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C 2017觀察:5G真的來了?愛立信的回答與華為趨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期,從摩拜在蜂窩物聯現網下進行端到端測試,到友商ofo小黃車裝上NB-IoT,再到媒體無事生非的對標鷹潭全域網絡覆蓋下的中國移動、電信全城PK NB-IoT;甚至還傳聞某家廠商近期一次性採購了百萬級別的NB-IoT模塊應用於某行業市場……

以上僅僅只是蜂窩物聯網商用的幾個縮影,可以看到,在國內,5G定義的三大場景之一——海量連接正在進入我們的視野,而這僅僅只是開始。

像高可靠性低時延才是5G商用的關鍵。

還沒等我們在NB-IoT上回過神,愛立信直接將5G推向了高潮,上周發布了面向商用的5G平台,包括5G核心網、接入、傳輸,以及數字支撐系統、轉型服務和安全系統。

緊接著,Verizon宣布在美國11個城市開展了5G技術試驗。

5G來了?

儘管,如NB-IoT和eMTC並不是標準意義上的5G標準,但它們將與現在的LTE網絡在未來5G時代共存近10年。

愛立信認為,NB-IoT/eMTC是廣義5G的一部分。

由於看好NB-IoT和eMTC的發展,愛立信網絡相關負責人稱,在一塊基帶板卡上,愛立信同時支持了GSM、WCDMA、LTE FDD TDD和蜂窩物聯網(NB-IoT和eMTC)。

在愛立信眼中,5G將不僅僅應用於消費級市場,更多的是為工業、農業、智慧城市(含交通)等行業市場提供信息化從而提質增效。

相當大部分對高可靠性、低時延有要求的應用場景,需要5G才能解決。

那麼,什麼是5G?

ITU定義了5G應滿足三大場景需求:

在業界傳播很久的5G之花展現了9個關鍵能力:

在巴塞隆納召開MWC 2017前夕,還有包括愛立信、華為、中興等多家設備、晶片商對標玩起了5G軍備競賽,是否意味著5G真的來了,還是另有原因?

諮詢公司預測,到2026年,通過5G新增的市場,將為運營商帶來5820億美元的市場份額。

高通執行副總裁兼QCT總裁克里斯蒂安諾.阿蒙則指出,到2035年全球5G價值鏈將創造3.5萬億美元產出和2200萬個工作崗位,其中,中國5G價值鏈將創造9840億美元產出和950萬個工作崗位。

5G願景雖好,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如果國內過早商用5G,意味著4G百米賽跑還沒結束,5G馬拉松又開啟了,4G網絡建設成本如何收回?

他們的擔憂不無道理,如果不按照3GPP、ITU的標準化進程,網絡、終端不符合2019年完成制定的5G標準,電信運營商的網絡存在重建風險,終端將受制於全球漫遊,最為重要的是,提前商用5G將導致標準走向碎片化。

國內5G商用進程在加速

首先,看看ITU、3GPP 關於5G標準化的時間表:

• ITU: 2017年底啟動5G技術方案徵集,2020年完成5G標準制定;

• 3GPP:2016年初啟動了5G標準研究,2018年下半年形成5G標準第一版本,2019年底完成,滿足ITU要求的5G標準完整版本;

• IEEE:2014年初啟動下一代WLAN(802.11ax)標準制定,預計2019年初完成標準制定。

從上述ITU、3GPP的時間表看, 2019年末適合展開5G網絡的部署。

我國IMT2020(5G)技術研發總體規劃:

2015年9月,我國表態,力爭在2020年實現5G網絡商用。

我國5G技術研發總體規劃與3GPP標準化是同步的,分為兩個階段:

  • 技術研發試驗(2015~2018):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牽頭組織,運營企業、設備企業及科研機構共同參與;

  • 產品研發試驗(2018~2020):由國內運營企業牽頭組織,設備企業及科研機構共同參與。

其中,第一階段的5G技術研發試驗分三步實施,目前進入技術方案驗證階段:

  • 關鍵技術驗證(~2016.9):單點關鍵技術樣機功能和性能測試;

  • 技術方案驗證(2016.6~2017.9):針對不同廠商的技術方案,基於統一頻率,統一規範,開展單基站性能測試和無線接入網和核心網增強技術的功能、性能和流程測試;

