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耍了夏普?收購該如何消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4月2日,談判高手富士康CEO郭台銘終於如願簽下了收購夏普協議,贏得了最後的勝利。

然而這一一波三折的收購被日本媒體一致用上了「戲耍」一詞,因為35億美元的收購價僅為一個月前富士康報價的一半。

不過人們更關心的是,剛剛耍了夏普的郭台銘該如何消化這家累計虧損超過100億美元的日本電子巨頭。

4月2日,台灣鴻海集團(大陸業務稱為富士康)和日本夏普公司,正式簽署了收購協議。

鴻海斥資35億美元獲得夏普三分之二股權,成為夏普的新東家。

過去的四年里,一直在獵捕日本電子巨頭夏普的鴻海創始人郭台銘,克服了重重困難並在最後一刻贏得了勝利。

這一一波三折的收購被《日本經濟新聞》、《日本產經新聞》等日本媒體一致用上了「戲耍」一詞,因為這個收購價僅為一個月之前鴻海報價的一半。

不過相比收購,人們更關心的是郭總如何扭轉夏普的頹勢,因為這可能更加困難。

畢竟,鴻夏戀已然超越了面板領域,甚至不單是科技界的事兒了,這宗收購不只會影響未來的產業格局,更會導致不同地區之間科技實力的此消彼長,顯然,郭台銘鯨吞了夏普,而且要避免消化不良,還需要好好地花一番功夫。

夏普被耍了?

據稱,郭台銘先是給對方給出巨額報價,讓對方把希望全部放在了自己身上,之後在談判過程中找出對方的致命弱點掐斷了對方反擊的可能性,最後大砍出資額並迅速結束了談判。

相關數據顯示,鴻海向夏普提出了非常具有誠意的報價,收購總金額達到了7000億日元(約53億美元),承擔其全部債務,這相當於夏普市值的全部溢價,而且郭台銘承諾保留夏普品牌,不裁撤40歲以下的員工,但這些誠意遠沒有換來最後的蓋章,夏普方面甚至還出面澄清,並未向鴻海承諾收購優先權,收購的最終定案仍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最快於2月29日確認。

其中,鴻海的最大競爭對手來自於具有政府背景的基金日本產業革新機構(INCJ),他們只提供了3000億日元(約25億美元)的報價,但牽扯到「技術出海」的問題,夏普不得不慎重考慮,甚至更傾向於寒酸的日本基金,畢竟,這樣可以把旗下的面板技術、專利留在日本,以圖再起。

2月25日,夏普理事會接受了郭台銘的提議。

隨後鴻海態度突變。

鴻海在2月底向夏普的大阪總部派出100多人並詳查了財務狀況,最後找出巨額的「或有負債」風險清單。

郭台銘稱夏普欺騙了自己,震怒之下威脅夏普將中斷收購。

唯一與鴻海競爭的日本產業革新機構已經基本退出談判,夏普立馬慌了手腳。

之後,談判開始按郭台銘的意圖展開。

郭台銘向夏普的主要交易銀行瑞穗金融集團和三菱東京UFJ銀行威脅說,如果兩家銀行不說服夏普降低價格,兩家銀行在3月末將無法回收到期的5100億日元貸款。

大吃一驚的兩家銀行一邊開始說服夏普,另一邊向台灣派出高管與鴻海進行直接談判。

談判過程中收購價格已從7000億日元降至4890億日元,但鴻海再次單方面通報還將減少2000億日元。

夏普和兩家銀行表示拒絕,但郭台銘絲毫不為所動。

另一方面,郭台銘軟硬兼施,先是飛往泰國曼谷,並在第二天訪問夏普的工廠,在現場展開高層營銷,還對當地員工宣稱,只有鴻海能夠拯救夏普。

3月25日,瑞穗金融集團與三菱東京UFJ銀行延長了5100億日元貸款再融資期限,為夏普設定了3000億日元的新融資框架,最後只換來鴻海同意僅減少1000億日元出資,日本方完全敗北。

創業40年之後把鴻海發展為世界最大電子產品代工企業的野心家郭台銘的談判技巧再一次取得巨大勝利。

扭轉夏普頹勢很困難

然而,對於郭名銘而言,勝利的喜悅不會太長:因為和收購相比,扭轉夏普的頹勢更加困難。

據日經新聞報導,鴻海內部不少高管反對收購夏普,認為夏普將是一個包袱,不過郭台銘個人強力主張收購,其他高管自然無法反對。

郭台銘表示,他並不想迴避夏普所面臨的困難,夏普走出困境也會「十分艱難」,但是「我在心中已經有了很明確的路線圖」。

外媒認為,鴻海顯然還沒有制定好幫助夏普走出困局的詳細計劃。

回首往昔,夏普也算得上電子科技領域的一代梟雄,早在上世紀80年代,他們的產品就覆蓋了全球25個最重要的國家和地區,同時在液晶顯示器、太陽能電池、收音機、電視等領域全面開花,有80%的產品都是世界首創。

