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行業2015盤點:浮華背後 冷暖自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C114訊 2月4日特稿(安迪)回顧過去一年智慧型手機行業的發展,隨著技術的不斷更新換代、用戶需求的不斷提高,手機廠商們更是使出渾身解數參與到新一輪的產業洗牌當中。

從「拼銷量」到「拼利潤」,從一片「紅海」到一片「血海」,如今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競爭何其慘烈。

放眼2015年的智慧型手機市場,一些老牌巨頭倒下去,又一批新銳站起來,沾邊不沾邊的都想嘗試一下做手機能分幾杯羹;隨著手機行業新貴的崛起,這裡也會經常出現「誰是第一」的爭論,吹著「銷量目標達到多少」的牛皮,好不熱鬧!但在浮華背後,賣的多或少,數據說了算;賺沒賺到錢,廠商自己最清楚。

那麼,又經歷了一年的激戰之後,身心俱疲的手機廠商們究竟過的怎麼樣呢?

排名:前十強中國廠商占七席 三星蘋果繼續領跑

雖然整個智慧型手機行業過去幾年保持高速增長,但去年開始增速已經大幅放緩,勉強維持兩位數增長。

市場研究公司TrendForce發布的最新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達到12.927億部,同比增長10.3%;其中5.39億部來自中國廠商,占全球的42%,達到歷史新高,增長幅度也高於全球平均水平,並且占據了全球前十大智慧型手機廠商中的七個席位。

根據TrendForce的報告數據顯示,排名全球前十的智慧型手機廠商分別是:三星(24.8%)、蘋果(17.5%)、華為(8.4%)、小米(5.6%)、聯想(5.4%)、LG(5.3%)、TCL(4.0%)、OPPO (3.8%)、vivo(3.3%)、中興(3.1%)。

從出貨量和市場份額來看,一度被業界唱衰的三星能夠繼續保持霸主地位實屬不易。

2015年對三星來說依然艱困,不僅高端市場被蘋果的iPhone持續侵蝕,中低端市場也被中國手機品牌夾殺。

2015年全年三星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達到3.2億部,同比降低1.8%,整體市場份額已經不到25%。

即便如此,三星依然穩居全球第一大智慧型手機廠商的寶座,先前三星手機被一些用戶吐槽為「萬年大塑料」,但2015年三星重磅推出了多款金屬手機,並將「曲面側屏」發揚光大,也得到了不少高端用戶的認可。

但2016年三星是否能夠扭轉頹勢,還是未知數。

與之相比,僅憑一年一款機型打天下的蘋果,與三星的市場份額差距正在縮小。

在iPhone 6/iPhone 6 Plus加持下,蘋果2015年出貨量達到2.27億部,市場份額17.5%,坐穩全球智慧型手機亞軍位置,其中5.5英寸機型iPhone 6 Plus填補了蘋果在大屏手機產品方面的缺口。

在後賈伯斯時代,一度被詬病創新日益乏力的蘋果,其銷量和品牌影響力的神話依然在延續,而擁有無數忠實果粉的蘋果手機繼續走紅貌似根本不需要過多贅述理由。

不過,蘋果去年九月發布的iPhone 6s系列,雖然處理器提升至A9並增加3D Touch功能,但外型與iPhone 6相同,市場換機意願普遍不高,今年蘋果能否繼續維持高速增長也還是未知。

高端:國產品牌首嘗甜頭 4000+檔位還是門檻

從數據上可以看出,雖然三星依然是全球霸主,但與其曾經動輒就超過三成的市場份額相比,三星現在所占據的全球市場份額已經大不如前。

這其中既有老對手蘋果在高端市場的搶奪,也有已經崛起的中國手機廠商在中低端市場和中高端市場的雙重侵蝕。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國產手機品牌開始逐漸嘗到中高端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滋味。

來自調研機構的數據顯示,在2000-3000元手機價位中,國產手機出貨量占比已經從2014年第一季度的28%飆升到現在的88%左右;在3000-4000元價位手機的出貨量當中,國產手機占比已經從2014年第一季度的7.5%增長到2015年第三季度的76.8%。

其中,以華為、OPPO、vivo等為代表的國產廠商開始在中高端市場嶄露頭角。

其中,華為是2015年的一大贏家。

2015年華為智慧型手機年出貨量超過1億,總出貨量達到1.08億部,同比增長49%,成為全世界有史以來第4家年度智慧型手機銷量超過1億部的廠商,之前只有諾基亞、三星和蘋果實現過這一成就。

與大多數國產手機廠商長期混跡於中低端市場不同的是,源於對中高端、精品戰略的堅持,憑藉Mate和P系列的熱銷,華為已經逐步在3000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場站穩了腳跟,成為少數可以實現收入和利潤都健康快速增長的國產手機廠商。