  • 系統驗證(2017.6~2018.10 ):開展5G系統的組網技術功能和性能測試;5G典型業務演示;

其中,系統驗證階段需要達到的性能指標:

再來看看中國移動5G時間表:

5G商用進程較為穩健的中國移動2016年年末強調,「共同促進5G在很多標準規劃領域做成全球統一,做到一致的全球標準」,中國移動公布了5G各階段的規劃:

  • 2017年開展較大規模的5G外場實驗;

  • 2018年推動5G規模試驗和試商用;

  • 2020年實現全國範圍的5G商用。

可以發現,中國移動的5G商用進程與、3GPP、IMT2020(5G)的時間表均吻合的。

近日,有權威媒體報導稱,中國移動已經完成了5G關鍵技術的第一階段測試,並已開展第二階段面向5G系統的測試。

如果報導用詞無誤,這意味著國內5G商用進程正在加速。

5G與4G並行發展不衝突

理性看待5G商用節奏,作為產業界領軍企業在引領行業發展的過程中,他們更能清晰認知,任何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疊代升級至商用不是一蹴而就的。

如網絡紅人——華為掌門人任正非在2016年提到,優質運營商不要總追求5G,現在4G網絡部署還沒有做到最好……,為什麼VR將來會有泡沫期,關鍵是沒有人能解決時延的問題……。

雖然,愛立信近期推出了全球首套完整的5G商用解決方案,但依然理性指出了: 4G網絡不會需要很快的進行重耕,它可以存在很長時間,因為它滿足了基本的移動寬頻需求。

對於5G,愛立信強調,5G滿足新增市場的需求特別是行業應用的需求,這是5G非常關鍵的部分。

去年,該公司副總裁兼網絡產品負責人THOMAS NORÉN坦言,我們覺得目前的想像力還不夠挖掘5G的潛力。

高通工程高級副總裁Durga Malladi博士強調,我們的願景是 5G 將是統一連接架構,LTE演進技術對於5G至關重要。

所以,現階段很多5G技術4G化,採用統一的5G標準商用更加重要。

5G標準未凍結,為何提前推5G商用方案?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5G NR是「場景驅動」的。

5G包含了滿足增強移動寬頻(eMBB)、海量連接(mMTC)和高可靠低時延通信(uRLLC)三大類應用場景的需求。

因此,5GNR需要滿足多樣化部署、頻譜和各種服務及終端的需求,而這些場景驅動需求所決定的不同業務特性又與網絡切片相掛鈎。

去年秋天,愛立信在國內通信展上演示了5G商用方案,包括5G NR和准5G核心網,愛立信面向中國市場推出的5GNR AIR6468基站支持2.6GHz及6GHz以下的中頻頻段,同時,支持64收發的Massive MIMO和MU-MIMO等技術,滿足了三種場景的需求。

5個月之後,在巴塞隆納MWC 2017上,愛立信拿出了面向5G的一整套商用解決方案,請不要忽視一個關鍵詞: 「商用」,這不僅為國內面向5G系統測試提供了端到端的試驗基礎,甚至是……,唯一的缺口就是頻譜了。

或許,愛立信過早推出5G商用方案會引來業界非議,但面向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的市場,是國際主流系統設備商追尋的極致目標,更何況作為全球引領多代移動通信發展的系統設備商,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應責無旁貸的為客戶縮短無人區探索的過程,並節省建網經費。

破解5G瓶頸

愛立信此次新推的5GNR基站,在原有低頻的基礎上,面向中頻和高頻,推出了512收發天線的商用產品AIR5121,為低時延、高速率的應用場景提供了支持,也為毫米波商用提供了基礎,例如適用於VR的商用。

由於5G的頻段非常廣,從低頻、中頻到高頻,從無線的算法、底層調度,包括空口傳播有很大的變化,愛立信與全球大T測試5G的經驗較為豐富。

然而,5G帶來Gbps高速率、低時延、海量連接,意味著5G基站不僅僅需要高密集部署,更為重要的是,前傳帶寬的瓶頸很有可能影響到5G商用實際體驗。

早在2014年3月,愛立信便成立了5G傳輸實驗室。

此次,愛立信在其5G無線產品組合中推出了支持新一代標準化的5G前傳接口標準eCPRI(enhanced-CPRI),解決海量數據帶來的前傳帶寬需求,相對於目前的cPRI標準,eCPRI提升了5到10倍的前傳能力,為流行的C-RAN網絡結構提供了有利支撐。

