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台商眼中的「中國製造2025」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張仲生(化名),祖籍山東濟南,出生於台灣電子業世家。

張仲生沒有選擇繼承家族事業,也放棄了知名跨國投行的豐厚薪水,2015年選擇來上海經營自己的連鎖餐飲生意。

業餘時間,張仲生仍熱衷於研究國際和兩岸經濟趨勢。

張仲生的家族,曾經歷過台灣製造業大變遷的風雨。

而他對眼下的中國製造2025,也有自己的感觸。

以下內容源自筆者和張仲生的一次下午茶訪談,經整理加工成文:

數字簽名概念與計算機鍵盤

一、金融支持系統

大陸和台灣的金融支持系統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兩岸完全不是一個體量級,所以不能簡單地做比較。

站在商業銀行的角度,「雨天收傘」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因為它們大量的錢都是儲戶的,它要保障儲戶安全。

在市場去槓桿、整體資金鍊狀況趨於緊張的時候,商業銀行在風險係數較高的貸款上會更趨于謹慎。

對於高端製造業,當它(企業)的客戶不明確,或是客戶的單一性太高,譬如說一家企業的客戶就兩三家,一個客戶就占你訂單的七成或者八成,這種情況下,企業風險係數就會很高,商業銀行不會喜歡借錢給這樣的企業。

以前在台灣,我們投資的一家公司客戶一開始只有4家,銀行很怕我們的訂單會掉,每次借錢要我們付合約。

可是我們後來上市櫃(編者註:在台灣的股票市場除了大家常聽聞的集中市場與店頭市場外,還有興櫃市場與未上市交易市場。

在集中市場進行交易的被稱為「上市股票」;在店頭市場進行交易的被稱為上櫃股票;而在興櫃市場和未上市市場交易的股票,都稱為「未上市股票」),公司客戶擴張到13家的時候,我再借錢,銀行從來沒有叫我付過合約。

高端製造,牽涉到國家產業轉型,本來就不該是商業銀行牽頭來做的事情,這件事本就應該是政府風險資金去投入。

台灣以前靠政府的力量成立了一家公營金融控股公司叫做「中華開發金控」(編者註:後文簡稱開發金),開發金有自己的商業銀行體系叫「中華工業開發銀行」(編者註:China Development Industrial Bank,後文稱「中華開發」),還有自己的證券體系叫「大華證券」(Grand Cathay Securities Corporation)。

當年誰是這個開發金控的大掌柜?此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劉泰英,台灣人稱「太公」。

他掌握了全台灣幾乎所有高科技產業和新創企業的金融命脈。

中華開發是投資銀行屬性,如果看它過去的持股名單,你會發現台積電、聯電、台灣的IC設計、新藥等等,全部都是中華開發投的。

台灣還有一家銀行叫做「台灣工銀」,全稱是「台灣工業開發銀行」,台灣工銀以前是專門針對工業融資。

台灣工銀跟開發金明確來說是兩家,企業如果是需要周轉各方面商業操作,如訂單借款、貼現還有一些傳統業務,可以到中華工銀去。

企業如果是缺錢,或是要做短長期,像發債、直接金融、我借錢給你、我入股你,或者是間接金融,比如靠你發債,是由中華開發領投。

如果你要上市櫃,要從資本市場籌資,這類業務由大華證券承接。

相當於金融服務一條龍,這個事需要政府牽頭。

現在大陸的問題是中小微企業普遍缺錢,根據我的觀察最主要是存在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大陸尚沒有建成一個跨全國的信用徵信體系,徵信存在很大難度

大陸地方太大,企業太多,數據很難形成有效聯網。

我曾經聽大陸的朋友說過,比較早期的時候,有人在一個省借了錢,換個地方他還借得出來。

比如說我在上海註冊一個公司,我在這邊有不良記錄,但是跑到西安去,西安不知道你在上海這邊其實已經欠了1000萬,他仍然能在西安借出錢來。

徵信一旦困難,銀行就沒法搞,搞不好人在哪裡都不知道。

反觀台灣,有一個聯合信用徵信中心(編者註:後文稱聯征中心),跟義大利並列全世界第一,所以銀行能非常容易掌握企業主的信用,因此在台灣開企業是很容易的,各種審核也非常簡單,這個系統非常重要。

