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灘登陸」的時代——華為5G之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 | Eyck

一場科技戰役正在上演:5G爭奪戰。

阿根廷當地時間12月1日,中美就貿易戰達成「不升級貿易對抗共識」。

然而,好景不長,不久傳出華為CFO孟晚舟在加拿大遭逮捕的消息,意料之中的「幕後黑手」便是美國。

加拿大政府官方發布消息稱,應美方要求已逮捕華為財務長孟晚舟。

美方給出理由為孟晚舟「涉嫌違反美國對伊朗的貿易制裁。

就美方針對華為近期的一系列舉動,不得不讓人聯想到當初對中興的制裁。

同年4月16日晚,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稱,美國政府在未來7年內禁止中興通訊向美國企業購買敏感產品。

此後中興通訊公告稱,受拒絕令影響,公司主要經營活動已無法進行。

是什麼讓美方對我國兩大通訊企業採取如此激進的制裁措施,事件背後,各方一致指向「5G」!

5G作為2018年最火爆的話題為人們所熟知,2018年以來,華為也一改往日低調的態度,頻頻以5G發聲。

那麼,5G究竟能為社會帶來怎樣的變化?華為在5G時代又將扮演怎樣的角色?

「5G海嘯」 席捲全球

說起5G,很多人會單純的理解為4G網絡的升級換代,但事實並非如此。

4G開啟了移動終端的互聯時代,智慧型手機替代老舊落後的「磚頭機」。

如今,一部智慧型手機便可解決生活工作上的絕大部分溝通與信息傳輸。

那5G是什麼?

5G網絡是移動通訊技術的下一個重要發展階段。

它將為客戶提供更快的數據連接,並為新工業應用開闢道路,「智能城市」在5G時代將會成為現實。

簡而言之,5G是4G的下一個發展階段,其改變不僅局限在傳輸速度(5G峰值理論傳輸速度可達每秒10Gb,相較4G網絡速度快數百倍)躍遷,主要目標是讓終端用戶始終處於聯網狀態。

5G時代所支持的設備遠遠不止智慧型手機——智能手錶、健身腕帶、智能家庭設備等全部可以實現,使設備可以在任何場景下精確地服務於使用者。

總體來看,5G的優勢體現在它的3大應用場景:增強移動寬頻(eMBB)、超可靠低延時(URLLC)和海量機器設備通信(mMTC)

也就是說5G可以帶給用戶更高的寬頻速率、更低更可靠的時間延遲以及更大容量的「萬物」網絡連接。

高通CEO莫倫科夫這樣說,「5G是一種全新的網絡,它能為大量設備提供支持。

5G的誕生與電力或汽車同等重要,它將對經濟和社會產生深遠影響


由此可見,5G時代將開啟「智能生活」的大門,甚至再一次對社會產生顛覆性的變化。

5G究竟重要在哪?5G之爭又是在爭什麼?

1G打電話,2G聊QQ,3G刷微博,4G看視頻,那麼5G的想像空間是什麼?

從1G到4G,最大的進步是速率的提升以及穩定性、安全性等指標性能的完善,而5G最大的改變就是實現從人與人之間的通信,走向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通信,實現萬物互聯,使「物」更好的服務於人

5G對社會的重要性是基於其深度與社會各行各業,以及人們的生活工作密切融合,在某種程度上說,未來人人都將活在5G網絡上,生活、學習和工作,工廠在上面生產,政府在上面實現管理和提供服務,因此,對5G網絡的掌握對於一個不想受制於人、希望長遠發展的國家來說是極其重要

不光是關係到高額的專利費(以目前的標準,每出售一部智慧型手機,設備商都需向通訊標準的制定方繳納高達4%的專利使用費),更在於國家安全和發展的主動權。

另一方面,據科學家的研究表明,目前5G網絡所實現的通訊速度已基本接近人類可發現用於通訊傳播介質材料最高速度的物理極限,這也就意味著,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5G網絡格局將很難被打破,所以無論對於企業或是國家而言,若想立足於未來,5G的踏板無疑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5G的影響力如此之大,各大企業甚至國家都在不竭餘力的爭奪5G時代的話語權。

那麼,拿下5G的標準,制定5G遊戲規則,重要性可想而知。

我們所謂的5G 標準的較量,其「實質」就在於信道編碼之爭

目前可供5G選擇的編碼方案只有3種:1、美國高通為首主推的LDPC技術;2、中國華為為首主推的Polar技術;3、歐洲法國企業為首主推的Turbo。

2018 年6 月14 日,第五代移動通信(5G)獨立組網標準正式凍結,這意味著5G 完成了第一階段全功能標準化工作。

5G第一階段標準實現了對「增強移動寬頻(eMBB)」和「低時延高可靠物聯網(URLLC)」兩種重要場景的支持,基本上實現了所有5G 的新特性和新能力,雖然離完整的5G 標準還有一定的距離,但已經是能夠真正面向商用的5G 標準了。

