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收取的「蘋果稅」,還不止打賞抽成這30%,究竟怎麼回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摘要:眾說周知打賞功能一直處於灰色地帶。

許多應用開發商,特別是直播類 App 更多的是依靠打賞功能來獲得收入。

中國信息平台的「打賞」功能是免費使用的,它允許用戶通過轉帳的方式向其他的內容創作者進行「打賞」。

但是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蘋果公司已經裁定,現在「打賞」將像用戶購買的遊戲、音樂和視頻一樣,被視為應用內購買(in-aPPpurchases),此舉將讓蘋果得以獲得30%的分成。

一些社交應用公司認為蘋果關閉打賞功能的策略是一種強迫手段。

有兩家公司的執行長表示,蘋果告訴他們,如果拒絕改變,則其應用的升級版本將不再可供用戶使用,甚至有可能被踢出應用商店。

其中一位高管抱怨稱,他公司的平台沒有收取任何費用,但蘋果什麼都不做就可以抽成30%。

那麼,蘋果收取的「蘋果稅」,真的就只有打賞抽成這30%嗎?

面對越來越豐富的支付場景,蘋果公司連續公布了兩項關於支付的新規定:蘋果將推出iOS個人轉帳業務,同時正式規定將在虛擬貨幣的打賞中抽三成。

極速發展起來的支付寶支付和微信支付,已經讓蘋果感覺到了危機感。

與前兩者一樣,蘋果也在試圖在更多的應用場景中植入支付產品。

蘋果將在今年秋季推出iOS個人轉帳業務,不過用戶如果在轉帳過程中使用的是信用卡則需要額外支付3%的手續費,該標準和競爭對手Venmo、Sqaure Cash一樣。

如果不想支付這部分手續費,用戶可選擇借記卡進行轉帳。

不過即便如此,Apple Pay也很難和國內的支付寶、微信在支付職場的地位,即便後兩者在用借記卡轉帳時會收取手續費。

顯然,此舉並非單純地為蘋果增收所做出的決定。

在Apple Pay市場份額較小且面對強大競爭對手的背景下,蘋果用規則約束所有App內的支付行為實際上是一個關於支付場景的博弈。

你會支持蘋果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蘋果」對抗「微信」,你會支持哪個?

雖然小編沒有去過國外,可是據統計,蘋果公司在國外進行的「圍牆」策略很成功,迫使用戶們在蘋果應用商店裡購買種種東西,但是這招在中國似乎並行不通,中國有這「騰訊」這樣的網際網路巨頭,還有著「支付寶」...

「蘋果稅」—秒殺一切稅種

還記得前段時間微信與蘋果之間的「打賞戰」可謂是鬧得沸沸揚揚,自從上次蘋果強制暫停微信打賞功能開始,關於蘋果商城的打賞規定就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有說蘋果是為了參與分成的,也有說是為了整頓社交網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