如此深厚的技術底蘊,讓夏普輝煌了整整三十年,但自2008年開始,也就是蘋果iPhone誕生的第二年,夏普的財報開始出現赤字,而且直到今日再也沒有緩過勁兒來,在其掙扎期間,他們曾裁員、出賣股份和辦公大樓,可依舊難挽頹勢。

只執著於技術,與市場需求脫節致使其策略不斷失誤,他們的液晶面板技術冠絕全世界,囊括了4.5代、6代、8代、10代面板生產線,其中4.5代和6代主要為蘋果供貨,日子過得還不錯,但同樣大手筆投資的8代或者10代,卻因彩電等大屏終端銷售慘澹,利用率非常低,平均開線率不足25%,而這也只是其策略失誤的一個縮影。

夏普業務繁雜,它製造家電、太陽能設備,還為移動設備生產面板,公司的業績持續惡化,為了促成交易,郭台銘承諾會保持夏普的完整性,尊重夏普的獨立性,盡力保留員工的職位。

如果要逆轉夏普的命運,提高利潤,從蘋果等客戶手中爭奪更多的業務,郭名銘要恪守承諾相當困難。

「從協議的措辭來看,夏普似乎不會進行深度的重組,富士康會採取何種措施扭轉公司形勢,我們所知甚少。

」Sanford C. Bernstein & Co分析師阿爾貝托·莫爾(Alberto Moel)說,「夏普的激勵方案需要修正,應該允許新鮮血液進入上層。

夏普應該炒掉一些人。

郭台銘現年65歲,如果能夠容忍平庸之才,他爬不到今天的高度。

想當年,郭台銘從母親那裡借了7500美元創業,最終成為億萬富豪,他為蘋果及其它電子巨頭生產產品。

郭台銘以自己卑微的出身而自豪,他曾經說過:「你不能靠讀書學會游泳。

「鴻夏戀」天作之合?

鴻海師承日本電子產業,他們在管理方面有很多都是消防索尼、松下等企業的,但相比之下,鴻海對市場更加敏感,雖然體量巨大,但總能及時轉型,說他們是「靈活死胖子」一點都不誇張,於是如你所見,鴻海沒有錯過任何一波科技大潮,他們做的是最基礎的業務,技術含量也不高,但這些也是永遠不可或缺的業務。

夏普有技術沉澱、大批的專利,而且知道怎麼從技術上突破自己;鴻海則對市場敏感,他們身為代工廠,在終端客戶那裡有著良好的口碑,更關鍵的是,他們有著常人難以想像的雄厚資本。

事實上,單從鴻海現有的業務來講,鴻夏戀也是天作之合。

眾所周知,鴻海是蘋果最重要的供應商之一,而且是最友好、最聽話的供應商,沒有之一,但這些友好並沒有換來蘋果更多的利益分配,反倒是招致蘋果的不斷壓價,但因訂單實在太過龐大,雙方的合作還算愉快。

長期來講,鴻海要想繼續生存,需要持續提高競爭力,目前他們的組裝業務已趨於飽和。

另外,富士康的模具業務依舊強悍,也是蘋果甩不掉富士康的重要原因,但蘋果以然培養出第二供應商,且競爭力極強。

在這種背景下,鴻海想要牽制住蘋果,且保持相對不錯的利潤率,就只能擴大業務範圍,於是,收購夏普成為鴻海最重要的戰略之一。

從整個手機的結構來看,晶片、顯示器、電池、Camera、外殼是其最核心的零部件,其中晶片、電池技術含量較高,而且鴻海涉獵不多,他們的相關製程也只是SMT生產;外框是鴻海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其最重要的收入來源;面板顯示器、Camera則是鴻海頗具潛力的業務,之前也積累了一些相關技術,此番若能成功收購夏普,他們將會獲得最重要的技術成長和專利儲備,加之,同蘋果良好的合作關係,相信郭台銘能夠為夏普爭取更多的訂單,這也就意味著富士康可以同時承擔iPhone的外殼、顯示器和最終組裝的業務。

蘋果訂單是關鍵點?

