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市的N個理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上市之後,我們要有中國新經濟推動者的使命感。

希望通過我們的平台成就眾多十億、百億甚至千億級的中國企業。

5月22日,京東集團創始人兼CEO劉強東豪邁的宣言,贏得嘉賓陣營陣陣掌聲。

這是給勝利者的獎勵。

這一天,京東實現了在納斯達克的敲鐘上市夢。

隨後的股價表現證明,美國投資者對於中國概念股並沒有完全喪失信心。

當日京東股價一路走高,開盤價21.75美元較19美元發行價上漲14.47%。

京東市值因此達到297億美元,創下了中國公司在美國市場最大的首次公開募股規模,劉強東個人股值也接近60億美元。

這不是中國公司在美上市新浪潮的開始,也不會是結束。

在京東上市的一個月前,被譽為「中國Twitter」的新浪微博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同樣是電子商務網站的聚美優品,5月17日在相鄰的紐交所上市交易,首日漲幅接近10%。

而在京東之後,中國最大的電商平台阿里巴巴也即將登錄美股,有華爾街分析師預計阿里巴巴的募資規模可能達到200億美元。

分析人士猜測,最終阿里巴巴上市後市值可能達到2000億美元,超過社交巨頭Facebook與在線銷售巨頭亞馬遜,甚至也會超過今年以來「戰事」不斷的競爭對手騰訊。

除了阿里巴巴,大眾點評網、愛奇藝、迅雷、陌陌和PPTV等一批知名的中國公司也正在美國市場排隊等待IPO。

對大多數企業來說,上市意味著自身的實力,這似乎已成為公司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

然而在這樣的浪潮下,也有一些被資本市場非常看好的企業,並沒有加入其中,因而顯得特立獨行。

細究其中緣由,上市的原因總都是相似,不上市的理由卻各有各的不同。

華為不缺錢

(華為掌門任正非)

「豬養得太肥了,連哼哼聲都沒了。

科技企業是靠人才推動的,公司過早上市,就會有一批人變成百萬富翁、千萬富翁,他們的工作激情就會衰退,這對華為不是好事……員工年紀輕輕太有錢了,會變得懶惰,對他們個人的成長也不會有利。

」這是華為掌門人任正非的一句名言。

2013年,華為營收超越瑞典公司愛立信,躍居全球最大電信設備製造商。

同年利潤同比跳增34%,達到210億元。

2003年,摩根史坦利首席經濟學家史蒂芬·羅奇曾率領一個機構投資團隊訪問華為在深圳坂田總部,但任正非並沒有出面會見。

「他拒絕的可是一個3萬億美元的團隊。

」羅奇頗為失望。

「他羅奇又不是客戶,我為什麼要見他?如果是客戶的話,最小的我都會見。

他帶來機構投資者跟我有什麼關係呀?我是賣設備的,就要找到買設備的人。

」任正非回應稱。

任正非不上市的邏輯與其說他不願意上市倒不如說他不需要上市。

上市可以給一家公司帶來的好處很多,但最核心的只有兩個,一是提升知名度,另一個是融資,用於擴大生產和銷售。

作為全球知名的通信製造商,華為在國內的知名度稱得上是家喻戶曉。

從融資的角度上,「我們在全球各銀行中擁有330億美元的授信額度,77%來自於外資銀行,所以華為不缺錢。

」任正非的女兒、華為CFO孟晚舟說。

娃哈哈集團也是這樣不差錢的巨頭。

(哇哈哈掌門宗慶後)

2013年娃哈哈集團的營業收入782.78億元,因為娃哈哈採用「先付款、後提貨」的銷售方式,其帳面上的現金流也超過百億元。

它的創始人兼董事長宗慶後也以700億人民幣的凈資產成為2013年中國內地的首富。

同時,娃哈哈也沒有大規模的併購計劃。

宗慶後的看法很有代表性:在同行業里值得他們併購的還沒有,併購要麼是看中企業有先進的設備,但是沒有銷路;要麼有品牌、有銷路,但是沒有資金。

如果什麼都沒有,就沒有併購的價值。

這樣更顯得娃哈哈沒有上市的動力。

上市就是騙錢

雖然這些公司被資本市場普遍看好,符合投資者們的預期,但如果想上市也並不容易。

在中國,上市公司的發起股東人數不能超過200人,但華為採用了員工持股的激勵方式。

成為了一家「合夥制」公司,不過這個「伙」可不少,據華為CFO孟晚舟透露,現在華為有超過6萬員工持股。

如果要啟動IPO進程,如何轉換股權,如何調整公司架構,如何平衡各個部門的利益,即使對於華為這樣量級的企業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面臨同樣問題的還有宗慶後的娃哈哈集團,娃哈哈現有員工兩萬人,其中持有公司股份的有15000人。

