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晶片亟需國產裝備,國內晶片製造設備國產化率不足10%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童話故事中的王子 2018-09-29 01:22 原創

發展「中國芯」在最近兩年形成了全社會共識,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製造大國,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集成電路消費大國,在這樣的情況下,晶片這種核心器件90%依賴進口,一旦國外廠商斷供,整個電子產業都會發生震動。

要製造出我們自己的國產晶片,就需要有相應的半導體設備,然而有一個很殘酷的現實:我國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率不足10%。



不可否認,國內有很多優秀的晶片公司,比如華為海思設計出了麒麟980晶片、阿里巴巴正在研發設計量子計算晶片、百度計劃研發自動駕駛晶片。

但要把高精尖技術圖紙落地,變成一顆顆晶片,卻非常難,只能到台灣去流片,讓台積電來加工製造,然後再進口買回來。

如果我們本土能夠製造,那將節省相當規模的資金。



現在國產晶片面臨的情況是資金有了,人才也有了,但是需要尖端裝備,而設備的國產化是一個產業興旺發達的基石。

比如,我們在前些年把大型盾構機實現了國產化,此後國內的軌道交通建設飛躍式發展,很多城市可以修地鐵了,做國產晶片也是這個道理,如果不能把很多專用設備實現國產化,中國的半導體產業就不可能發展起來。



目前,國內刻蝕機設備市場仍主要由美國應用材料、美國拉姆研究、日本東京電子、日本愛德萬、美國科磊等國外知名企業所占據。

荷蘭ASML公司在45納米以下製程的高端光刻機市場中占據七成的市場份額,在EUV光刻機領域更是獨家製造。



當然,國產裝備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差,中微半導體、北方華創等一批優秀的本土設備製造商正在奮起直追,有望逐步實現進口替代。

比如蝕刻機這種特殊設備,我們已經掌握核心技術,能夠自主製造出7nm製程的蝕刻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並在積極謀劃研發5nm製程的蝕刻機。

想知道如何抓住成功歡迎交流評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超百億市場空間,半導體設備國產化大勢所趨

前段時間國內國外鬧得沸沸揚揚的「禁芯」事件,為我國半導體行業敲響了警鐘,半導體產業一天不自主可控,國家的安全,產業的發展就得不到保障。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需求必將倒逼晶片國產化進程,未來設備國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