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F放棄7nm及後續製程研發:尖端工藝太燒錢,不如繼續沉迷14nm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GF(GlobalFoundries,格羅方德),此前曾是AMD自家的半導體工廠,後由於AMD資金問題而拆分獨立,被中東土豪穆巴達拉投資公司收入囊中。

一直以來,GF、三星和台積電都是晶圓代工廠中擁有尖端工藝的三駕馬車,雷鋒網此前的文章中,也曾介紹過GF在7nm製程節點的部署情況。

然而就在三星和台積電的7nm工藝以臨陣待發時,GF突然決定退群不玩了。

雷鋒網消息,GF昨天公布了一項重要的戰略轉變,決定停止在7nm工藝技術的所有工作及後續製程的研發,與AMD和IBM重新談判其WSA和IP相關交易,並裁員5%。

今後GF將專注於為新興高增長市場的客戶提供專業的製造工藝,包括射頻晶片和嵌入式存儲晶片等低功耗領域。

GF的CTO Gary Patton稱,GF本有望在今年第四季度使用7nm工藝生產出客戶的首批晶片,但「幾周前」公司決定實施激烈的戰略轉變。

他強調,做出該決定並非是GF遇到了重大技術問題,而是對其7nm平台以及財務問題的商業考慮。

諸事不順的GF

雖然Gary Patton稱停止7nm工藝的開發並非遇到了重大技術問題,但回顧GF近幾年的情況,Gary Patton這種說法頗有些欲蓋彌彰之嫌。

即便是GF如今乃至接下來賴以生存的14/12nm工藝,相比隔壁台積電的16nm FF也要差一大截。

2016年底,AMD推出了堪稱「鹹魚翻身」的Ryzen銳龍處理器,同頻性能大跨步追平了Intel。

然而受制於GF 14nm製程的電氣性能,Ryzen能衝擊的最高頻率大幅低於Intel處理器:7系酷睿的睿頻頻率高達4.5GHz,超頻「基本盤」高達4.8GHz甚至5GHz,而Ryzen卻只能睿頻到4.1GHz,超頻則普遍止步於4.2GHz。

巨大的頻率差距讓Ryzen在玩家圈裡吃了不小的虧,即便二代銳龍換用了GF 12nm製程也沒能改變這一點。

8系酷睿在Intel 14nm++工藝的加持下已經開始「保5.2GHz爭5.5GHz」,Ryzen 2還在4.4GHz前徘徊。

近幾日逐漸開始有AMD三代銳龍可能換用台積電7nm工藝的消息留出,AMD的股價居然一個星期內上漲了35%。

而就在昨天AMD宣布所有7納米產品都交由台積電代工後,玩家群體甚至顯示出一幅普天同慶奔走相告的態勢。

要知道GF此前曾是AMD自家的半導體工廠,拆分後也為AMD代工生產過數代CPU和GPU產品,一直被稱為AMD的「女友」,如今出現這樣的市場情況,GF在14nm工藝上的劣勢可見一斑。

到了7nm階段,GF的進展依然不算順利。

2016年9月首次公布其名為7LP的7nm平台時,GF曾表示將於2018年初開始使用該技術進行處理器的風險量產,這意味著第一批晶片應該在此之前就試產完畢。

但當GF在2018年6月詳細介紹7nm工藝時,又表示「預計將在2018年下半年開始批量生產」,這就意味著想要在第四季度如期產出首批晶片已經幾乎不可能了。

7nm實在太燒錢

儘管GF的7nm工藝在量產方面落後於台積電,但其製造工藝本身並沒有問題,這一決定背後有著更深層次的經濟原因。

據雷鋒網了解,GF的前任CEO Sanjay Jha未能夠讓公司盈利,新任CEO的主要任務是增加GF的銷售額,提高公司的整體效率,並確保其路線圖的執行。

此前,Sunjay Jha為滿足GF傳統客戶AMD的需求,並確保公司能與其他晶圓代工廠競爭,他讓GF獲取了三星的14nm製造技術。

這一策略成功的使GF獲得了許多新客戶,半導體晶圓的銷售額也從2013年的41.21億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61.76億美元。