據我了解大陸現在正在做,但是大陸和台灣完全不是一個體量級,需要時間,這個工程量會十分浩大。

第二個問題是大陸沒有專門對標的銀行

大陸現在是把中小企業貸款很大一部分推給四大國行或地方銀行,由地方政府來主導,或者是由四大國行來主導。

可是這個不是地方能做的事,而站在四大國行的角度,它是資金批發商,四大國行的體量這麼大,一兩百萬的貸款對四大國行來講,沒什麼特別大的興趣,站在它們的角度完全可以理解。

所以大陸跑出來了很多的P2P公司,他們的本質是資金零售商

四大國行把一部分資金交給資金零售商,國家有政策,P2P開出來,如果是針對中小微企業貸款的,符合資格,四大國行一次撥五個億給P2P,由P2P去負責,那政府給四大國行的政治目標就達到了。

可是事實上對這一些P2P公司,四大國行的掌握程度很低。

同樣反觀台灣,台灣當年成立了一個政策指標銀行,它是跨全台灣的一個專門針對中小企業的銀行,叫做「台灣中小企業商業銀行」(編者註:後文稱「台灣中小企銀」)。

如果你要貸款,比如超過一個億以上,不好意思,那你就不是台灣中小企銀的客戶,他就把你轉到大的銀行去了,就跟醫療分級分診一樣。

你一般的病去診所,如果碰到大病,你就到三甲醫院去,一模一樣的意思。

你就會發現台灣中小企銀,在偏鄉(指偏僻的地方)一些犄角旮旯的地方都有據點。

台灣的政策性銀行是非常清楚的,交通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然後還有三大商業銀行,還有這一些我們常講的企銀,每一個都非常清楚。

