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牛逼叫「不上市」,值得每個企業學習!(水木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文原創,今日頭條首發

作者:水木然

作品《跨世界戰爭》(已經出版上市)

我們先來做一個對比:華為2015年營收3950億元人民幣,凈利潤369億元,增速均達30%以上。

而同時,根據2015年披露的年報數據顯示,中國2165家上市公司中,一年賺不夠1500萬元的公司多達315家!

華為的利潤和增速,完全不次於中國的上市公司!

鄧小平早就是說過:「資本主義搞股市,社會主義也可以搞,搞不好可以關掉嘛!」還真被他老人家說中了,經過這麼多年試驗,「上市」並不是企業的最好出路,上市是資本主義的那一套體系,它製造了一股財富漩渦和洪流,悄然無聲的將整個社會的財富吸干。

資本市場能夠快速催肥一個企業和一批創業家,輕而易舉地將他們推向「虛幻成功」。

而華為的不上市策略其實是中國企業最有價值的參考,水木然建議中國的企業家一定要讀懂華為,每一個企業都應該像華為一樣堅守自己的領域。

要知道,現代企業幾乎將上市看成是企業的標杆,阿里、萬達上市之後,馬雲、王健林的身家都迅速上漲,阿里更是造福了一大批員工。

而任正非說:華為如果上市肯定會造富一大批公司員工,但這可能會讓我們越來越怠惰,失去奮鬥者的本質色彩!

在任正非眼中,這麼多公司爭著上士,無非是想賺一筆錢拍屁股走人,賺的不還是老百姓的錢。

也沒見他們把股市上融資的錢去擴大生產疑惑產業升級!而那些搞金融的人光靠數字遊戲就能賺進大筆財富,真正捲起袖子苦幹的人卻只能賺取微薄的工資,這是全世界最不合理的事。

所以中國的股市就是這樣,不能看業績要看政策,說白了就是大家在賭博。

擊鼓傳花,一直都在尋找那個最後接手的人。

任正非心裡很清楚:華為真正需要的不是資本,而是客戶。

不斷的解決客戶需求,才是華為持續走向成功的根本。

華為能夠存活20多年,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遠離資本力量的誘惑與控制。

幾年前,摩根史坦利首席經濟學家史蒂芬• 羅奇率領一個機構投資團隊訪問華為總部,任正非沒出面會見,只派了負責研發的常務副總裁費敏接待。

事後,羅奇有些失望地說:「他拒絕的可是一個3萬億美元的團隊。

任正非對此事的回應是:「他羅奇又不是客戶,我為什麼要見他?如果是客戶的話,最小的我都會見。

他帶來機構投資者跟我有什麼關係呀?我是賣設備的,就要找到買設備的人……」

另外,最關鍵的一點是:華為可以做到不上市、不融資就有如此業績,因為它融的是員工的心!水木然認為華為雖不融資,但卻融人心。

這才是未來企業的真正出路。

所以他寧可選擇把利潤分享給員工,任正非是唯一一個未上市的世界五百強企業的創始人,它把98.6%的股權開放給員工,自己只擁有公司1.4%的股權。

華為所掙的每一分錢都是大家的,都是合伙人的。

分享的是現在的82000多名的合伙人。

這些股東除了不能表決、出售、擁有股票之外,股東可以享受分紅與股票增值的利潤。

並且,每年所賺取的凈利,幾乎是百分之百分配給股東。

2003年,華為動用30億元的內部股份,給予80%以上的員工購買權。

這就是華為獨特的融資方式:內部員工持股計劃。

華為會根據績效分給老員工內部期權,購買的這些股份年終會有分紅,這也將員工與公司緊密聯繫起來。

華為的這種融資方式就像是父母向子女借錢,利息照付,並且把一部分資產給子女作抵押。

這種融資方式無疑是互惠的,深受華為員工歡迎,絕大部分員工都非常樂意擁有公司的內部股份,公司也可以在資金周轉出現問題時獲得資金支持,而華為的股份也沒有外流。

如果持股員工想要離開公司,公司會將股份收回。

以2010年為例,華為凈利達到有史以來最高的人民幣238億,配出了一股人民幣2.98元的股息。

若以一名在華為工作10年績效優良的資深主管,配股可達40萬股,該年光是股利就將近人民幣120萬。

這個數字,甚至比許多外商公司的高級經理人還要高!這造就了華為的向心力。

除了華為之外,還有以下兩家堅持不上市的公司代表:

老乾媽陶華碧:跟我說上市,免談!

