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弘科技:電子產業集群效應逐步顯現 帶動國內 EMS 行業規模持續擴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3月2日,光弘科技迎來了證券時報等機構前來調研。

調研中,所處的EMS行業以及公司在EMS 行業中所處的地位等成為關注的焦點,公司對相關問題進行了解答和探討。

EMS 即 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Service 的縮寫,意思是電子製造服務。

簡單來說,就是指電子產品品牌擁有者將製造、採購、部分設計以及物流外包給生產廠商,是一種社會分工自然形成的商業模式。

比如,富士康就是全球 EMS 行業中的龍頭,它承接了蘋果公司在製造方面的大量業務外包,此外排名靠前的還有和碩、偉創力等公司。

行業數據顯示,目前全球 EMS 行業的總年產值大概在 4600 多億美元左右。

光弘科技目前擁有 8000 多名員工,營收規模在 12-13 億元,但在全球 EMS 行業中的占比還很小。

不過在國內企業(台資、港資企業除外)排名中,光弘科技大概可以排到前三位。

與光弘科技規模相當的企業還有深科技、比亞迪電子等中國企業。

相比海外EMS行業巨頭,以光弘科技為代表中國企業的優勢和劣勢

在中國改革開放前,EMS 行業基本被歐美企業所壟斷;改革開放後,全球電子行業開始向中國的長三角、珠三角地區轉移,中國業已成為全球電子產業重要的製造中心與消費中心,電子產業集群效應逐步顯現,從而帶動國內 EMS 行業規模持續擴大。

相比較國內外 EMS 企業,海外企業的優勢主要體現在規模效應,他們的產能、規模占據優勢,但精細化管理往往是他們的弱點,在服務中小客戶時,他們的服務會明顯較慢。

而以光弘科技為代表的中國企業的優點是決策迅速,精細化管理程度更高。

光弘科技應對策略

就在十年前,國內小型 EMS 企業數量還非常多,例如東莞,聚集著數萬家電子製造企業。

但在最近十年,EMS 行業經歷大洗牌,大量不具備競爭力的小企業紛紛倒閉,但光弘則持續保持增長的勢頭。

比較直觀的是手機行業,十年前遍地都是山寨機,但近幾年手機品牌開始高度集中,國際品牌就是蘋果、三星,國內品牌就是『華米 OV』(華為、小米、OPPO、VIVO)。

現在整體手機市場增量不大,但是排名前列的企業還在增長,淘汰的是一些後面的企業,形成了馬太效應。

作為 EMS 企業,公司的策略就是「傍大款」,哪家公司領先,光弘科技就與誰合作。

譬如公司第一大客戶華為,自 2007 年起就與華為建立合作關係,跟隨華為全球化擴張的趨勢逐年擴大業務合作規模,持續保持較快發展的勢頭。

通過華為嚴苛的合作商審核情況

光弘科技早在 2002 年-2003 年就已經與華為開始了接觸,眾所周知,華為對供應商的要求非常嚴格,由於公司當時的整體規模較小,華為暫時沒有考慮與公司合作。

但就在 2003 年,公司迎來一個關鍵客戶——中興通訊,為公司在通訊領域的 EMS 業務打開了局面,公司在逐漸增長的同時,也不斷加大在硬體上的投入。

到了 2007 年,光弘科技已經擁有 20 多條 SMT 流水線,此時公司再一次與華為接觸,成功地切入了華為產業鏈。

事實上,第一次華為沒有和公司合作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公司的規模沒有達到它的要求,但公司在生產質量、品質控制等要求上令華為刮目相看。

在公司規模擴大後,與華為合作是順理成章的事,10 年的合作一直到現在,雙方的關係可以說越來越緊密。

現在來看,2007 年切入華為供應鏈對光弘科技來說正當其時,華為當時正處於消費電子業務爆發期,急需擴張 EMS 供應商。

而現在華為的供應鏈已經非常完備,其他企業此時再想切入就非常困難。

雙方未來的合作情況

未來的合作深化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繼續擴大在手機、平板等終端消費產品上的合作;二是在華為通訊設備領域加大合作力度。

通訊設備是華為的核心業務之所在,華為也將成為5G設備的主要供應商。

從4G到5G時代的推進,公司的製造工藝難度情況

5G 的設備在零部件數量上會更為密集,製造難度更高,相當於加大了行業門檻。

公司在過去多年已經積累了大量工藝專利,完全可以勝任 5G 產品的製造,在工藝、品質和技術上,可以說一點都不比富士康、偉創力這些企業差。

相比之下,越來越多的小企業也將被 5G 的高門檻淘汰出局。

公司在汽車電子行業的布局

通訊行業是公司的主要業務板塊,就在三四年前,公司也產生了業務多元化的戰略考量。

經過多次考察,發現在通訊行業之外增長速度最快的就是汽車電子。

過去的燃油車基本不太需要電子相關的模塊,主要都是機械部件。

如今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爆發,以及智能化的應用,電子設備被越來越多地使用在汽車領域,這也為公司的市場開拓帶來機會。

目前,公司在汽車電子領域布局比較多的產品是行車記錄儀、T-BOX 以及部分車載電子產品。

兩年前公司在浙江嘉興設立了一個基地,希望以此作為公司的一個橋頭堡,主攻工控類和汽車電子類產品。

(編輯:FSY)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