台灣的三大行庫,華南銀行、第一銀行、還有彰化銀行。

彰化銀行比較像中國農業銀行,雖然台灣後來又搞了一個農業金庫,但是農業金庫和彰化銀行的性質類似。

大型商業貸款就找交通銀行、土地銀行、台灣銀行,還有合作金庫這四家,你把它想成大陸的建農工商就對了,台灣就這四家。

專門針對中小企業的就是台灣中小企銀。

我2015年在台灣要辦貸款,我的企業是中小企業,我們只辦1000萬台幣的周轉金。

我到台灣大型「國行」,對方都說你這金額太小了。

然後我發現就算大型公有銀行願意借給我,它的利率也會比較高,因為它的管理成本高。

當時大型公有銀行的利率是4.6,可是我在台灣中小企銀借加上政策補助,利率才1.35。

利率就是資金的價格,大型公有銀行比台灣中小企銀貴三倍價格,那我當然去台灣中小企銀借啊。

並且台灣中小企銀有快速通道,放貸款速度很快。

去台灣中小企銀借款,你沒有物保拿不了資產抵押,你就人保,找人來替你抵押擔保。

如果你需要的是青年創業貸款,500萬以下或300萬以下台幣做企業原始啟動資金,他甚至不要求擔保。

我當年的餐廳就是在台灣中小企銀借的第一筆青年創業貸款開的,但是現在大陸你要借這種這種規模的錢基本上很難,沒有辦法,借太少了。

台灣為什麼會成立台灣中小企銀?跟現在大陸一模一樣的原因。

當年就是因為大型公有銀行都覺得政策下達出來,無法執行。

當時是80年代,台灣湧現出大量地下金融,叫丙種借款、乙種借款,那時候網絡沒有那麼發達,其實搬到網絡上,就是跟現在的P2P一模一樣的意思。

減稅

二、政府其實一直在努力減稅

現在大家都只盯著一件事情,叫做企業所得稅,可是中央其實推營改增推得很大力。

減稅不是只看所得稅,營改增其實就在減稅。

我嘗試講解一下。

比方我過去課稅是毛額型,就是說我100元,直接課你17元。

針對交易行為課稅,我們叫交易稅,營業稅就是交易稅(行為稅)。

過去假設政府給你直接課個10%,一百塊就課你10元。

現在改成加值型營業稅了,所謂的加值型營業稅是我只針對加值課稅。

什麼叫只針對加值課稅?假設我們稅率5%,100塊是不是課你5塊?所以你在進來的時候,交給政府5塊,出去的時候假設你以120塊賣給下家,你還要跟下家收6塊,所以總額是126元,6元怎麼來的?因為5%乘120元,然後這個6元實質上進銷互抵,所以實質上我真正交給政府的只有1元,現在叫加值型課稅。