老乾媽陶華碧教育兒子,就好生生做人,好生生經商。

千萬千萬不要入股、控股、上市、貸款,這四樣要保證,保證子子孫孫做下去。

陶華碧認為上市那是欺騙人家的錢,有錢你就拿,把錢圈了,喊他來入股,到時候把錢吸走了,我來還債,我才不干呢。

」我打下的江山,我就把它做好,做專做精,我自己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少事情。

憑自己真本事做些事情,這樣活得才有意義。

自己打下一片天,我覺得才是真本事,才有意義。

國家商標局一位局長,有一年來老乾媽這裡,鼓動陶華碧上市控股。

陶華碧堅決回應老乾媽不控股、不參股、不上市、不貸款這四條原則。

隨即拿出帳本讓商標局的局長隨便查。

陶華碧一個人撐起一個名族名牌,自信有多大能耐做多大事業,固執地堅決不上市。

順豐王衛:順豐也缺錢,但順豐不上市

在中國快遞行業,順豐速運近年來無疑讓人側目。

王衛是一個非常低調的人,低調到在網上想找他的第二種照片都難!

行業里有這樣一個傳聞,「有VC想給王衛融資,但王衛始終不肯出來見面,這個VC就對外開出50萬中介費價碼,50萬隻為和王衛吃個飯」。

包括花旗銀行在內的很多美國投資商也在找尋王衛,付給諮詢公司的佣金為1000萬美元。

在順豐速運剛剛成立的時候,王衛拿著跟父親借的10萬元錢開展起來自己的業務。

那時的公司只有一個小小的店面,承接的主要工作就是替企業運送信件。

每天,王衛就和員工們一起,早出晚歸,扛著背包拉著箱子穿梭在街上運貨。

別人70元一件,他40元一件,靠著價格差吸引了大批顧客,把順豐做大了起來。

如今,順豐的估值達到了1000億,而王衛身價也有小300億 。

但曾經背包扛箱子、走街串巷送貨的經歷,王衛不曾忘記。

對於順豐有沒有上市融資的打算,王衛這樣回答: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回到宗教信仰上來,我認為,做企業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我是想做成一個平台,通過這個平台我可以實現我的價值和理想。

「上市的好處無非是圈錢,獲得發展企業所需的資金。

順豐也缺錢,但是順豐不能為了錢而上市。

上市後,企業就變成一個賺錢的機器,每天股價的變動都牽動著企業的神經,對企業管理層的管理是不利的。

我做企業,是想讓企業長期地發展,讓一批人得到有尊嚴的生活。

上市的話,環境將不一樣了,你要為股民負責,你要保證股票不斷上漲,利潤將成為企業存在的唯一目的。

這樣,企業將變得很浮躁,和當今社會一樣的浮躁。

」成為上市公司後,你的每一筆投入,都要向股民交代,說服他們這筆投入是有利可圖的,是可以在短期內獲得利潤的,要有業績出來,這個我恐怕做不到,我真的沒有辦法保證對未來的戰略性投入可以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更不能保證我不會失敗,這也違背了我做企業的精神。

本文選自《跨界戰爭》(作者:水木然,已經出版上市)。

我們正處於變革的浪潮之巔,傳統企業在衰變、大企業在裂變、小企業在巨變;傳統社會秩序被瓦解、傳統商業邏輯也被推倒重建,這就是一場「跨界戰爭」!國家、行業、企業、個人都被捲入其中!本書深刻剖析了這一系列過程,讓你活在當下,讀懂未來!購買請點擊下面微店,閱讀全書請關注水木然微信號:smr669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國內那些很NB的企業,卻不願上市背後的趣聞

最近小米上市的聲浪引起了一陣波瀾,成了關注的焦點,「上市」這個詞一直沒有降過,企業一旦上市,看得見的產品爭先恐後飛入口袋。主板上不了,新三板也不錯。A股上不了,還有港股、美股。而一些牛叉民企不願...

三個堅稱不上市的大公司,還能扛到什麼時候?

曾經一直堅稱不上市的順豐,終於在今年2月向資本市場提前妥協了。王衛曾說過,做企業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上市的好處無非是圈錢,順豐不能為了錢而上市。當然還有很多大公司也堅稱不上市,不知他們還能扛到什...

老乾媽、娃哈哈等企業堅持不上市 還能撐多久

原標題:順豐妥協了!老乾媽、娃哈哈等不上市企業還能撐多久順豐要上市會不會成為一粒多米諾骨牌,引發此前拒絕上市的公司也要IPO的連鎖反應?一直堅持不上市的順豐,終於向資本市場妥協了。5月23日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