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行業五十年趨勢分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晶片行業的超級歷史機遇來了~~~ 您再也不用擔心入錯行!

標誌1. 為了促進大陸的在這行業發展,紫光集團極力爭取與台灣力成和南茂上市公司半導體業併購案,雖然因為某些問題併購案流產,但是步伐並未停止!

標誌2. 230億美元送給美帝,紫光再次出手買買買!

清華紫光集團提出以230億美元的總價收購晶片存儲巨頭美光科技。

那時大陸人民頓時覺得揚眉吐氣,至少覺得自己終於可以和韓國與我國台灣的半導體巨頭一決雌雄了。

然而,夢想雖然美好,事實卻很殘酷。

關鍵時候,這一交易被否決了。

標誌3. 截止2017年6月,由「大基金」撬動的地方晶片產業投資基金(包括籌建中)達5145億元,加上大基金,我國目前晶片產業投資基金總額高達6532億元,2018年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二期」正在醞釀,規模直逼萬億人民幣!

標誌4. 2018年3月5日,國家在工作報告時指出,實體經濟從來都是經濟發展的根基,要以創新引領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集成電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飛機發動機、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重點發展的產業方向。

國家報告中集成電路產業排在了實體經濟的首要地位!

以上事件足以證明中國的晶片(即:集成電路)產業將迎來歷史的春天!

晶片半導體的發展始終是跟隨製造業轉移的,灣灣和韓國的發展史充分證明:

1.灣灣的晶片發展,要從蔣經國執政時代說起 。

當年 , 經濟部長孫運璿在蔣總統的指示下 , 由潘文淵等人分別評估通用儀器, 快捷半導體, 美國無線電公司 (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 RCA), 休斯公司所開出的條件後 , 最後決定與 RCA 合作 。

並培養出獨當一面的傑出經理人 ,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 , 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 , 台積電副董事長曾繁城 、張忠謀等;但是1982 年的經濟不景氣,台灣半導體差點掛掉,1983年家用電話IC的需求救了一命,1986 年 IBM 決定將 PC 專利授權給台灣生產 , 開啟台灣 PC 及周邊硬體輝煌的時代;

灣灣例證了新的消費類製造是晶片業繁榮的根基!

2.韓國晶片發展策略:1971年英特爾發明出內存的基本生產技術和工藝後,DRAM就一直被一套設計參數和操作原理所鎖定,即構成了所謂的「技術軌道」。

DRAM是一個技術要求相對較低、適合大批量生產的產品,日本企業嗅覺靈敏,最早「讀出」了這個技術軌道,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以DRAM為突破口進入美國半導體市場。

而韓國也正是

通過相同的方式在80年代後期和90年代強勢進入美國半導體市場,而且通過猛烈的投資攻勢迅速占領了以DRAM為代表的大部分存儲器市場。

在1986年10月,韓國政府推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共同開發計劃》,重點支持領域是1- 64M DRAM核心基礎技術,目標是到1989年開發出和規模生產4M DRAM,完全消除與日本公司的技術差距。

為達此目標,韓國政府推動了韓國三大半導體製造商——三星、樂喜金星和現代結盟進行技術開發,並由一個政府研究所——電子與電信研究所(EM)作為這三大廠商和6所大學的協調者。

3年中(1986-1989) 該研發項目共投入了1.1億美元,而政府承擔了其中的57%研發經費,遠超過其他國家的資金投入和政府在具體研發項目中介入的力度。

從此三星的內存獨步天下,韓國證明了花錢是能辦好晶片的大事的。

大陸晶片產業製造的準備已經相當充足了:

2017年全球12寸晶圓量產線達106條,其中台灣35條(注意,台積電FAB14已經完成7期廠房建設,按7座計算),美國15座,韓國14座,日本13座(不包括CIS製造廠),中國12座,新加坡7座,德國和愛爾蘭各3座,法國、奧地利、以色列、俄羅斯各有1座。

2018-2020年我朝已建和在建的會是如何?