台灣的營業稅體系是全世界前三名,台灣也是雙軌並行,全世界都一樣。

一個叫毛額型的,就是簡單粗暴,我不管你加值,100元我直接收你5元。

這個是最簡單粗暴的,這種稅在台灣現在也存在。

台灣會針對什麼情況這樣課稅?首先,單價300萬台幣以上的消費。

譬如說寶馬、奔馳,300萬台幣以上,我們叫做高端營業稅,其實就是奢侈稅。

因為你一次消費300萬台幣以上的東西,所以我課你10%。

這個不是算加值,這是算總額。

其次,去酒店消費課你25%,你繳這種毛額型的稅,就不會繳到增值型的。

所以全世界本來就都並軌,這是第一點,大陸稅改很大一部分降稅是降在營業稅。

第二,我個人認為大陸的稅制結構其實更類似北歐。

北歐的綜合稅率有效稅率通常都超過75%,所以政府能把你從搖籃照顧到墳墓。

大陸政府收的稅很多,五險一金、所得稅、營業稅之類的,所以大陸有效稅率非常高,不能拿來直接跟美國對標。

因為美國有一個非常大不同——美國沒有全民健康保險。

美國是靠商業保險的,而中國人有醫保。

歐巴馬搞了一個歐巴馬醫療保險(Obamacare),是只是針對社會最底層的,不是廣泛意義適用全民的。

大陸的醫保就是針對全民,所以大陸跟你收醫保的錢其實是根本不夠的,額外還要拿稅金去補貼。

日本跟大陸比較像,日本有效稅率其實也很高。

大家常常拿大陸跟美國來比,其實很不合理。

就算真拿美國來比,大陸的稅率也不會比美國貴多少,有時候其實是別有用心的人在刻意誤導。

他們只跟你講聯邦稅,他們沒有跟你講地方稅,美國的州稅其實是很貴的。

譬如說美國的營業稅,大家現在都只跟你講美國的稅制里企業所得稅最高39.5%,可是他沒有跟你講州稅。

以加州為例,加州的營業稅是8.84%,大家自己可以算算。

三、完全沒有必要擔心中國的前途

台灣當年的經濟騰飛,其實是搭了兩趟順風車。

台灣的原始累積眾所周知,當年國民黨把大陸搬空,南京、上海的黃金全部搬到了台灣。

但是因為當時兩岸關係的原因,搬過去的黃金很大部分也是用於國民黨在台灣的大量擴軍。

第二趟就是1950年~1953年朝鮮半島戰爭的關係,美國為了保衛第一島鏈加強對台援助,第一波大量印製美元,日本也是這樣起來的。

後來還有個曠日持久的戰爭,就是越戰,美國再次加大援助,並且工業體系也開始部分轉移,開始做垂直分工。

嬰兒車、鞋子、襪子、玩具這些日用消費品,美國人不做了,所以給了台灣,帶動了台灣的第一批工業。

其實大陸1978年沿海紡織業、輕工業是怎麼樣起來的,台灣就是怎麼樣起來的,只是台灣比大陸早了20年。

但大陸跟台灣不太一樣的是,大陸當年接受了蘇聯史達林時代的156項工業援助,還有美國的43項工業體系轉移,所以大陸有一個相對完整的重工業體系,這個是台灣沒有的。

現在全世界能夠發展全工業品項、全工業鏈的只有兩個國家——中國和美國,只有中國跟美國做得到,並且有這麼大的國內市場可以這樣搞。

而美國產業空洞化,是因為美元霸權的關係,全世界都要賺美元才能買石油。

所以大家都在換美元,賠錢我都要跟美國換美元,造成了美國的製造業特別辛苦。

台灣的地緣劣質是,沒有像大陸一樣廣袤的腹地,可以承載大規模的產業轉移。

台灣當年也有過低端產能洗牌的階段,但是島內沒有那麼大的腹地,我們轉移到福建、浙江、廣東去了。

你看嬰兒車鞋子襪子玩具不是全部都轉移到這些地方了嗎?像筆記本電腦零組件這樣凈利率2%~3%的,都轉到大陸來了。

這裡的關鍵詞是轉移。

大陸幅員遼闊,沿海的低端製造可以直接轉移到中西部去。

但是從實際層面來講,很多企業家不想去西部。

這就跟25年前台商不想來大陸一樣,那時候兩岸的發展落差太巨大了。

有人說去西部的都是在北上廣深混不下去的才去西部,其實我跟你講,台灣到大陸來的第一批台商都是在島內混不下去的。

最有名的一個例子叫康師傅,康師傅是統一根本不想收購它,已經走投無路了才來大陸。

如果本來就做得不錯,他為什麼要來?跟那時候一樣本來在東部沿海做得不錯的企業為什麼要去中西部?這只能說明不願意去的企業就不是中西部這一群人所要關注的對象。

大陸廣袤的土地,本來就是一個可以自我循環的大世界,當年西歐也是轉移到東歐和中歐去,大陸現在也是轉移到中西部和中部去。

你看深圳開始外溢到東莞去了,華為不是把總部都搬到東莞了。

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大陸將來會轉移到哪些國家去?答案顯而易見。

東南亞、中亞這些需要大陸支持的地方,還可以轉移給非洲的那些小兄弟。

大陸把一個很小的產業丟給它,那個國家就會活得很好。

現在很多企業家擔心出海投資的資金安全問題,台灣以前有一個政策叫「南向政策」,當時其實很多台灣企業也不太願意去投資,跟大陸現在一些人的心情是一樣,所以台灣又有一家公營政策性銀行專門在做這件事情,叫「『中國』輸出輸入銀行」(編者註:The Export-lmport Bank of Roc,後文簡稱「輸出入銀行」),類似亞投行的性質,但它只針對台灣企業。

台灣的企業家出海建廠,有政府資金——輸出入銀行貸款給你。

輸出入銀行是專門針對台灣企業到海外投資,但是你的投資要符合政府意志和目標的。

不要片面理解 「全球化」。

全球化過去是被西方所壟斷定義的,西方媒體宣言的那個「全球化」明確來講就是替西方打工。

大陸現在情況和以前不一樣了,在一些第三世界國家眼裡,它就是美國般的存在。

小平同志當年有句話,叫「中國不要當頭,永遠不要當頭」。

但是現在這句話需要重新來審視了
,現在大陸的體量這麼大。

小平同志講的完完全全沒錯,大陸永不當頭,可是當你自己的體量到這樣的時候,你也很難被人家忽略。

大陸從頭到尾都沒有想到出頭,這正是大陸和美國最不一樣的地方。

為什麼可以跟非洲國家這麼好?正是因為歷代領導人所奉行的幾個「絕不」,我們絕不干涉你國家內政。

小平同志的一句話可以完全代表大陸的成功經驗——適合自己的國情,發展自己的模式。

所以大陸現在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根本不用擔心。

你只要發現外面每天都在叫,美國歐洲每天都在叫,就代表你做對了,要不然他們不會叫。

如果你做錯了,他們一定很安靜啊。

全世界未來的格局是什麼?就是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伊拉克負責給大陸供給石油。

大陸負責給他們中高端製造,然後中低端製造,小兄弟們共享。

反正大陸有700多個產業,再細分下去,立即可以分一千多個出來,很多體量小的國家,像一些人口五六百萬人的小國家,大陸轉移兩三個產業給他他就活很好了。

還有一部分是可以留在自己國內的,就是高端製造持續升級,向東部沿海聚集。

中國的下一個五年,可以重點關注粵港澳大灣區,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是在三個半小時的車程內,集中三座GDP破2萬億的城市。

