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網際網路公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網際網路公司還是硬體公司,這似乎不是小米IPO的關鍵問題。
然而,多種跡象表明,雷軍分步驟向外界傳達一種聲音:小米是網際網路公司,不是硬體公司。
4月25日,雷軍回到了母校武漢大學,他在這裡發布了新品手機6X,不過,真正讓小米刷屏的是雷軍在發布會上說的一句話:「從今天起,小米向用戶承諾,每年整體硬體業務(包括手機及IOT和生活消費產品)的綜合稅後凈利率不超過5%,如超過,我們將把超過5%的部分用合理的方式返還給小米用戶。
」
今天,小米正式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請,雷軍發布公開信再次作出上述承諾。
同時,提出「小米不是單純的硬體公司,而是創新驅動的網際網路公司」。
然而,小米提交的招股書顯示:2017年小米的網際網路服務收入為99億元,僅占其2017年營收的8.6%,並非主營業務。
手機依然是小米營收的主力,2017年智慧型手機營收806億元,占總收入比高達70.3%。
那麼,小米不足9%的網際網路收入如何支撐其成為一家網際網路公司?
人均網際網路服務支出57.9元 毛利率高達60.2%
招股書中披露了小米網際網路服務收入情況,網際網路服務部分收入由2016年的65億元增加了51.4%至2017年的99億元,主要是廣告及遊戲業收入增加。
2017年,網際網路服務收入占比為8.6%。
對於網際網路服務收入增加的原因,小米方面表示,主要是由於廣告及遊戲業務收入更加。
MIUI的月活躍用戶由2016年12月的1.348億人增加26.7%至2017年12月的1.708億人。
平均每用戶網際網路服務收入由2016年的48.5元增至2017年的57.9元。
儘管小米的網際網路服務收入規模不算太大,但毛利率遠遠高於其他業務,這也是為什麼小米要大力發展網際網路服務網的一個重要原因。
網際網路服務2017年毛利率為60.2%,2016年為64.4%。
智慧型手機毛利率由2016年的3.4%升至2017年的8.8%。
IoT生活消費產品相對穩定,2016年和2017年分別為8.2%和8.3%。
在招股書中,雷軍對小米的「鐵人三項」有了新的表述——「硬體+網際網路服務+新零售」。
與此前的版本相比,「軟體」變成了「新零售」。
不過,我們依然可以看出小米大致的思路,硬體圈用戶,通過後續的網際網路服務獲取更大的利益。
對此,雷軍表示,小米要構建的絕不是一個封閉的商業帝國。
小米也不僅是一家創新的科技公司,更是數字時代的生活方式的創立和推動者,要一起建立起豐富而繁榮的新商業生態。
堅稱網際網路公司或為支撐更大市值 小米能學蘋果嗎?
靠網際網路服務賺錢並非無跡可尋,同樣作為手機業務巨頭的蘋果最新的財報中,今年一季度網際網路服務業務成為公司的新增長點。
庫克在電話分析師會議上表示,在過去的第二財季,蘋果服務業務營收首次超過90億美元,占一季度營收611.37億美元的15%。
其中,Apple Music、iCloud、Apple Pay的等業務取得了空前的收入,每一個區域都取得了雙位數的增長,最低增長率都達到了25%。
蘋果付費用戶已超過2.7億,並在過去90天內,銷售額增加了3000萬美元。
庫克認為,這說明了其龐大用戶群的重要性和用戶的忠誠度。
蘋果計劃到2020年,該業務年收入將達到500億美元。
蘋果能成功,小米是不是一定也能做到?業內普遍認為,安卓用戶的付費意願比蘋果用戶要差很多。
對小米營收貢獻最大的是智慧型手機業務,其次是IoT生活消費產品。
智慧型手機收入由2016年的488億元增加了65.2%至2017年的806億元。
2017年,智慧型手機業務收入占比70.3%,IoT生活消費產品收入由2016年的124億元增加了88.9%至2017年的235億元。
也就是說,小米硬體業務收入占比高達90.8%。
不過,小米在財報表達了基於小米用戶數量導流網際網路業務的信心。
除了對網際網路業務抱有信心,雷軍再次對硬體的凈利潤作出承諾:「永遠堅持硬體綜合凈利率不超過5%」。
業內人士表示,雷軍承諾硬體凈利率不超過5%,有擺脫小米是以賣手機起家的硬體公司之勢,而網際網路公司更具有想像力,更容易撐起更大的估值。
從招股書看小米模式:2017年經營利潤為122億,同比增長222.7%
北京時間5月2日,小米集團(下文簡稱小米)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被認為將是今年全球最大規模IPO。招股書顯示,中信里昂證券、高盛集團、摩根史坦利為聯席全球協調人、聯席帳簿管理人兼聯席牽頭經...
剛剛,小米刷屏了,千億美元是巨大泡沫嗎?
導語:今天,小米要在港股上市的消息刷爆了網際網路,寫小米的文章也多如牛毛,銳眼哥作為一名財務老司機,今天要認真的談一談小米千億美元估值是不是泡沫這個問題。一小米上市是資本市場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