而完整的5G標準要等到2019年12月才能完成。

其中,「增強移動寬頻(eMBB)」場景的網絡接口協議早在2016年凍結的非獨立組網的5G標準中已經進行了明確——由高通主推的LDPC 碼被採納為5G eMBB 場景的數據信道的數據信道編碼;華為主推的Polar 碼被採納為5G eMBB 場景的控制信道編碼方案。

為何華為能在眾多競爭者中成為唯一能與高通抗衡的對手?

從2006年開始,華為已投入6億多美元研發5g技術,這體現出華為具有極高的戰略眼光,華為取得目前這樣的成就實屬不易。

華為實力不容小覷

華為5G的布局究竟體現在哪些方面?在未來的5G時代,其技術、設備和終端應用又處於何種地位?

華為作為標準制定的領跑者,提及華為的5G技術實力,就不得不從Polar Code(極化碼)說起。

華為在5G Polar Code中的聲明專利中占據了49.5%,高居居第一位,排在其後的是愛立信,聲明專利數量占總數的25.2%,其他的像高通、LG、因特爾等占比只有個位數。

說起極化碼(Polar Code),便要追溯到10年前在2008年國際資訊理論ISIT上,土耳其教授阿里坎首先提出「信道極化」的概念,基於該理論,他給出了一種嶄新的信道編碼方法,並將其命名為「Polar Code」。

09年,華為開始研究5G解決方案,並於2010年開始接觸到阿里坎的極化代碼理論,彼時極化代碼是一個相當年輕的理論,沒有誰能夠預測該理論的可行性,但是華為堅定極化碼作為優秀信道編碼技術的潛力,在阿里坎研究的基礎上,斥資數十億美元,豪賭並不成熟的極化碼理論。

如果把5G通信比作一座大廈,波形和編碼相當於地基和承重結構。

華為研發的新波形技術F-OFDM(可變子載波帶寬的接入波形)已獲得3GPP標準組織的認可,成為全球統一的5G混合新波形技術標準;在新編碼方面,3GPP選擇了華為提出的Polar Code(極化碼)作為5G 增強型移動寬頻場景(eMBB)控制信道的編碼方案,擊敗了廣泛使用的歐洲Turbo碼和美洲LDCP碼,以壓倒性優勢贏得5G標準投票中控制信道國際標準,成為5G標準制定引領者之一。

10年過後,在2018年12月19日華為的聲明中稱,「華為是目前行業內唯一能提供端到端5G全系統的廠商「。

(5G產業鏈圖,來自光大證券研究所《5G:元年開啟,萬物互聯——5G系列深度報告之一》)

具體來說,在5G的產業鏈上,華為可以提供通訊的主設備、光模塊,以及終端設備的晶片,並且在5G協議的制定上,華為主導的Polar成為「控制信道」的短碼標準,也是首次有中國公司進入了基礎通信框架協議領域。

主設備包括天線、路由器、交換機、modem、無線AP,無線網橋,無線網卡,無線避雷器等。

移動運營商買了天線之後架起來才可以發射信號,變成所謂的通訊基站,手機才能夠收到信號。

當下主設備行業,華為、愛立信、諾基亞、中興四分天下,根據四家主設備廠商2017年年報數據,華為2017年運營商業務收入達2978億元,諾基亞達1806億元,愛立信達1014億元,中興通訊達638億元(數據來自光大證券研究所),華為處於首位。

華為作為一家通訊技術廠家,同樣負責通訊標準和通訊晶片的研發。

如果通訊設備是整個通訊行業的肉體,那麼通訊標準和通訊晶片則相當於通訊行業的骨骼。

通訊標準可以理解為設備之間通訊的「語言」,只有都按照同一種語言,全世界的通訊設備才能夠正常運轉。

合適的「語言」會讓信息的傳遞更加可靠和迅速,所以3G、4G和5G時代都有不一樣的通訊協議。

在通訊協議方面,高通作為行業的老前輩,幾乎整個3G、4G的通訊標準都由其壟斷。

在今年著名的信道編碼之爭上,高通LDPC最終拿下了「數據信道方案」的5G長碼和短碼標準,主導了5G標準;華為Polar則拿下「控制信道」的短碼標準,成為首個進入基礎通信框架協議領域的中國公司。