如此看來,關鍵的問題在於:交易是否能夠幫助公司贏得更多的蘋果訂單。

富士康是iPhone、iPad及其它蘋果產品的關鍵組裝商。

曾經夏普也是iPhone顯示屏的主要提供商,由於無法滿足蘋果的需求,它的地位已經下降。

蘋果有興趣在設備中採用OLED技術,夏普正在由大型顯示屏向小型顯示屏轉移,在富士康製造王國的幫助下,它有了再次成為關鍵提供商的機會。

「新的母公司將為夏普帶來穩定的智慧型手機螢幕需求,這是一大利好消息。

」東京Ace Research Institute分析師安田秀樹(Hideki Yasuda)認為,「它還有可能贏得新客戶。

夏普的消費電子部門(製造電視、智慧型手機和洗衣機)還存在一個更大的問題。

富士康沒有多少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產品的經驗,它必須確認自己是否真的想插足該業務。

按夏普的計劃,公司準備向消費電子部門投資400億日元,為眾多產品增加網絡連接功能。

另外,夏普還會向最盈利的部門投資同樣多的資金,這部分業務主要生產企業多功能印表機和投影儀。

在過去幾年裡,Sanford C. Bernstein & Co分析師阿爾貝托·莫爾(Alberto Moel)一直研究夏普的業務。

在莫爾看來,富士康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確定戰略並真正啟動。

他說:「在最開始的一年裡富士康應該會觀望。

時間也許太長了。

郭台銘是一位冷酷無情的談判者,為了防止交易變味,他留了一手。

在宣布收購交易時增加了一項新的條款,如果10月5月之前無法達成一致,富士康有權收購夏普的顯示屏業務。

一旦事情真的發生,夏普將給予富士康(或者富士康指定的第三方)獨家協商購買顯示屏業務的特權,時限三個月。

郭台銘賭定富士康可以憑藉製造技術幫助夏普解脫困境。

作為鴻海精密的母公司,富士康擁有高效率工廠,它生產無數電子設備,包括iPhone、PlayStation、GoPro產品和Kindle。

郭台銘還會幫助夏普投資新技術。

按照計劃,夏普會從富士康的投資中抽出2000億日元用作下一代OLED螢幕的生產資金,OLED螢幕圖像更生動、耗電更少。

還有6000億日元將用來提升現有LCD面板的良率和產能。

通過這些舉措,夏普有望從競爭對手手中奪回一些失地。

根據IHS數據顯示,小型中型顯示屏市場被三星顯示器控制,2015年前9個月它占了市場的24%。

日本顯示器(Japan Display)和LG Display隨後,夏普以9%的份額排在第四位。

郭台銘的底氣從何而來?

「戰略投資夏普肯定面臨挑戰,我並不抱有幻想。

」郭台銘在簽約儀式上說,「當前的全球業務環境十分不樂觀,但是只要我們朝著目標前進,保持競爭力,就不必害怕糟糕的經濟環境。

郭台銘的底氣從何而來?如前所述,鴻海乾著最基礎的代工生意,但卻從未錯過任何一波科技大潮,他們有參與摩托羅拉V3的神話,並借勢把自己的業務擴張到大陸,隨後諾基亞、山寨機也有一半的產能來自鴻海,而到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郭台銘又成為賈伯斯、庫克的忠實夥伴,成為整部iPhone大片的最佳男配角。

坦白講,鴻海的審美性比不上蘋果,做的也是基礎性業務,但改變世界的往往正是一些基礎性的業務。

顯然,郭台銘不再想著走品牌之路,他也得罪不起自己的客戶,轉而向「基礎領域」深耕,比如工業4.0製造,現代化模具生產,以及面板生產線投資,都是鴻海未來10年的重要戰略,而一旦有任何領域取得突破,他帶來的生命力必定會非常持久,事實上,基礎性業務往往也是最長壽的業務。

顯然,吞掉夏普而且要避免消化不良,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兒,這或許是郭台銘退休前的收官之作,垂垂老矣卻壯心不已,對於這些有遠見的企業家來說,時間總是最寶貴的,無論是突破自我,還是建功立業,又或者是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精英,他們常感嘆時間太少,恨不得向天再借500年,先不論這個百年之約能否兌現,更不要說夏普的收購還有泡湯的危險,單就「建百年企業」的思維,就足以讓年輕人們深思一番!

原創聲明:本文為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企業思想家(ID:Enterprisethinkers)」公眾號申請並獲得授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