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國外產品可期?華為、龍芯、兆芯都用國產EDA來設計晶片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說起EDA軟體,如果了解的人都清楚,這可以說是晶片領域最高端的軟體了。

因為晶片的設計、布線、驗證和仿真等所有方面都需要使用EDA軟體。

前段時間,華為事件爆發後,大家就在擔心EDA軟體怎麼辦,畢竟目前國產的和國外的相比還是有差距的,尤其是在最先進工藝的晶片設計上。

但事實上,國產也並沒有那麼差勁,目前從事EDA軟體的國產廠商有10多家,並且各有各的特色,並且在市場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了。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家國產EDA軟體最強者,它的客戶基本覆蓋了國內所有的半導體廠商,比如華為海思、龍芯、兆芯、飛騰、紫光,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京東方、深天馬、華星等都使用了它的EDA軟體。

這家廠商就是華大九天,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CEC)旗下的企業。

成立於2009年6月份,看似很年輕,只有10來歲,但事實上最早可以追溯到1986年,其前身是中國華大集成電路設計集團的EDA部門。

華大九天在1993年就發布了國內第一款EDA軟體--熊貓ICCAD系統,也就是說在1993年就真正實現了國內EDA軟體0的突破,也就是這款軟體在當年打破了國外的壟斷。

目前華為大九天的EDA軟體,基本上涉及到半導體產業的各個環節,甚至在液晶平板顯示領域,是全球唯一一家可提供全流程EDA工具的廠商。

當然華大九天和國外的產品相比,缺點也有,那就是對最先進的工藝支持不夠好,畢竟國內的晶片製造水平才到28nm,工具是要和製程相對應的。

並且,從市場來看,華大九天和國外巨頭相比也差得遠,目前在國內市場上,國外軟體占了95%的份額,華大九天大約只占2%左右的份額。

但大家也清楚,目前形勢很微妙,對於國外的產品不能太依賴了,否則某個時候可能就會成為制約,所以國產EDA廠商迎來了發展的春天,預計接下來,這些國產EDA替代國外產品指日可待了,你覺得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中國EDA

EDA,自其20世紀60年代誕生起便為集成電路產業跨越式發展的根本。國際EDA廠商持續著波詭雲譎的資本整合,專業資源更多集中於「三大家」,而中國本土及台灣亦在國際廠商瓜分市場的夾縫中,取得一席...

斥資數千億和美國在這個領域競爭 錢花哪去了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鐵流】法國《費加羅報》1月21日發表《中國在高科技領域挑戰美國》的文章,稱中國斥巨資打造晶片強國。文中指出,中國以真金白銀的方式同美國在最尖端科技領域競爭,並以紫光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