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路上的英特爾:CPU是所有XPU平台的中央神經系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以「萬有IN力,數立未來」為主題,英特爾於3月28日在北京舉行了「2019英特爾中國媒體紛享會」。

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楊旭、英特爾公司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王銳、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發表演講,闡述如何深挖數據紅利以推動產業增值和升級,同時強調英特爾與產業夥伴共同加速數字經濟落地。

中國作為世界第一數據大國,規模優勢顯而易見。

據統計,2018年中國約產生7.6ZB的數據,而且還將保持每年30%的增長,到2025年的數據量將達到48.6ZB1。

基於此,英特爾希望能發揮海量數據的商業價值,開發數據紅利,其中「智能+」也被業界普遍視作增值和升級的重要路徑。

楊旭在演講中,以幾個關鍵經濟領域為例,具體闡述了「智能+」升級的方向和實踐:

智能製造:中國是世界第一製造大國,數據紅利正在推動製造業的轉型升級。

智慧工廠是智能製造的關鍵一步,工業物聯網越來越廣泛地應用,推動了智慧生產線的建設。

柔性製造是智能製造的一個新模式,能夠實現生產線和生產資源的智能調配,通過邊雲協同響應定製化需求。

機器學習、人機協同等技術,可以實現管理可視化,提升自動化管理水平。

英特爾工廠也全面部署了工業網際網路,成為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

服務業升級:服務業已經是中國經濟的第一大產業,智能互聯技術正在推動服務業格局的改變,誰能更好地構建數據紅利,誰就能獲得成長先機。

比如,零售業是高度競爭的行業,智能互聯技術幫助「新零售」重構新體驗;無人駕駛催生「乘客經濟」,到2050年將會創造7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數據科技提升文化創意產業的創造力,實現了超乎想像的「新文創」。

供應鏈重塑:無論製造業還是服務業,都需要強大的供應鏈支撐,供應鏈的成本、反應速度和可靠性,是企業競爭力的一部分。

物流倉庫的整合和升級是大趨勢,通過應用機器視覺、機器人等技術,能夠實現7X24小時無人分揀,高效精準。

智能車隊實現智能調度,可以提高物流效率,節約能源,帶來成本優勢;結合AI、自動駕駛技術,還能避免疲勞駕駛事故。

商業物流的安全性是關鍵挑戰,應用英特爾互聯物流平台技術,可以實現物流透明、可視化。

然而,目前數據產生的速度和規模對於處理器算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更別提未來更加多樣化的數據形態和計算場景。

「任何單一的因素,都不足以滿足多元化的計算需求。

」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指出,「以六大技術支柱帶來的指數級創新,將是英特爾進入未來10年、乃至下一個50年的驅動力。

英特爾六大技術支柱的創新模式,包括製程和封裝、架構、內存和存儲、互連、安全、軟體:

製程和封裝:領先的製程技術,是構建領先產品的關鍵基礎。

英特爾繼續引領先進位程,並在業界首創Foveros 3D封裝技術,在三維空間提高電晶體密度和多功能集成,為計算力帶來指數級提升。

架構:未來十年的計算創新由架構驅動。

英特爾具備獨具一格的優勢,可以將標量(CPU)、矢量(GPU)、矩陣(AI)和空間(FPGA)等不同架構整合到系統級平台和系統級封裝,同時也在進行架構創新的新探索,比如Loihi神經擬態計算晶片、量子計算。

