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手機行業大洗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為一個膽小謹慎的媒體人,我寫稿子都是戰戰兢兢生怕出錯。

但是,寫這篇文章的時,我終於長舒了一口氣———所謂預測,當然可以腦洞大開了,恩,借用張小龍那句話,我所說的都是錯的。

如果我預測錯了,各位讀者,麻煩提醒我在2015年年底之前,把這篇「胡言亂語」給刪了。

1,浪淘盡,英雄出

從2012年開始,隨著新物種智慧型手機的到來,原來功能機時代,以諾基亞品牌為代表的穩固江山,逐漸瓦解,諾基亞鼎盛時期,曾經占領手機行業的近半壁江山。

而隨著智慧型手機新時代的到來,諾基亞的市場份額逐年下降,空餘出來的新市場份額被後起之秀瓜分,在功能機時代原本集中度很高的市場,逐漸被割裂,各大品牌的市場份額相當離散和碎片化。

(如上圖所示:諾基亞的市場份額逐年下降,蘋果的市場份額迅速上升,市場處於分化動盪期。

圖片來自,3G門戶)

後起者首先是蘋果,IOS領域一家獨大。

而在安卓市場,新貴華為、小米、HTC漸次出現。

一江渾水來襲,原來的生態平衡被打破,舊河山重整,群雄逐鹿。

翻江倒海之中,一大波手機創業公司野心勃勃,覬覦上位。

但是,兩三年過去,大浪淘盡,敵死我活,鹿死誰手,正見分曉。

先看看這幾家風頭正勁的手機企業。

小米:雷軍剛曬完小米的成績單,小米2014年銷量6112萬部。

而2012年、2013年小米的手機銷量分別僅為719萬、1870萬部。

華為:2014年手機銷量為7500萬部,而2013年銷量為5330萬台。

其中,小米的手機全部為智慧型手機,而華為智慧型手機的占比超過90%。

在中國,他們甚至搶占了蘋果的市場份額。

而且,無論是小米還是華為,都是既有價位僅為數百元的低端智慧型手機(如紅米)。

也有中高端手機比,小米將於2015年推出超過3000元的手機,而華為2014年推出的熱銷機型MATE7也屬於中高端手機。

2015年,以華為和小米為代表的品牌智慧型手機地位,將更加鞏固。

在中端手機市場,依靠高性價比和品牌優勢斬獲用戶。

而同時依靠規模優勢,用低價秒殺華強北的山寨機市場,

誠然,在高端的IOS領域,國產手機們尚難撼動蘋果手機的王者地位。

但是,在安卓的主流市場,中國的手機大佬們已經逐漸劃定了江山領地,雖然由於各大品牌增速不一,每家的市場份額會逐年變化,但是大部分蛋糕仍然大品牌內部劃分,2015年,手機行業的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

不過,不排除未來在個性化的細分市場,可能有一些新的品牌出現。

2,手機創業窗口關閉

在智慧型手機時代剛到來的時候,一批看到先機的弄潮兒紛紛在智慧型手機領域創業,大可樂,小辣椒、錘子、節操等等,但是,就跟其他任何領域的創業者一樣,能夠立在潮頭的勝者少之又少,大部分創業者都被海浪拍死在沙灘上。

而2015年,如果還有一窮二白的創業者想做創業做手機,可能遭遇更殘酷的失敗。

雖然跟電商,社交等網際網路產品相比,軟硬體一體化的手機市場,不可能一家通吃。

但是在手機市場,同樣只有大機會,沒有小機會。

原因很簡單,智慧型手機已經不僅僅是硬體,還是網際網路的終端載體,還是能集成大量應用和服務的軟體平台。

而隨著大佬們逐漸坐穩江山,第一他們可以依靠規模優勢,大大降低單個手機硬體的成本,第二,可以通過軟體的收入補貼硬體的虧損,在這兩個前提下,大品牌的智慧型手機將掌握超高性價比。