眾所周知華為還是一家手機生產商,手機也是其未來在5G時代主要發力的方向。

目前,高通最早推出了驍龍X50數據機,最新發布的855可外掛X50,支持5G網絡。

華為也設計出了麒麟980晶片留有5G通訊基帶接口,可外掛基帶。

據傳,華為下一代麒麟990將會採用內置5G晶片,技術上更為先進。

預計商用時間為2019年,屆時將與採用高通晶片的三星、小米、OPPO、vivo等爭搶5G手機首發權。

在5G整體標準專利上,華為也是實力強勁。

據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檢索結果,截至今年6月,由華為、愛立信、三星等10家企業聲明5G標準專利達5401族。

在5G新空口領域,華為以1481項聲明專利(占比28.90%)占據排名第一。

在5G新核心網領域,全球目前僅有三家企業聲明持有相關標準專利。

其中,華為以214族(占比77.26%)聲明專利位居榜首。

整體來說,在通信協議和專利方面,華為主導了Polar「控制信道」的短碼標準,5G的新空口領域還是新核心網領域,專利均屬第一;終端設備上,華為也推出了麒麟980,支持5G通訊。

也就是說,華為在5G的相關部署上,在多個環節都有涉獵。

通訊業3大老牌勁旅各施所長

5G時代可謂中、美、歐「三足鼎立」,除華為之外,高通、諾基亞、愛立信三隻通訊行業的老牌勁旅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也可說是大施拳腳。

那麼,華為的對手如今究竟在做些什麼?

談及移動通信領域,高通當之無愧的巨頭。

通過3G、4G的積累,高通在移動通信技術研發在有深厚的基礎,這是行業內公認的。

5G標準中,高通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高通的合作夥伴眾多,目前已和19個手機製造商及18個運營商達成合作關係,並計劃在明年向全球手機引入X50(支持5G通訊晶片)基帶。

高通5G終端上已經有了充足的技術積累,不僅限於數據機,還包括射頻、天線等重要部分。

也就是說,高通會向行業內貢獻一個強大的解決方案,聯合更多的製造企業和運營商共同推動5G發展。

作為同樣是移動通信領域最傳統的企業——愛立信,很長時間占據了系統設備老大的位置。

面向5G依然雄風不減。

目前世界各地,移動通信網絡有大量的網絡是愛立信建設,對於這些網絡愛立信最為了解,幫助現有網絡進行平滑地升級,低成本、高品質的過渡到5G。

提起通信行業的終端設備,就不得不想到諾基亞。

雖然大部分人對於諾基亞的認知還停留在手機,但其實諾基亞網絡一直是全球範圍內的一支勁旅。

如今的諾基亞網絡是由諾亞亞、西門子、阿爾卡特、朗訊、上海貝爾等世界通信業知名企業合併而來。

在5G方面,諾基亞的小基站在諾基亞行業領先的LTE小基站組合的基礎上進行了擴展。

全新的5G室內外小基站設計緊湊且易於部署,是5G宏網絡的重要補充。

對手大施拳腳,華為壯志難酬

過去的2018年,華為在不斷地利用「5G」發聲,先是在8月份發布了支持5G通訊功能的麒麟980手機晶片,並初步計劃於2019年4月推出面向消費市場的5G手機;相對於其他手機廠商要看高通的「臉色」而言,華為的自研自發仿佛占得了先機。

然而,對於目前較為早期的5G市場來說,相比較5G手機、晶片的推出,拿下運營商的5G訂單才是各大5G「勢力」的兵家必爭之地,同樣對於華為來說「搶」下全球範圍內各大運營商的5G訂單,可謂是勢在必行

2018年7月,美國運營商Verizon宣布牽手愛立信和三星,與2018年第四季度包括洛杉磯在內的4個美國城市推出固網5G服務,並預計在2019年第一季度推出移動5G服務。

同月,另一個美國運營商T-Mobile也宣布與諾基亞簽下了一筆35億美元的5G網絡設備供貨協議,計劃從2019年開始部署5G網絡,於2020年實現全國覆蓋。

同樣是在7月,中國移動宣布與諾基亞簽訂10億歐元框架協議,雙方將在5G方面達成戰略合作,還包括雲計算以及大數據等服務領域(但事後闢謠稱與諾基亞簽的合同是現有4G網絡升級,跟5G沒有關係)。