據統計,當前中國在建和擬建的21座12寸晶圓廠,有望在2020年前實現投產。

屆時,大陸超過32座12寸晶圓廠 每月產能將超過160萬,為現有產能的3倍,比肩台積電產能水平。

其中,將近3500億投資流向了存儲器行業,催化存儲器方向國產替代進程。

紫光集團與武漢新芯 公司合作成立的長江存儲投入超過600億元,預計未來還將追加300億美元。

長江存儲於2016年底動工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2017年2月宣布與微電子所聯合研發的32層3DNANDFlash晶片順利通過測試,目前已累積多個3DNAND專利,有望2018年底順利投產,預計2020年月產能將達30萬片。

紫光還計劃在成都和深圳投資兩條總產能14萬/月的NANDFlash12寸生產線。

此外,晉華、長鑫科技都有12寸存儲器新廠投產,進度略慢於長江存儲。

韓國例子證明存儲器是最容易通過規模化超車的。

‍您還在為入什麼行業猶豫嗎?

告訴您:晶片行業——是未來50年的朝陽行業!

我們判定一個行業是不是有前途必須分析:天時、地利、人和

一、天時

1998年大陸做出重大決定,停止實行了四十多年的住房配給的做法,推行住房市場化,刺激國內需求,從此房子一路向上,停不下來的節奏!

2018年晶片列入大陸實體經濟之首,並且配套萬億以上的產業投資,想當年四萬多億的投資是全行業的,最終把風口上的地產放大了10多倍。

因此2018年可定義為晶片元年!

2020年5G移動通信將帶來晶片業的10年發展機遇期,這相當於1983年灣灣電話晶片的發展。

2025年物聯網的發展將造就晶片業10多萬億RMB的市場。

2030年自動駕駛車領域可以推動晶片業下一個10年周期。

2050年人工智慧的成熟和市場化,晶片業會迎來一個更大的20年以上的發展周期

這將是五十年的行業機會!

二、 地利

智能製造告訴我們,未來的製造業不再是人口密集的競爭(所以製造業轉移都是低端產業,晶片可是服務高科技的),而是智能製造的競爭。

德國的工業自動化程度高所以即使是人口負增長製造業還是槓槓的,以後類似富土康式的大規模製造會慢慢消失(所以富土康趕緊上市了),個性化製造是智能製造的新市場。

中型製造業將崛起,我兔製造業會迎來20年的快速增長期。

為此我們占盡了地利之便!特別是深圳人!

二、人和

晶片行業的人才儲備從來就沒有停止過,2014年我兔發布集成電路的發展計劃,同時開始晶片業挖角大戲, 台積電前CEO蔡力行加盟紫光負責晶圓代工業務,台積電靈魂人物蔣尚義加盟中芯國際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

曾經汝京、孟松、帝文及啟全等人的出走,成為灣灣半導體史上無法癒合的傷口,而如今灣灣人才流失也成為一大心病。

最經典的是:2017年9月9日中芯國際挖角孟松,將為我國帶來7nm工藝的晶片製程,與國際差距幾乎抹平!

「30年河西,30年河東」,回顧半導體發展的這些年,從電晶體誕生至今,半導體產業發生由西方向東方遷移的,歐美—日本、韓國、灣灣—華夏。

2017年華夏集成電路進口金額達RMB17592億,同比增長14.6%,超過第二名的原油和第三名的礦石之和。

集成電路進口一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目前國產化率僅為15%,是中國在唯一一個沒有拿下但是必須肯定能拿下的高地。

《集成電路發展綱要》明確了兩個指標:2025年國產晶片實現75%國產化率,2025年大陸集成電路市場容量達到RMB10萬億以上。

2018中國最好行業來了!!!未來您可以實現一個億的小目標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全景掃描

如果以2000年國務院印發《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為標誌,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進入真正起步階段,2014年發布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以下簡稱《推進綱要》)則是一台強...

鐵流:台積電申請赴大陸設廠意欲何為

12月7日,全球最大集成電路製造商台積電正式向台灣「投審會」遞件申請赴大陸設立12寸晶圓廠與設計服務中心。該晶圓廠規劃的月產能為2萬片12寸晶圓,並於2018年下半年開始生產16納米製程晶片。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