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消費者業務公布2017上半年智慧型手機收入暴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深圳——中國電訊巨頭華為科技公司再度在競爭激烈的國內智慧型手機市場奪冠,然而為了實現它世界第一手機廠商的目標,惡仗還在前面。

華為公布在今年前六個月智慧型手機發貨量為7300萬台,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1%。

華為表示增長的主要動力是來自中國及歐洲的強勁銷售,並且其中更多的是高端機型。

儘管華為正在縮小與蘋果、三星的差距,但是相較這些對手,它在競爭激烈以及增長放緩的智慧型手機市場仍有很多功課要做,尤其是海外市場。

根據分析機構Canalys,華為在第一季度獲得了9.9%的全球市場份額,較去年同比增長1個百分點,但仍落後於競爭對手蘋果和三星,華為連續兩年名列第三。

華為已經在網絡設備及電信通信裝備領域成為和瑞典愛立信相當的重量級廠商。

去年,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定下了五年內成為世界第一智慧型手機廠商的目標。

7月27日華為深圳總部,余承東說華為將矢志不渝,當前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在利潤更好的高端手機市場促進銷售並提升品牌形象。

「我們正致力打造高端優質的品牌形象」余承東說道。

華為在今年早期發布了新的旗艦機型P10。

為了挑戰三星和蘋果,該機型改進特徵是配置的背面的雙鏡頭及正面的自拍鏡頭是與德國徠卡集團共同開發。

他還稱華為計劃發布另一款高端機型Mate10,並且會在蘋果今年底發布iphone 8的同一時間進行。

在海外,華為去年在研發上的投入超過110億美元,包括構成其產品體系的各種專利上的投資。

華為還擴充產品線以提供手機之外的產品,包括推出智能手錶等進入可穿戴產品領域,還有今年早期在MateBook平板電腦系列中推出的新筆記本型號。

儘管華為在中國市場家喻戶曉,儘管中國消費者的熱情也越來越從外國公司手機轉向本土產品,華為品牌在歐洲的知名度仍然需要提高,Canalys高級分析師Tim Coulling說道。

「我們的產品競爭力高於我們的品牌競爭力,」余承東指出,「我們需要進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

今年上半年,華為稱其歐洲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增長了18%,但並沒有公布該地區的實際銷量。

根據Canalys的數據,可以看出華為的銷售在第二個季度有所加速,因為該公司第一季度在歐洲市場份額是10%。

在中國以外的亞洲市場,華為也在試圖有所突破,儘管這些市場的低端機型傾向均造成了各種挑戰。

在東南亞及印度,Canalys對數據顯示華為在第一季度享有3%的市場份額,名列第八。

華為面臨的挑戰由於全球手機市場放緩和競爭對手不斷推出一系列新機型而變得複雜化。

蘋果即將在今年晚些時候推出iphone8,三星已在五月份推出全新旗艦Galaxy S8,意圖翻過去年召回Galaxy Note 7的挫折頁。

華為面臨最大的挑戰之一是其在世界最大的高端智慧型手機市場——美國的微小份額。

由於2012年國會的一份要求美國運營商避免使用華為設備的報告,華為的電訊設備實際上已經被美國禁入。

儘管華為已經多次否認了該報告所稱的華為可能利用自身設備監聽美國,但是它在美國仍缺乏大型的運營商合作夥伴。

另一個挑戰是促使華為的消費者為其智慧型手機產品付更多的錢。

舉例來說,根據Canalys的數據,一個華為手機在歐洲的去年的平均售價大約是321美元,僅是蘋果手機均價的一半,也低於三星手機平均414美元的售價。

華為的全部消費者業務產生了1054億元(156億美元)的營收,較前一年增長36%。

華為並非上市公司因此僅選擇性地公布財務數據。

整個集團的營收——包括消費者業務之外的運營商業務和企業業務——在今年上半年增長了15%至2831億元人民幣。

華為公布的運營利潤率是11%。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WSJ)是美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創辦於1889年,主要報導各個國家乃至全球的突發新聞,商業、經濟、金融、財經、國際新聞,同時提供高質量的商業分析、深度報導、專欄、圖片和視頻等。

以上是其關於華為消費者業務2017上半年業績發布會的報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華為「重整」美國市場 雙渠道強攻

作為全球最大的手機市場之一,美國已經成為華為在全球版圖上最後一個未攻克的堡壘。儘管2014年華為終端業務突破百億大關,但面對美國市場,華為最好的智慧型手機卻遲遲不能上市。一個例子是,去年華為對外...

高端市場再發力:華為借Mate 9進軍美國

要與蘋果、三星一爭高下,高端市場的代表美國市場是華為的必爭之地。在2017年的CES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正式宣布年度旗艦智慧型手機Mate 9將登陸美國市場。美國版的Mate9增加了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