中國就是一個大世界,960萬平方公里、14億人口,自己就可以形成一個內生的循環體系,根本不用太擔心。

Supply Equipment concept on the gearwheels

四、供給側改革的連鎖效應

台灣也曾面臨產能過剩、庫存過剩、槓桿過剩,三去問題在80年代非常嚴重。

可是大家有沒有發現,就是因為製造業的產能過剩,服務業才能有效發展。

因為製造業殺價競爭不計成本,那相對來講服務業的初始投資就便宜。

譬如說你和我兩個都做嬰兒車、鞋子、襪子、玩具,今天假設我想向第三產業轉型,開個親子樂園,現在發現有一定的難度:

第一個,還是房地產的問題。

我去租店面,因為地租問題,太貴。

我好不容易開始做了,房租就漲上去了。

我們最後都在替房東打工,房東只要看你經營的不錯,就把租金往上拉。

第二個,大陸的供給側改革搞得太成功了,反而造成了一些有趣的現象。

過去是第三產業產能過剩,所以會造成兩個企業彼此殺價競爭,可是製造業的營收就是服務業的成本,第二產業的營收就是第三產業的成本。

比方我要去搞個親子樂園,除了租場地外我總要買些小孩子玩的東西吧。

以溜滑梯為例,過去可能買一個需要一千塊,可是現在由於製造業惡性競爭,現在變600塊我就買得到了,我是不是省了40%的成本?對於我要去投資溜滑梯的人當然是福音啊,你的營收就是我的成本嘛。

這個叫做第二產業的過剩產能外溢到第三產業,變成第三產業進入成本低。

第三產業服務業是玩商業模式的,很多國家服務業發展起來的根本原因是因為製造業產能過剩造成殺價競爭,所以服務業入行的成本降低了。

可是大陸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供給側改革改得太成功,還沒外溢到服務業,政府就用行政的方式,把它的產能直接打掉了。

台灣當年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轉型會有很多扶持。

比如說原來一個造自行車的一個企業,想要轉型成為一個共享單車企業,但共享單車那是前置成本啊燒錢太多了,也就說我現在要把我所有的產品所有的產能拿出來,全部去投入一個泡沫的一個市場。

台灣的經濟部下有很多下轄的單位,它會去協助你玩這種高風險的商業模式。

9月70個大中城市房價同比上漲9.1%

五、炒房就必然要做好用更長時間消化的準備

現在大陸製造業最大的問題是什麼?企業家辦廠多年,賺的錢還不如買套房子的收益。

現在大陸高科技明明在井噴,技術產品明明開始追逐上世界已開發國家,為什麼生產力一直在暴增?可是統計數據一直在往下掉?因為大陸把房子炒的太貴了,造成搞金融、搞地產的賺得盆滿缽滿,搞實業的混得一窮二白。

