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國產晶片巨頭:全球市場份額近6%,年營收200多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隨著5G網絡的普及,對手機、電腦等硬體設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這些設備的核心則在於晶片。

特別是5G手機,晶片的性能直接影響到其市場競爭力。

毫無疑問,晶片領域已經成為眾多科技巨頭公司發展的生死命脈。

大家都知道,我國在晶片領域的研發要落後於美國、日本等眾多國家。

正是因為如此,我國的科技巨頭們,屢次遭受美國等國家的不公平待遇。

而最深受其害的便是華為了,5月15日,也是華為遭受美國禁令一周年時間,大洋彼岸的美國又再次做妖:美國更改了出口規則,要求全球所有國家只要有採用美國技術、設備的公司,要想和華為做生意都要向美國申請。

該消息一公布,再次將華為推向了更艱難的境地。

華為心聲社區對此也作出了回應: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

眾所周知,華為海思公司只有晶片設計研發,並不具備晶片製造的能力,華為5G手機的晶片代加工則主要依賴於台積電。

近期,台積電已經同意在美建廠。

大家要知道,台積電之所以在設備以及技術上領先於其他企業,其技術核心正式美國所提供的。

所以在美國的禁令下,台積電是否還會繼續跟華為合作讓人捉摸不透,但是可能性不大。

那麼接下來,華為在晶片的代加工領域上,未來只能依靠國內的公司了,而這也是長久之策。

這些年來,隨著我國眾多科技巨頭的崛起,特別是在晶片研發和製造領域,例如華為海思、中芯國際、阿里巴巴達摩院、長電、匯頂、紫光展瑞、大江等公司,都有了一定的突破。

在我國眾多的晶片代加工企業中,處於領先地位的要屬於中芯國際。

據相關消息得知,中芯國際的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了量產14nm級晶片。

目前中端手機晶片普遍使用的正是14nm製程,這也說明中芯國際能實現大多數中端晶片的代加工。

更令人振奮的是,就在5月15日,中芯國際發布一則公告稱,國家集成電路基金及上海集成電路基金將會向中芯國際注資,注資的金額分別為15億和7.5億美元,匯率換算後,兩大國家級基金合計注資160億元人民幣。

雖然這個注資只是中芯國際研發投入的冰山一角,但是中芯國際快速崛起的決心是不可磨滅的,中國芯快速崛起也是指日可待的。

那麼,大家對中芯國際又了解多少呢?

公開資料顯示,中芯國際成立於2000年4月份,總部位於上海。

經過將近兩年的發展,中芯國際在2002年1月份實現了量產。

同年9月份,在日本設立第一家子公司。

2004年3月,中芯國際成功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同時掛牌上市。

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中芯國際在國內已擁有5個加工廠。

除了總部上海,其他4個分廠分別在北京、天津、武漢和深圳。

至今,中芯國際已經發展成為我國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晶片加工巨頭。

根據中芯國際發布的2019財報顯示,中芯國際在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31.16億美元(約為221.39億人民幣),跟2018年的33.6億美元相比,出現了7.3%的下滑;財報還顯示,中芯國際2019年的毛利潤為6.43億美元,同期也出現了下滑現象。

中芯國際在我國國內雖然是有絕對的領先地位,但是不得不面對的一個事實,中芯國際跟台積電、三星等晶片巨頭還存在比較大的差距。

據相關數據顯示,在全球晶片加工的市場份額中,台積電占據51%的市場份額,可謂是一家獨大;而韓國的三星集團則以19%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而中芯國際則排名第五,市場份額僅有不到6%,而且落後台積電將近2代的製程。

近日,中芯國際還公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的財務報告,報告顯示,在今年第一季度,中芯國際的營業收入為9.05億美元(約為64.3億人民幣),凈利潤達到了6416.4萬美元,凈利潤同比增長高達400%。

在這亮麗的業績後面,也寄予了更多國人對中芯國際的支持與厚望。

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都希望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向中芯國際一樣快速成長起來,共同抵制不公平的霸權主義。

同時,我們也相信華為一定能渡過這次難關。

本文由商事奇談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平台、渠道,請勿轉載。

違者必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台積電不消滅中芯的秘密?

作者:小生生「如果沒有遇到你,我現在還是一家小公司的CEO。」2017年10 月23日,台積電三十周年大會,市值1300億美元的英偉達總裁黃仁勛對台積電總裁張忠謀說。同時出席大會的還有,蘋果營運...

全球晶片霸主高通再受打擊

在去年底,高通正式發布新一代旗艦晶片驍龍865。如今,搭載該晶片的三星S20系列、小米10系列、OPPO Find X2系列等機型已經陸陸續續上市。不誇張的說,如果你想購買一款最新的高端智慧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