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攜手聯芯在貴州成立合資公司:開發針對中國市場的手機晶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早在本月中旬的時候就有消息稱高通將與大唐電信合作成立合資子公司。

現在,這則傳言終於被證實。

今天,建廣資產、大唐電信旗下的聯芯科技、高通以及智路資本共同簽署協議成立合資公司——瓴盛科技(貴州)有限公司(JLQ Technology)。

據介紹,四方合資的瓴盛科技(貴州)有限公司將利用高通的先進技術、規模和產品組合與聯芯科技獨有的研發能力以及在中國產業界的深厚資源,建廣資產在中國金融行業的良好關係,以及智路資本的全球金融、產業生態鏈資源進行了結合。

公司將專注於針對在中國設計和銷售的、面向大眾市場的智慧型手機晶片組的設計、封裝、測試、客戶支持和銷售等業務。

高通中國區董事長孟樸表示:「30多年來,美國高通一直是移動領域領先的技術創新廠商,我們期望這家合資公司將開發滿足中國4G智慧型手機生態系統需求的晶片組。

據了解,瓴盛科技(貴州)有限公司(JLQ Technology)將註冊在貴州貴安新區。

相關合作事項須經有關部門批准,預計合資公司將於今年晚些時候整合完畢。

高通為何要與聯芯成立合資子公司?

2015年高通被中國政府進行反壟斷調查後,不僅被罰了60.88億元,同時專利授權標準也進行了修改,另外,高通還迅速啟動了一系列的」植根中國」的投資與合作,以換取中國政府的認可。

比如之前與貴州省成立伺服器晶片合資公司、將驍龍410交給中芯國際代工、與中科創達成立物聯網晶片公司,召回擅長政府關係的孟樸出任中國區總裁。

而此次與聯芯的合作則被認為是高通在中國漫長的「整改」措施終於落地。

高通通過此前的這一些列動作,已經發揮出了相應的作用。

保住了高通最核心的商業模式(按終端價格的百分百來收取專利費),並且還擁有了政策依據,這也使得眾多的中國客戶回到談判桌上,與高通簽訂了專利授權協議。

這也使得高通去年的專利營收大漲。

雖然此次各方均未公布具體的合作細節信息。

不過據此前的傳聞顯示,合資公司的股權架構為:大唐控股,高通為第二大股東。

而且,此次合作並不是簡單的業務合作,還將會設計到一些核心技術上的合作。

從公布的消息來看,高通與聯芯合作的重點將會是在手機晶片的設計和銷售上。

目前高通可謂是智慧型手機市場的霸主,目前國內眾多手機品牌廠商都有採用高通的晶片做為其中高端產品的線的主打。

同時在物聯網、通信等領域,高通也是有著很深的積累。

不過隨著國家對於信息安全的越來越重視,大力發展國產集成電路產品,大力扶植「中國芯」,而這也使得高通作為一個美國晶片廠商想要進一步拿下政府等對於信息安全更為敏感的市場將會變得十分困難。

同樣,微軟也面臨的類似的問題。

因此,微軟於2016年9月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中國電科)共同創建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北京神州網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C&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致力於開發符合中國信息化戰略、安全可控的作業系統,為中國政府和關鍵基礎設施領域的國有企業用戶提供技術先進、安全可控的軟體及服務。

日前微軟也正式推出了中國政府版的Win10系統。

因此,與中國的手機晶片廠商合作成立合資公司,則成為了高通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的一個重要的手段。

而聯芯科技的母公司是國企大唐電信,其本身擁有著強大的政府關係背景,這也是高通所看重的。

另外,聯芯此前主攻的是低端市場,而高通則主要定位於中高端市場,所以雙方的合作還將會產生一定互補的效應。

聯芯或將幫助高通進一步打開低端智慧型手機晶片市場。

對於聯芯來說,此前其在智慧型手機市場一直是不溫不火,產品主要也是主打低端市場。

雖然,在2015年小米與聯芯合作,推出了基於LC1860的紅米2A,這款產品一炮而紅,並實現了超千萬台的銷量。

但是自此之後,聯芯在手機市場並無作為,出貨也很少,而現在小米也推出了自己的手機處理器澎湃S1(雖然也採用了聯芯的技術)。

因此,聯芯想要重新回歸手機市場,那麼與高通合作自然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畢竟在手機晶片研發實力和技術上,高通都有著非常強大的優勢。

另外高通還擁有強大的專利庫,而這也或將幫助聯芯進一步打開廣闊的海外市場。

作者:芯智訊-浪客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多乾貨、爆料、獨家觀點,歡迎訂閱芯智訊

官方微信公眾號:芯智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成立合資公司 高通意在拓展中低端手機晶片市場

建廣資產、聯芯科技、美國高通,以及智路資本共同簽署協議成立合資公司——瓴盛科技(貴州)有限公司。合資公司註冊在貴州貴安新區,將專注於針對在中國設計和銷售的、面向大眾市場的智慧型手機晶片組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