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手機的全球視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新iPhone猶抱琵琶半遮面還未上市之際,卻已吸引公眾目光。

相比之下,我國國內品牌顯得較為低調,可能這種低調並不是國內品牌所希望的,而是本身吸引公眾的能力有限。

對國內消費者而言,描述國內手機品牌的初步印象會與其他MADE IN CHINA的產品相聯繫:廉價、質量平平、設計普通等等,或者用網絡流詞來描述就是「逼格」不夠。

但國內手機品牌是否真的是如此本土,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又有幾何,實際情況可能與大家的直觀感受不同。

首先,我們先來看兩組來自兩家國際數據公司提供的銷售和出貨量數據。

在圖表所示的近幾期相關數據中,中國品牌手機華為和聯想的出貨量和銷售量一直保持在前五之列,小米逐步居上。

雖然在2015年第二季度,華為、小米和聯想三者總的出貨量不及三星一家,但之間差距在不斷縮小。

在該期華為和小米出貨量同比分別增長了48.1%和29.4%。

而三星作為行業巨頭不論是在銷售量還是出貨量上都在不斷下降。

我們中晉基金認為,國內品牌手機在全球市場上的優勢體現在以下幾點:

首先,價格優勢明顯。

根據GSMA Intelligence近期報告,中國的智慧型手機平均價格為1100元人民幣(175美元)。

中國國內廠商生產的智慧型手機的平均價格為935元人民幣(150美元),幾乎只有國際品牌1765元人民幣(285美元)價格的一半。

而這種價格優勢在市場上是有效的。

比如在全球智慧型手機銷售增長最快的印度市場,印度本土品牌 Micromax藉助比國際知名品牌手機低30%的售價,同時通過國內大規模的廣告宣傳來提升名氣,取代三星成為印度最暢銷的手機品牌。

而華為、中興、小米、OPPO和金立等中國手機企業也以可競爭的價格優勢搶灘印度市場,令Micromax在其本土受到市場競爭威脅。

根據媒體報導小米自去年7月進入印度市場後,憑在不到5個月時間裡就在印度賣出了100多萬部。

IDC的報告顯示小米在去年四季度獲得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4%的市場份額,成為印度市場第五大智慧型手機廠商。

其次,不同品牌產品差異性降低。

從表面上的看,自從iPhone觸屏手機的誕生,各品牌手機外觀趨同。

從內部看,手機最主要的零部件——晶片,主流供應商集中在高通、聯發科、Marvell幾家提供。

高通在行業的壟斷地位甚至在多國引起壟斷糾紛,雖然其受到一些國家的壟斷處罰,比如去年中國對高通的巨額罰款,但其在行業的地位還是難以撼動,因而主要手機品牌還是晶片差異不大。

所以除了iPhone之外,其他智慧型手機的主要差別在於細節,而各家廠商在都越來越注重用戶體驗的情況下,國產手機和行業巨頭三星手機的本質差異在不斷縮小。

除此之外,華為在自身旗艦產品上使用旗下海思研發的麒麟晶片,除了擺脫過分依賴外部晶片供應商,對國家信息安全戰略上也有著重要意義。

另外,中國手機品牌在海外擴張的步伐加大,比如華為逐步打造成國際品牌,根據其2014年報,其超過60%以上的收入來自於海外。

華為在海外的研發團隊上也大量聘請當地人員,其在美國推出全新的電商網站GetHuawei.com。

另外,根據媒體報導華為從2011到2015年,先後贊助了AC米蘭、阿森納、多特蒙德、本菲卡等歐洲豪門球隊。

同時,華為體育營銷的版圖從西歐擴張到拉美,去年10月,華為成為巴西球隊桑托斯的主贊助商。

中晉基金認為,國內企業越發重視智慧財產權專利也有助於其在行業中鞏固地位。

聯想於2014年年初收購了日本公司NEC的手機專利,隨後又以29.1億美元從谷歌收購了摩托羅拉移動手機業務。

關於聯想收購摩托羅拉,其除了增加品牌知名度,得到更多的分銷渠道,也使聯想獲得摩托羅拉相關手機專利。

根據聯合國機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的報告,華為是2014年申請國際專利最多的公司。

美國加利福尼亞的高通公司排在第二位,申請數為2409件,中國的中興通訊排第三,申請數為2179件。

這前三位都是與手機相關的企業,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在該行業專利的重要性。

中國品牌手機雖然有著不少的優勢,但在國際市場上還是面臨著諸多挑戰。

全球不同市場,消費者有不同偏好,比如中國消費者較為關注手機的各項參數,流行大屏手機,而歐洲市場由於過去因為黑莓和諾基亞比較流行,因此歐洲消費者還是比較喜歡全鍵盤產品。

另外,手機廠商還須與當地運營商保持較好關係,比如在美國市場運營商渠道手機銷售中占90%,與iPhone和三星相比中國廠商較難獲得美國運營商的支持。

另外,雖然三星的全球份額在緩慢下降,但其仍舊擁有20%以上的市場份額。

與此同時iPhone的銷量有顯著增長,蘋果系列本身有較為穩定的客戶群,在營銷上其也總是走在前端,在發布會上邀請眾多時尚界人士,蘋果將其產品打造成時尚飾品而不僅僅是數碼用品。

蘋果推出iPhone6、iPhone6 Plus第一個周末的銷量超過了1000萬部,創歷史最高紀錄。

因而我們認為中國品牌手機在近期難以打破三星和蘋果前兩位的穩定地位。

其實,在中國手機品牌走向國際市場也存在著一些無奈因素,除了競爭激烈,中國市場在經過近年快速發展,智慧型手機市場趨於飽和,迫使各品牌往海外發展。

根據IDC數據,今年一季度,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在全球的占比從去年同期的29%,下滑至25%;出貨量同比下降4.3%。

並且IDC預測今年中國智慧型手機的銷量將只會增長2.5%,增速明顯落後於全球平均水平。

中晉基金認為,中國手機品牌拓展全球市場可證明其實際競爭力,這能反過來吸引國內消費者購買本土產品,而不僅僅用情懷和其他營銷手段來打動國內消費者,畢竟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手機消費市場。

作者:中晉基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雄心壯志,華為目標成為印度領導者

華為公司已與思科公司及愛立信公司並駕齊驅, 成為世界最大的信息與通信解決方案供應商之一,在智慧型手機領域則與蘋果、三星等產業巨頭三足鼎立。近年來,華為繼三星和蘋果之後,已成為世界第三大智慧型手機...

國產手機全球占比攀升 高端化成關鍵詞

中國手機廠商在全球市場的話語權在不斷提升。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針對全球手機市場的最新調研顯示,中國品牌手機在2016年的出貨量達到了歷史新高,為4.65億部,環比增長6%,要高...

智慧型手機:「中國軍團」異軍突起

4月下旬,華為手機東莞松山湖工廠滿負荷運轉,年度旗艦智慧型手機P10、P10 Plus從生產線上組裝好,銷往全球各地。「P10的目標是全球銷量突破1000萬部,甚至會更高。」華為消費者業務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