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又超越了?別吹了!手機利潤還不及蘋果的零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財經雜壇(微信公眾號caijingzt)

很多時候,人們往往選擇性相信一些自己樂於看到的消息。

比如國產手機銷量又超越了蘋果之類。

也難怪。

手機作為一個新鮮事物進入中國也不過二三十年時間。

這個新鮮東西自打在港台電影中出現,立馬就成了國人身份的一種標識。

大哥大,這個已經進入歷史的詞語,在某種程度上也成為中國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象徵。

從最早的模擬信號機到數字機,中國品牌的手機不要說國外就是國內也難見其影。

隨著安卓和蘋果的PK,再加上智慧型手機的出現,中國人一夜之間似乎找到了「我們在全球手機界可掰掰手腕了」的快感。

僅從銷量數據上也的確如此。

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二季度中國市場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3%,華為、OPPO、vivo和小米四大品牌總共占據了69%的市場份額,蘋果以8.2%的份額排在第五名。

也就是說,手機中的老大蘋果,在中國市場被擠出了前四。

這是不可想像的。

很多人說,中國有全球最大的市場,足以支撐國產品牌的崛起。

但核心問題恰恰就在此。

的確,中國有龐大的市場作為後盾,但在科技含量較高的手機領域,僅憑市場是遠遠不夠的。

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不久前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今年第一季度的營業利潤總額為121.1億美元。

其中僅蘋果就占83.4%,而中國手機品牌的利潤均不高。

懂了吧!別被忽悠了,全球八成以上的利潤都被蘋果手機拿走了。

國產手機利潤多少呢?StrategyAnalytics的研究公司發布報告稱,2016年三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總營業利潤為94億美元,中國的華為、Vivo和 OPPO手機製造商分列二三四名,但利潤占比僅為2.4%、2.2%和2.2%。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這才是中國手機市場面臨的真相。

導致出現這種巨大反差的原因有很多,外界歸納為三個方面的原因,核心技術缺乏、品牌溢價能力不高、沒有定價權。

但這個三個原因合在一起其實就一個創新能力不強。

先來看看國內市場最強的幾個手機品牌怎麼崛起。

OPPO贊助湖南衛視《我們來了》節目,一年的冠名費就達5.5億元,一句「充電5分鐘,通話兩小時」對消費者瘋狂洗腦。

近年來,Vivo和 OPPO巧妙地避開蘋果的高端路線,繞過小米的線上打法,主攻線下渠道,走出了頗具特色的「農村包圍城市」路線。

為彰顯品牌青春洋溢活力四射形象,這幾年兩兄弟基本是誰火就請誰代言。

先後簽下崔始源、TF-Boys、楊洋、李易峰、楊冪、宋仲基等多位「當紅炸子雞」,廣告營銷可謂無孔不入。

再看看蘋果,從iPhone誕生至今近十年,高昂的頭顱光靠一小撮果粉是托不起來的,長盛不衰憑的還有真本事。

其不斷改進的用戶體驗與出色的工業設計,一直讓其他手機難以追趕。

追趕,但「財經雜壇」認為,本土品牌手機大部分還不能談追趕,他們只是在賺錢。

當然這無可厚非。

畢竟從商業角度上來講,追趕重要但生存更重要。

問題在於,高額廣告費刺激和短期的模仿複製,只能取一時之快。

從長遠來講,一旦蘋果再出現一次較大創新,國產手機又將面臨全面落後的窘境。

這並非杞人憂天。

事實上,類似案例在不同行業的不同領域早已多次被驗證過。

就那手機行業本身來說,模擬信號時代摩托羅拉那是如日中天,可諾基亞憑藉數位訊號機輕而易舉成為時代的巨人。

不幸的是,當年不被看好的蘋果卻在智慧型手機時代把諾基亞打回了原形,芬蘭和瑞典之間的波的尼亞灣,與愛立信一起做著沉悶的電信業務。

殘酷的現實應該是種鞭策。

希望國產手機廠商都能真正投入物力和人力,沉下心來搞研發。

更要打破一個魔咒:「從外國買不來的,中國都強。

從外國能買到的,都不強。

」到那一天,才是國產手機真正的春天。

(嗨,如果覺得不錯,請關注、轉發、點讚、打賞,任選。

【財經雜壇】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國產手機的崛起,下一步會逐鹿全球嗎?

國產手機是指我國自主研發生產製造的手機。代工的世界品牌手機不能算國產手機。國產手機的優勢是價格較低, 國產手機包括以下兩大類:中國自主品牌普通大眾手機,如華為、小米、魅族、樂視、中興、OPPO、...

蘋果的供應鏈管理

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王牌專欄,20年專注港股,金融名家齊聚,做最有深度的原創財經號。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讚哦。■文|梁海森,香港財華社財經編輯。這兩年,隨著華為、OV等國產手機廠商的崛起,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