教學應用資源 計畫專區 創新應用團隊 行動學習 學習加油站 高中職資訊融入教學 各縣市資源 各加盟單位資源 服務條款 使用規範 隱私權聲明 著作權聲明 著作侵權檢舉 客服中心 常見問答 輔助說明 問題回報 好站推薦 教育雲入口網 教材資源中心 相關網站 關於我們 教育大市集 最新消息 開發者資源 FB粉絲專頁 資源分類 Web教學資源 教育電子書 教育APP VR/AR教學應用資源 計畫專區 創新應用團隊 行動學習 學習加油站 高中職資訊融入教學 各縣市資源 各加盟單位資源 服務條款 使用規範 隱私權聲明 著作權聲明 著作侵權檢舉 客服中心 常見問答 輔助說明 問題回報 好站推薦 教育雲入口網 教材資源中心 相關網站 × 通知 您尚未設定常用電子信箱,是否立即前往設定? 稍後設定 前往設定 確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