現在過得最好的是拆遷戶,反倒堅持做實業的要有情懷。

有一點中央講得一點都沒錯,全國一盤棋。

因為大陸以前是拿土地給中國人民銀行做發行準備。

而台灣是外匯占款,台灣有4000多億美金的外匯儲備,有多少外匯就有多少黃金,就可以發行多少新台幣。

所以台灣人以前常講「新台幣拿橡皮擦,其實會擦出富蘭克林」。

因為新台幣背後的發行準備是美元,有多少美元才發多少國內貨幣。

大陸也是這樣,但是大陸現在來講,靠外匯占款大概是六成左右。

以前是土地財政,現在想要轉沒那麼容易。

中國現在要刺激消費升級,拉動服務業。

可是供給側改革做得太成功,產能被打掉了。

服務業說到底就兩塊成本:第一塊很簡單,就是我剛剛講的設備購買成本,很大一部分服務業投資是要靠製造業惡性競爭的。

還有第二個人力成本,前些年勞動工人、服務人員、技術工人工資已經上漲了很多,但是你會發現中國現在薪資開始停滯,能再上去的空間不大了,為什麼?你人力這麼貴,你覺得終端的售價可以漲成什麼樣子?比如說在北京一個滴滴司機,他最後的人力成本還是取決於他的生活成本,租房多少錢、平時的生活開銷多少錢。

大陸人沒體會過,可是台灣人已經充分感受到了什麼叫做18年薪資不漲,而所有生活成本在暴升。

現在最重要的是,大陸要產業升級,十九大報告講的那句話絕對沒錯——「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

」台灣當年就把房價給拍下去了,台灣房價是跌過70%的哦,大陸從來沒看到過。

我認為大陸三四線城市房地產是很危險的,已經在下跌了。

一二線我認為明面上價格不會跌多少,可是政府會實質上讓房價下降。

譬如說每一年物價假設成長3%,你用複合增長率的概念,過了五年可能總體物價跟五年前相比是成長18~20%了。

所以現在就是遏制房價上漲,假設你五年前買這個房子800萬,5年後這個房子還是值800萬,你不會感覺房價在跌。

可是實質上照購買力來看的話,其實它已經跌掉20%了。

所以其實咱們按照現在這個強力的中央政策在,那這個房子基本上是漲不起來的,但是也跌不深。

跌不深是為了社會的穩定。

現在1.5線城市情況還好,因為這些城市還在集中還在外擴,針對這些地方的地產泡沫可以先壓一段時間,等它的總體水準發展會上來的,這個時候就不是泡沫了。

所以政府把房價往下壓一點,同時物價上漲,加上整個城市外擴城鎮化等因素集中的時候,其實泡沫自然而然就消掉了。

大陸用了兩年三年炒房子,就必然要有心理準備用10年15年去吸收。

有錢也不一定能搞定高端器材,要很有錢才行。

六、高端製造業的發展需要打持久戰

現在中國基礎工業體系完整,什麼都可以造。

川普為什麼要打鋼鋁的關稅?他才不管你是不是朋友,你看加拿大跟美國是多好的兄弟,他對加拿大也不手軟啊。

很簡單,鋼鐵牽涉造船,鋁牽涉航太(航天太空),美國一定要保護住它的鋼鋁產業,要不然這一台戰爭機器很難發動,所以他一定要保證廠商利潤。

很多東西是沒有辦法彎道超車的,比如高端製造,熟練工人的積累必須要那麼長的時間。

我們講科技,就是科學+技術,把科學轉化成技術。

很多事情一體兩面,所以我們其實要謝謝美國人。

美國現在不是說「Amrican First 美國優先」嗎?川普說你們這些黃皮膚的都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都是來我美國偷技術的,要把他們都趕走,所以你看大陸的千人計劃,過去一堆人不回來的,現在都自己回來了,台灣的科學家也是一樣。