內存和存儲:內存和存儲性能的指數級提升,對於下一代計算至關重要。

英特爾正在重塑平滑的內存和存儲層級結構,通過封裝內存、英特爾傲騰技術等創新,填補層級空白,大幅推動計算性能提升。

互連:只有提供全面的領先互連產品,才能實現大規模的異構計算格局。

大到5G連接,小到晶片級封裝和裸片互連,英特爾全面推動互連技術。

安全:以數據為中心的計算世界,安全是構建可信賴的基礎。

英特爾以軟硬體結合,提供端到端的安全方案,安全性成為關鍵的差異化因素。

軟體:對於全新硬體架構的每一個數量級的性能提升潛力,軟體能帶來兩個數量級的性能提升。

英特爾推出「oneAPI」軟體技術,通過一個統一的編程接口,客戶編程即可擴展到CPU、GPU、FPGA和AI晶片等硬體平台。

話雖如此,英特爾言談話語間卻仍舊將自家CPU視作主流路線

這家傳統晶片巨頭的邏輯大致可以概括為:「通過不斷增強基礎設施為上層的AI應用提供支撐,而不是自己去開發AI應用。

活動現場,楊旭毫不避諱地表示:「CPU是所有XPU平台的中央神經系統。

他將英特爾的CPU比作大米,認為其是人們生存離不開的糧食,而其他的XPU都是菜。

「我們吃菜可以有各種口味,但是都必須和大米搭配。

同理,無論是人工智慧晶片或是各種加速器等,都要和CPU配合,因為CPU才是中央神經系統。

於是,英特爾提出了「超異構計算」的技術願景:提供多樣化的標量、矢量、矩陣和空間計算架構組合,以先進位程技術進行設計,由顛覆性內存層次結構提供支持,通過先進封裝集成到系統中,使用光速互連進行超大規模部署,提供統一的軟體開發接口以及安全功能。

宋繼強進一步介紹稱,通過超異構計算,英特爾可以集成不同架構、不同製程、3D封裝、互連和oneAPI等技術創新,為客戶提供更多的靈活性和更快的產品上市時間。

更重要的是,數據量爆髮帶來的是基於數據的新產品、新應用、新服務。

在與客戶實際溝通應用需求的過程中,英特爾也對數字經濟的新機遇作出了預判:「我們看到三個發展趨勢:AI和5G將成為技術基礎設施,用戶對計算多元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客戶正在積極布局雲到端。

英特爾公司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王銳表示。

眼下,英特爾正在把六大技術支柱的戰略落實在創新產品中,公司以數據為中心的產品組合正在不斷擴展,包括通用處理器、加速器,以及為苛刻的計算挑戰而構建的一整套內存、存儲和連接產品。

具體而言,英特爾將推出一系列10納米產品,從面向新型移動PC客戶端的Ice Lake處理器和Lakefield平台,到專門面向5G無線接入和邊緣計算的網絡系統晶片Snow Ridge,再到雲端的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Ice Lake,從雲到端全覆蓋。

除了單一的產品之外,英特爾還會整合計算、存儲和網絡技術資源,結合軟體技術形成產品組合,針對客戶需求實現平台化的解決方案。

包括CPU處理器和內存、存儲的整合解決方案,進一步提升客戶的反應能力;CPU+Movidius+OpenVINO的軟硬體組合,在邊緣端加速推理。

基於此,英特爾希望將整體解決方案變為新的競爭優勢。

此外,英特爾還首次決定面向產業生態開放,例如開放Thunderbolt™ 3協議,推廣自動駕駛安全框架(RSS),成立AI應用實驗室和實施AI未來先鋒計劃,合作建設FPGA中國創新中心,聯合發起成立開放數據中心聯盟、CXL開放合作聯盟、邊緣計算產業聯盟,以及共推5G統一標準落地。

在這當中,車雲菌重點關注的還是自動駕駛安全模型RSS。

簡單來說,該產品基於數學驗證模型的策略,專為自動駕駛而生。

實際上,這款責任敏感安全模型早在兩年前便已公布。

有意思的是,英特爾的「死對頭」英偉達在近日舉行的第十屆英偉達GTC大會上,推出了一個概念雷同的新品:Safety Force Field(SFF)駕駛策略。

英特爾坐不住了,隨後就針鋒相對地發布了一篇博文。

據報導,Mobileye CEO Amnon Shashua在內容中毫不客氣地表示,對手的SFF模型只不過是RSS模型的「複製品」。

話說回來,錯過移動浪潮的英特爾在決心轉型後捷報頻傳。

2018年,集團營收首次突破700億美元,連續三年營收創下新高,以數據為中心的業務占比達到48%。

英特爾始終放眼長遠,一以貫之地投資創新,2018年研發支出達到135億美元,在半導體行業排名第一2,資本性支出達到152億美元。

隨著年初英特爾任命司睿博(Robert Swan)為執行長,英特爾將自身的戰略願景,明確表述為五個方面:生產世界一流的半導體;引領AI與自能革命;面向全新數據世界,成為領先的端到端平台提供商;不懈追求卓越運營和效率;人才為本,發揚多元和包容文化。

面向未來,英特爾的成長空間更為廣闊,到2022年總體潛在市場規模將達到3000億美元。

英特爾相信,這將是公司歷史上最成功的一次轉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