在競爭對手大師拳腳的同時,華為種種境遇卻顯得壯志未酬。

8月,華為澳大利亞分公司在其官方Twitter發布消息稱,已被澳大利亞政府通知,禁止華為成為澳大利亞5G網絡設備提供商。

9月,印度《經濟時報》的報導稱,印度電信部(DoT)疑似傳出禁止中興以及華為通訊參加印度的5G用例試驗與合作。

11月,紐西蘭電信公司Spark New Zealand 表示,紐西蘭通訊安全局已否決該公司使用華為5G設備的申請,理由是構成國家安全風險。

12月,英國電信的一名發言人指出,英國電信的核心5G網絡競標也有意剔除華為,並且華為的3G/4G網絡設備也將被逐步移出英國市場。

截止到目前,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以及紐西蘭等國家的電信運營商皆傳出對華為5G的禁令,都是以影響國家安全為由,將華為排除在5G競標的範圍之外。

國際聲音助華為澄清封殺謠言

2018年,多國傳出禁用華為5G設備、技術的信息;中興晶片事件餘波尚未消散,然而作為通訊領域的巨頭,華為是否會成為下一個被「制裁」的對象。

那麼,在各種消息輿論背後,華為5G設備是否真的被禁,華為的5G實力又究竟如何呢?

硬實力才是華為回擊謠言最好的武器。

2018年12月21日消息,韓國當地媒體稱,韓國通訊公司LG副會長河炫會公開表示,計劃通過國際公認的檢驗標準,正面消除韓國社會對中國企業華為5G設備安全問題的疑慮。

據韓國《亞洲日報》網站20日報導,19日,河炫會在懇談會上表示,目前華為為全世界170多個國家提供設備,至今還沒有哪個國家針對設備提出過安全問題。

河炫會說,華為已經向西班牙政府申請對設備進行國際共同評價標準(CC)認證,從設備的原始碼到各種技術資料都正在接受檢驗,預計明年上半年結束。

不僅如此,《印度時報》18日也報導,印度電信局秘書向華為發出參加5G測試的邀請,並稱讚華為在印度發展電信行業,這使得早前傳出的印度禁止華為5G設備的謠言不攻自破。

19日,針對華為5G的相關報導,華為官方也在華為「心聲社區」發布情況說明稱,部分報導與事實不符,或被錯誤解讀。

華為表示,目前,華為在德國的業務一切正常,表示正積極參與法國各運營商的5G建設;在日本,正積極參與運營商的5G標書答覆和實驗局測試;紐西蘭政府雖對運營商提交的5G方案有不同意見,但監管流程尚未走完,客戶均表示與政府繼續斡旋,與華為合作保持不變。

此外,華為還透露,截止目前,已經獲得25個5G商用合同,並與全球50多個商業夥伴簽署合作協議,5G基站商用發貨數量也已經超過10,000個。

2019年上半年,華為將發布搭載5G晶片的5G智慧型手機,並將在2019年下半年實現規模商用。

「5G」背後的國力之爭

華為作為全球最大電信設備供應商之一,再被眾多國家地區禁止的背後都藏著一個「影子」——美國。

2018年11月22日,《華爾街日報》稱,美國正試圖動員盟友避免採購華為設備,針對部分大量使用華為設備的國家,包括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美國官員已與當地相關部門接觸,告知他們美方認為使用華為設備存在網絡安全風險。

報導還稱,對於棄用中國設備的國家,美國在考慮對他們的電信業發展增加資金支持。

11月29日,英國《金融時報》引述官員表示,美方向英德傳遞的明確信息是,英國和德國作為美國的關鍵盟友,必須在線上通信領域保障各自電信網絡和供應鏈的安全。

由此,英德政府對華為的態度都越來越謹慎。

從國家層面來看,5G已經成為了各國政府所密切關注的重點。

目前,中國、美國、韓國作為第一陣營,將會率先迎來5G時代。

由此,2018年以來美方已經連續推出了針對中國高科技行業、公司,中國籍在美高科技從業者的限制政策。

而華為無疑也成為了美國及其盟友間的眾矢之的。

5G技術被認為不僅僅是下一代移動通訊技術,而是將傳統產業數字化、雲化、AI化的關鍵技術,是高質量可用的物聯網、車聯網、VR、智慧家庭、智慧城市的前提。

更是關乎未來國家安全、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

目前5G的全球爭戰已經白熱化,2019年將會是關鍵的一年,也是5G第一段衝刺賽的終點。

華為的5G之路,任重道遠。

● ● ●

本文由 Morketing整理髮布

申請轉載請在文末留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1G到5G之爭:一部30年驚心動魄的移動通信史

曾經的移動通信設備商,有阿爾卡特、愛立信、華為、LG、朗訊、摩托羅拉、北電、 諾基亞、富士通、西門子、NEC、 三星、中興….十多家巨頭林立,如今只剩下華為、愛立信、諾基亞和中興四大主流玩家,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