科技這種東西發展周期都很長,不是一蹴可就的,這個是要有耐心的。

我們常講後發優勢,你要知道中國現在雖然跟已開發國家還有一段技術落差,但是我認為,在很多領域上落差已經沒有那麼明顯。

就算有落差,也不像過去那麼好拿到技術了,所以國人要能耐得下性子蹲下來擼起袖子去研究。

另外現在大規模海外併購並技術,也操作不了了,很多人都在封殺你。

但是很多搞研究的中堅骨幹,其實還是封鎖不住的。

日本東大幾個教授現在清華,西班牙也來了幾個教授。

我們應該用好這些人,蹲下去把基礎給做好了。

這個是急不了的,國家要有一致性延續的政策。

大陸的體制絕對是最大的優勢,也就是全國一盤棋。

黨的意志到哪,整個國家能力就到哪。

這是大陸最大最大最大的優勢。

所以大陸可以非常的高效。

台灣很小,台灣經驗真的不可以學,但台灣的做法可以學。

台灣早期是階段性的,70、80年代,就是搞半導體電子元件,這10年15年的錢全砸這裡面。

97年以後,台灣提出來一個新藥生技開發。

長期需要積累的產業,台灣是由政策性銀行來主導產業升級。

台灣為什麼今天可以發展成全世界新藥開發第二第三重鎮?一個新藥一開發就是17年,商業銀行沒有興趣跟你這種公司玩,所以一定要政府投資,台灣主要就是兩個——開發金控跟「國發」基金。