2015年,華為消費者BG銷售收入超過200億美元,同比增長近70%。

當然,勢頭正勁的華為也並非高枕無憂,在試水更高端的價格檔位方面,其售價超過4000元的Mate S由於定價過高等因素未達預期,因此在憑藉Mate 7、P8、Mate 8等旗艦中高端機型逐漸站穩3000+檔位之後,如何在4000+檔位甚至5000元以上價格檔位實現真正的突破、如何兼顧高端機型和千元機的發展、繼續提升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這些都是未來擺在華為面前的一個個新挑戰。

另據數據顯示,在4000元以上的手機的出貨量當中,國產手機占比僅在2%以內。

可以看出,雖然國產手機在中高端市場的集體「上位」,給三星、蘋果帶來了一定的威脅;但從利潤上看,與三星、蘋果動輒5000+的旗艦手機售價相比,國產手機品牌只能算是勉強觸及到了人家真正高端地盤的邊緣,距離真正的高端市場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

持續加強研發投入、補足自身短板、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提高品牌溢價能力等將成為國產手機廠商突圍真正高端市場的關鍵。

現象:網際網路手機一邊「發燒」一邊「退燒」

在國產手機品牌紛紛試水中高端市場的同時,2015年的智慧型手機市場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網際網路手機的一邊「發燒」一邊「退燒」:越來越多打著網際網路手機旗號的品牌加入,但大家的日子卻並不太好過。

作為網際網路手機的鼻祖,2015年的小米已進入第五個年頭,但在這一年,其卻在出貨量、品牌轉型、專利技術積累、海外市場拓展等方面遇到了巨大挑戰,尤其是小米的全球擴張野心因為專利問題受到阻撓,這也導致其許多熱門機型只能在中國本土市場銷售。

小米2015年初曾將手機出貨目標設定為1億部,但隨後調低至8000萬部,即使如此小米2015年手機出貨量仍不能達標。

小米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表示,2015年小米手機全年出貨量超過7000萬部,但2015年小米被「出貨量八千萬部」的目標所累,過得一點都不開心,所以小米2016年最重要的戰略就是:開心就好。

雷軍同時要求全公司繼續堅持「去KPI」的戰略,放下包袱、解掉繩索,開開心心的做事情。

在網際網路手機巨頭「退燒」的同時,2015年各大網際網路手機品牌的日子也並不好過。

例如,從OPPO出來的一加手機,面對競爭壓力宣布關閉線下渠道,運營兩年後開始裁員;金立旗下的IUNI過去一年半間三度換帥,銷量不如人意;成立不到半年的聯想旗下的ZUK,聲勢雖不小,但游離於聯想樂檬和Moto之間,未來前景也不樂觀;去年下半年鬧得沸沸揚揚的360、酷派、樂視之間上演的「無間道」大戲,雖然讓大神品牌影響力得到一定提升,但來自網際網路基因的360、樂視做手機還是離不開其慣用的資本套路,目前樂視手機、360旗下的奇酷手機銷量剛過一個季度,接下來的走勢尚不明朗;華為旗下的榮耀表現尚可,10月底就提前完成了此前制定的2015年全球銷售50億美元的全年目標,但作為一個獨立運作的品牌,未來榮耀與華為在品牌上如何劃清界線、榮耀與華為的千元機如何區別定位等還存在疑問;主打年輕人市場的魅族手機2015年總銷量突破2000萬部,年銷量增長350%,但在2016年魅族表示將把銷量控制在2500萬部,絕不會低價走量。

未來:少撕逼多研發 少吹牛多創新

值得關注的是,在全球TOP10智慧型手機榜單中,索尼、HTC等昔日強手已經被擠出前十名,大浪淘沙似的智慧型手機市場正迎來新一輪的產業洗牌。

面向未來,隨著智慧型手機市場競爭不斷加劇,用戶認知度和需求不斷提高,僅僅依靠所謂網際網路思維做營銷等浮誇的手段是很難存活下去的,最終用戶要的還是更好的產品和體驗。

因此,無論是傳統的巨頭、正在崛起的新貴還是剛剛加入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新玩家,我們都衷心地希望未來這些廠商能夠「少撕逼、多研發」、「少吹牛、多創新」,推出用戶體驗更好的產品,推動整個智慧型手機產業繼續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最終惠及每一個手機用戶。

版權說明:凡註明來源為「C114中國通信網」的文章皆屬C114版權所有,除與C114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單位外,其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摘編,違者必究。

如需使用,請聯繫021-54451141。

其中編譯類僅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系C114對海外相關站點最新信息的翻譯稿,僅供參考,不代表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翻譯質量問題請指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國產手機高端化轉型緩慢 受困品牌溢價力不足

工信部日前通報今年上半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顯示,國產品牌智慧型手機的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70%。值得注意的是,從去年的銷量來看,千元及以下低端智慧型手機仍然是市場的主力,占據中國手機市場接近60%...

蘋果或將揮別「躺著掙錢」的日子

由於智慧型手機升級周期延長,用戶換機手機節奏變慢,美國券商BTIG近日下調了2016和2017年的蘋果手機銷量預期,並將蘋果目標股價從141美元下調至130美元。而與此同時,國產手機品牌正在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