第三,目前銷售額超過5000萬的手機品牌,都擁有較強的技術實力和資金實力,因此,新來的創業者門檻已經很高,投資人也不會願意再次冒險一試,因此到了2015年,手機創業窗口期基本關閉。

3,山寨機倒閉潮加速

1月5日,廣東東莞的兆信通訊實業有限公司因為資金鍊斷裂,公司董事長在深圳自殺。

12月,蘇州就有兩家知名手機零部件代工廠聯建科技和閎暉科技關門停產。

聯建科技和閎暉科技都屬於當地大型企業,員工數量最多時都在萬人以上,其中聯建科技最多時能有兩萬多名員工。

自殺和破產的背後,其實是山寨手機品牌的倒閉潮。

兆信通訊主要為一些小品牌代工生產手機。

前幾年,由於手機市場的分化,手機市場上小品牌林立,大小手機代工廠找到一兩家山寨機品牌,就能過上吃穿不愁的小日子。

但是,最近一年,由於大的手機廠商逐漸樹立了品牌,因此能夠抓住大品牌的代工廠日子比較好過,而隨著山寨機的倒閉,山寨機的代工廠日子越發艱難,這正是兆信通訊揭不開鍋的原因———兆信沒有抱上大品牌的大腿,因此一大批為山寨機代工的代工廠,和山寨機品牌一起倒閉。

2015年,這一趨勢將更加明顯。

4,國產手機全球化良機

在功能機時代,諾基亞一家獨大,曾經在全球手機銷量冠軍的寶座上一坐就是15年。

而彼時,中國的手機廠商,並沒有在全球揚名立萬的機會。

但是,在智能機時代,中國手機品牌反而迎來了走出海外的良機。

韓國全國經濟人聯合會(FKI)的報告顯示,2014年第二季度,中國智慧型手機全球市場份額趕超韓國——九家中國手機製造商所占有的整體市場份額超過韓國三星和LG所占份額。

這九家企業分別是華為、聯想、小米、酷派、中興、TCL、Vivo、Oppo和金立,占據全球市場份額的31.3%。

而2012年第二季度時,中國廠商還僅占市場份額的14.6%,只有5家生廠商在全球範圍內銷售。

當時韓國的市場份額為34.8%,是中國的兩倍多。

而另外一家調研機構StrategyAnalytics發布的報告也同樣鼓舞人心。

根據這家機構2014年第三季度智慧型手機調研報告,全球出貨量排名前五的手機品牌中,就有兩家是中國企業,其中小米出貨量為1800萬台,占據5.6%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三;華為出貨量為1650萬台,占據5.1%市場份額,排名第五。

兩家合計的市場份額達到了11%左右,而2013年第三季度,小米和華為的合計份額占比僅為7.1%左右。

(見下圖)

而2015年,中國的幾大手機品牌的海外戰略,還有新招。

去年小米曾因為專利問題,進入印度市場遭遇禁售的挫折,但是這一禁售令已經取消,而根據小米高管林斌透露,小米還準備進軍俄羅斯、巴西以及東南亞部分地區的手機市場。

而一加手機在美國市場受到的追捧同樣令人吃驚。

再來說說華為和中興———過去,在功能機時代,華為和中興就以性價比優勢,獲得了大量的海外訂單,現在,這種性價比優勢在智慧型手機時代依然存在。

去年聯想收購了摩托羅拉,後者擁有的大量專利,以及在國際上的品牌號召力,都將有助於聯想開拓海外市場。

總而言之,中國智慧型手機終於可以在全球化浪潮中任性一回———不管這市場是高大上的歐美,還是窮挫矮的亞非拉,反正,撿到手裡都是財,吃到嘴裡都是肉!(註:以上圖表來自網絡,再次感謝)

更多文章歡迎關注財經故事會,微信號「caijinggushi」。

另外,我還在搜狐IT開有同名專欄,在百度百家、今日頭條等開有實名專欄。

歡迎分享有趣的案例和線索給我。

(個人微信號chenjiyingying)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