你不能靠募集資金,你是要成立專責機構長期去follow的。

比如說台灣的「國發」基金、開發金控,政策一下來,它的資金重點就會往哪邊走,它會持續follow。

不會說下個雨,天氣晴了,雨就沒了。

不能一段時間出一個新概念,錢跑到這邊,過一陣又出個新概念,錢全部又跑那邊。

大陸也會有很多的政府資金投入,但是大陸的工業體系太龐大了,經常出現一些問題。

比如說新材料,願意持續投新材料的基金很少很少,因為它是個非常漫長的開發周期,風險也極大。

基金極少,民間資本更少,國家的投入也是時不時的。

企業家也浮躁,沒有耐心去做這種長期堅持才有回報的事。

前幾年房地產虛火旺盛,誰買個房子買塊地都翻身,那些十年如一日埋頭搞研究的人卻過得十分辛苦。

搞製造業需要情懷,蹲在那邊慢慢搞,而不是寫一套模式出來,到處亂融資。

現在大陸都喜歡炒概念,然後資金蜂擁而上,跟著新概念熱點走。

我覺得大陸少了一個像「台灣資策會」(Market Intelligence & Consulting Institute, MIC)這樣的機構。

台灣的民間智庫非常發達,第三方的諮詢服務機構非常多,所以中小企業很容易抓到產業訊息,很容易知道我現在錢要往哪邊投,資源要往哪邊放,因為研究都出來了。

可是我在大陸這兩年多,客觀的說,很少看到大陸產業界有相關像樣的報告。

在台灣,資策會是一個,台灣經濟研究院是一個,中華經濟研究院是一個,台灣金融研訓院也是一個。

大陸的民間智庫很大一部分背後有利益團體在驅動,台灣的是真的可以做到公正第三方。

電子概念 3d

七、大陸的晶片製造

很多大陸的同胞說起大陸晶片產業,就覺得跟世界尖端水平差距大,可我恰恰不這麼看。

大陸在28nm級工藝已經成熟了,28nm現在中芯國際已經可以做得很好了,華為用的7nm,設計已經完全自主,而製造目前全世界只有台積電能做。

台灣7nm的全球市占率是100%,高通、NVIDIA、華為,全世界除了英特爾以外,7nm的訂單全部都在台積電。

但是不要太擔心,為什麼?你要知道晶片是有物理極限的,台積電再往下推是5nm,再往下推是3nm,3nm已經進入到原子核的最終極限了。

所以台積電的終點你能看得到,最多2025年技術就到底。

再往後他只能往水平發展,往上進到1nm這種事,現在台積電都不敢講他自己有把握。

也就是說,這個行業的終點是已知的,大陸現在不算領先,可是你可以看得到那邊是有終點的,沒關係,慢慢來。

大陸不是缺技術,晶片這個東西,我真的一點都不為大陸擔心,而且我從來不相信大陸在晶片製造領域比別人弱,大陸連DSP都搞得出來,我不相信晶片設計搞不出來。

DSP大陸都自有了,怎麼可能說晶片搞不出來。

晶片問題,大陸現在需要面對的首要問題是大規模低成本投產,而不是拼先進位成。

一個7nm,我不講技術研發,只講投產。

一座工廠投產200億美金,台灣為什麼要投?是因為沒有選擇!台灣現在基本上只剩半導體了,所以哪怕200億美金台灣都必須得花。

大陸的28nm現在已經做得不錯了,而14nm的技術,大陸是有的,只不過因為良率低所以成本很高。

比方我做100片只有40片能用,60片不能用,那我的成本分攤就很高了。

這只能說大陸的晶片還不具備完全的市場競爭力。

但是,大陸已經有了技術,剩下的良率問題只需要交給時間。

從戰略意義上講,雖然這種成本的晶片缺乏市場競爭力,可是假設國家面臨重大事件,不計較成本的時候,技術是可以保障的,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大陸已經把台灣晶片業最關鍵的人物之一挖過來了,此人叫梁孟松。

只要梁孟松到大陸了,就不用擔心大陸晶片業。

當年三星為什麼能彎道超車?主要就是靠梁孟松。

梁孟松來到大陸一看,中芯還在搞14nm研發,還在拼良率。

梁孟松就說你14nm技術有了,先不要把錢扔在14nm上了,我們先把28、22、20、16nm做好吧。

所以你看梁孟松一來,中芯的財務報表非常清楚。

我一直關注半導體的股票,只要梁孟松到哪,我就會關注他。

梁孟松到了中芯,我才開始研究中芯的,這是實在話。

我就發現中芯大規模資本擴張,融了一堆資金沖機器設備。

你看中芯良率70%、80%、90%整體上來了。

16nm現階段已經很高端了,全世界能做的國家已經沒幾個了。

16nm以下包含16nm,已經可以應付現階段95%的應用。

晶片製造方面,大陸沒必要急於跟台積電對標,走穩現在的每一步即可。

實際上,台灣的第二大晶片製造商聯電現在自己都已經宣布放棄10nm以下投資了。

台積電靠的是代工累積到現在的技術能力,它創造了全世界第一個模式:你們去設計,我幫你製造。

晶片業早期都是整合元件廠,自己設計自己製造。

晶片最燒錢的是製造那一塊,製造一投產就是百億級別的美金往下砸。

但其實IC設計到最後也是重資本,16nm開一套掩膜光罩就要500萬美金。

所以慢慢的設計和製造就分開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台積電創造了一整個產業,叫IC設計產業。

台積電當年剛開始這個商業模式的時候其實很可憐,那時候根本沒有IC設計公司,而台積電的客戶就是IC設計公司,它也看不到下個月訂單在哪裡。

台積電最大的客戶之一就是蘋果,蘋果也是搞IC設計的。

NVIDIA為什麼在台積電旁邊設了一個研發中心?因為廠在這,我就在旁邊研發,訂單直接丟給台積電,最後大家相伴而生。

而大陸這邊的華為一上去,就可以把中芯養起來了。

華為現在的IC設計能力有目共睹,我認為真的不輸給高通和蘋果。

晶片,我認為這個是大陸的長久之策,不可能動的,而且是可以看得到終點的戰爭。

你要知道原子核的極限,下一步是量子領域了。

量子現在大陸是走在全世界最前面的,因為至少那顆衛星發上去就是證明。

所以法國人就站出來講酸話了,讓大陸公布相關技術,說「為了全人類的安全」,那你法國怎麼不公布啊?你把大強子對撞的技術細節公布出來,我就公布量子啊,你就不叫為全人類發展了?憑什麼我就要為全人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晶片行業五十年趨勢分析

晶片行業的超級歷史機遇來了~~~ 您再也不用擔心入錯行!標誌1. 為了促進大陸的在這行業發展,紫光集團極力爭取與台灣力成和南茂上市公司半導體業併購案,雖然因為某些問題併購案流產,但是步伐並未停止!

強芯之夢(一)

我們在微信公眾號第一篇文章中指出「投資國運時代來臨」,通俗來說,我們就要投資中國具有發展潛力的行業,之前我們略微地提了下電子行業,其實電子行業細分行業眾多,每一個細分的電子行業都將會有我們大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