「全部整合上市將是一項浩大的工程。

」宗慶後如是說。

在法律規定上的障礙和上市過程的複雜之外,從一家私人或者家族企業轉變為公眾公司也非易事。

除了每年增加一些必要的事務性費用支出,更重要的是需要承擔持續性的義務和責任,要對投資者和監管機構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確保及時、全面、真實、準確地披露可能對股票交易產生影響的重要信息,還必須按照立由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共同組成的法人治理結構,保障股東的利益和上市公司規範經營運作。

相比之下,家族式企業內部如果資金、生產、經營各方面運行良好的話,不上市未必不是一種適合自己的選擇。

老乾媽的商業模式就非常簡單:收款-發貨。

簡單的模式去除了許多中間環節的風險,同時保證了公司數十億元的現金流——這是陶華碧不上市的最大底氣。

(老乾媽陶華碧)

這個憑藉一瓶辣椒醬征服了中國又征服世界的「老乾媽」,對待上市一直十分堅決。

「我堅決不上市,一上市,就可能傾家蕩產。

上市那是欺騙人家的錢,有錢你就拿,把錢圈了,喊他來入股,到時候把錢吸走了,我來還債,我才不干呢。

」陶碧華說,她已經多次讓當地政府吃了閉門羹,「一有政府人員跟我談上市,我跟他說:談都不要談!免談!你問我要錢,我沒得,要命一條」。

2013年,老乾媽實現年銷售收入37.2億元,上繳稅收5.1億元,這個業績,足以讓人們相信老乾媽不上市、不貸款、不融資和現款現貨的經營原則——儘管陶碧華的許多經驗都看似「老土」,但老乾媽全憑這些,才得以步步為營,稱霸一方。

不想雜音干擾企業

(順豐掌門王衛)

除了老乾媽、任正非,身為順豐的掌門人王衛同樣是個「油鹽不進」的人,業界傳聞:有VC想給王衛融資,但王衛始終不肯出來見面,這個VC就對外開出50萬中介費價碼,50萬隻為和王衛吃個飯。

「國內快遞行業面臨著國際上四大快遞巨頭的競爭,一旦上市的話,就要信息披露,企業就要變得透明,這樣將不利於我們制定戰略性的計劃,作為一家正在快速成長的企業,更加有需要保護好自己的商業秘密。

」王衛說,他認為,作為企業的老闆,一定要知道為了什麼而上市。

否則就會陷入佛語說的「背心關法,為法所困」,因此他堅持「順豐在短期內不可能上市,未來也不會為了上市而上市,為了圈錢而上市」。

同樣作為業界龍頭的方太,時常會吸引投資公司的注意。

「權威機構統計,方太高端油煙機連續9年銷量真正遙遙領先。

」這是方太官方微博置頂信息,對於資本來說,具有天然的吸引力。

然而每當有投資公司找上門來,茅忠群都會幹脆的回絕:「我不希望有雜音來干擾企業。

上海交通大學畢業的茅忠群是個典型的儒商,直到現在,他還說自己「仍然處在學習的狀態」。

茅忠群的方太在經營和管理上都體現著濃濃的中國傳統思想,在充斥資本誘惑的環境下堅持不打價格戰、不欺騙,以維持方太高端品牌的企業價值。

「其實不上市就是為了自己能夠真正的靜下心來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發展,因為上市公司會受很多的影響,股價漲跌,業績公布,例如每個季度都要交報表,可能到時為了銷售的利潤不得不採取短期措施。

上市和不上市其實差距還是比較大。

」茅忠群說,「有些上市企業走進了單純追求利潤的不良怪圈,上市反倒會被股東施加壓力,首要任務變成了一味追求利潤規模,這與方太做高端品牌的夢想會有衝突。

魅族的創始人黃章一次接受採訪時也說道,不希望因為上市而受到股東們左右產品的研發,他想做他的夢想機。

黃章的競爭對手小米的CEO雷軍,在今年兩會期間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小米在未來5年內都不考慮IPO,首先要踏踏實實把企業做好才會考慮上市的事情。

《明周刊》最新第45期上市!報刊亭及淘寶網有售!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華為、老乾媽、順豐為什麼還不上市?

「上市」這個詞的溫度一直沒降過。2014年,新浪微博上市了,京東上市了,阿里巴巴也即將上市。但依然有些企業堅持不上市,比如華為。他們為什麼如此固執?聽聽大佬們都是怎麼說的吧。九哥綜合梳理如下。1...

老乾媽、娃哈哈等企業堅持不上市 還能撐多久

原標題:順豐妥協了!老乾媽、娃哈哈等不上市企業還能撐多久順豐要上市會不會成為一粒多米諾骨牌,引發此前拒絕上市的公司也要IPO的連鎖反應?一直堅持不上市的順豐,終於向資本市場妥協了。5月23日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