目前,eCPRI標準即將完稿,主要推動者包括愛立信、華為、諾基亞和NEC。

由於有主流設備商的推動,eCPRI接口的標準化,對於5G標準全球統一到產業化諸多方面均有積極的示範意義。

同時,從全球統計來看,三分之二的基站通過微波回傳,但在中國,運營商的光纖資源非常豐富,並不存在回傳的瓶頸。

作為推動全球5G發展的引領者,愛立信認為,微波作為回傳方式之一,是推進全球5G商用非常關鍵的一個因素。

因此,在MWC 2017上,愛立信推出了在E-band(70-80GHz)上支持10Gbps微波傳輸帶寬設備MINI-LINK。

顯然,對於5G商用而言,10Gbps顯然不是愛立信MINI-LINK的終點。

5G商用:須深度建立開放的、跨行業的生態圈

5G最重要的部分是核心網具備網絡切片能力,5G切片針對不同的業務去分配合適的資源,這是5G核心網的一個關鍵特點。

其次,核心網的雲化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漫長的演進過程。

不僅如此,網絡切片還應該具備滿足各家運營商網絡間業務漫遊的能力,這類似現在的話音、數據等電信業務的國際漫遊一樣。

前不久,德國電信、SKT和愛立信三方演示了洲際5G試驗網基於網絡切片在兩家運營商網絡間的使用,包括創建和擴展面向增強現實(AR)和維護服務的網絡切片漫遊。

此前的2015年7月,愛立信尋求與SKT開展5G網絡切片,用了3個月實現切片,創建了專為增強現實、虛擬現實、大規模物聯網以及企業解決方案等業務優化的網絡切片;2016年7月,上述三方開展了橫貫地域的5G試驗;同年11月,愛立信與SKT、寶馬實現多車輛5G測試。

因此,上述三方基於AR的網絡切片漫遊可能只是開始,這一案例意味著為滿足基於5G三大應用場景驅動下的不同業務漫遊提供了實操基礎。

5G聯合網絡切片的前提是增強合作模式,運營商需要開放自己的網絡以託管合作夥伴的服務。

歸屬和受訪運營商之間必須達成協議,支持在受訪網絡中重新創建特定網絡切片。

在愛立信相關人士的眼中,4G到5G演變是非常革命性的,以前考慮人與人之間的通信問題,而到了5G時代會增加更多的是行業應用,包括物聯網、車聯網等新的應用,因此,5G商用的順利推進必須建立在跨行業生態圈基礎之上。

愛立信面向產業鏈的整合協作,是5G時代成功的關鍵。

2014年11月, 愛立信與IBM開展了5G天線設計,近期雙方推出了基於矽材料的5G毫米波相控陣電路,可在28GHz下運行;再如沃達豐、Verizon、中國移動、奧迪公司、寶馬集團、戴姆勒公司、愛立信、華為、英特爾、諾基亞和高通等成立了5GAA(汽車聯盟),由於有多家上下游的企業參與定義C-V2X標準,這為自動駕駛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可見,一個開放合作的5G生態鏈,將不止是實現聯合網絡切片提升用戶體驗,更重要的是,推動5G標準走向全球統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備戰5G,中國成全球最大試驗場

儘管在商業時間表上,現在距離5G真正爆發還有兩年時間,但5G產業鏈環節的角力場已經全面鋪開。從全球來看,美國多家移動運營商正在爭取5G網絡的運營牌照,目前美國政府對於5G的頻率規劃和授權機制已經...

5G未至,頻譜與牌照的分配卻已熾熱化

摘要5G全稱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與目前的4G相比,速度更快,功耗更小,時延更低。直觀來看,用5G下載一部6GB的高清電影只需不到2秒鐘。作 者: 安 旭 環全文字數: 2219閱讀時間: 7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