為了確保GF能夠與三星和台積電進行長期競爭,Sunjay Jha從IBM獲得了智慧財產權和開發團隊,並投入數十億美元開發7LP平台。

雷鋒網曾經在的文章中分析過,GF的7LP將從7nm DUV開始,隨後再使用EUV光刻進行兩次升級疊代。

在7LP平台的發展中,GF將面臨兩個問題。

首先如果GF使用初代7nm DUV製造工藝開始生產,需要先期解決所有問題,並為客戶提供未來7nm EUV甚至5nm和3nm工藝的路線圖。

其次,開發尖端工藝技術非常昂貴,每個新節點都需要數十億美元的投資。

為了防止高昂的研發成本推高晶片價格,晶圓代工廠需要生產更多的晶片以攤薄研發成本,這就需要增加建廠(100億美元+)或者為現有晶圓廠擴容(200億美元+)。

而GF月產能達到60K的晶元廠只有Fab 8一個,這使得其7nm晶片的成本難以做低,並將在與其它代工廠的競爭中處於劣勢,除非GF犧牲利潤率來為成本填坑。

最關鍵的是,過去的十年里GF已經在尖端工藝領域砸進去了200多億美元,而其所有者Mubadala的CEO Khaldoon Al Mubarak在今年早些時候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說,Mubadala的投資文化是「積累資產然後維持資產」,他們並不希望繼續砸錢搞尖端研發以期有朝一日能實現盈利,只希望GF能購儘快止損。

GF的CTO Gary Patton也承認,公司從未計劃成為7nm晶片的領先生產商,相反他們看到各種新興設備的設計人員越來越多地採用其14/12nm工藝,Fab 8晶圓廠長期處於飽和狀態,沒有更多精力來更替到7LP平台。

因此GF決定完全轉向專注於新興高增長市場的工藝技術,這一戰略轉變使其能夠減少研發支出,減緩新設備的採購,減少5%的勞動力負擔,並可以避免與其他晶圓代工廠直接競爭。

下一步計劃

隨著7LP的取消,GF也基本上凍結了之後5nm和3nm工藝節點的研發。

雖然GF將與全球IBM製造技術聯盟繼續合作至今年年底,但AMD的首個7nm產品Zen2架構處理器從一開始就是為TSMC的7nm FF工藝而設計,而GF的其他主要客戶卻對7nm這種尖端工藝並沒有什麼需求,因而GF並不確定是否有必要繼續投資研發尖端工藝。

GF表示,未來將繼續與IMEC(Interuniversity Microelectronics Centre,微電子研究中心)合作,IMEC致力於更廣泛的技術,將有助於GF即將推出的專業製造工藝。

上面已經提到,GF將採取多方面的收入和盈利戰略,包括針對將在5G時代出現的各種需求擴展其14/12nm平台、繼續發展FD-SOI(全耗盡絕緣矽)平台、剝離其ASIC開發業務,以及其他一些事情。

此前,為幫助客戶開發各種SoC,GF建立了ASIC解決方案部門。

除了常規的PDK(工藝開發套件)、各種設計庫、接口等必要的東西之外,ASIC還提供晶片設計、方法、測試和封裝團隊的支持。

為了讓該部門能保持並擴大業務合作,GF將它拆分成一個獨立部門,並使其能夠與其他晶圓代工廠進行合作。

GF名為14LPP的14nm製造工藝最初是為移動SoC和其他一些晶片而設計的,使用了多達13個金屬層和9T庫。

而後GF基於14LPP工藝設計了兩種變體,其中14HP製造工藝專為IBM開發,以電晶體密度為代價換取更高的性能,使用了多達17個金屬層和12T庫;12LP製造工藝則可用於包括AMD CPU、車用晶片等其他領域,使用了13個金屬層和7.5T庫,相比14LPP,能耗比可提高10%,晶片面積可減少15%。

GF將在未來基於14納米節點提供更廣泛的技術,目前已確認其未來FinFET技術的主要市場為射頻晶片和嵌入式存儲晶片等低功耗領域。

GF還將利用其在7nm製造工藝上的一些研發經驗,繼續優化其14/12nm製造工藝,以提供增強的性能和更高的電晶體密度(以降低成本),不過目前Gary Patton不願透露任何實際目標。

據雷鋒網了解,現有的射頻解決方案仍在使用非常落後的工藝製造,如果GF可以成功將RF功能集成到基於FinFET的晶片中,將比現有的射頻解決方案有顯著優勢。

且除常規射頻功能外,GF還計劃在晶片中加入毫米波無線電功能,而將FinFET技術用於嵌入式存儲晶片的製造也尚屬於世界首次。

目前,使用FinFET技術的射頻晶片和嵌入式存儲晶片仍處於探索階段,GF仍在組建新的開發團隊,這些項目將最快於2020年落實,並於2021年進入大規模量產階段,但在2019年至2020年期間,AMD會降低對14/12nm工藝的需求量,這顯然將減少GF的收入和利潤。

除了開發基於FinFET技術的專業製造工藝外,GF還將繼續投資其基於FDX品牌的FD-SOI平台,如22FDX和12FDX。

Gary Patton沒有提前公布FD-SOI製造工藝的任何新版本,但明確表示FDX對GF仍然非常重要,因為GF和三星是唯二可以提供此技術的晶元代工廠。

而對於購置並安裝在Fab 8晶圓廠中的兩台ASML Twinscan NXE EUV光刻機,GF尚未作出任何決定,據悉GF希望通過諮詢ASML來決定其未來用途。

從理論上講,GF可以利用它們加速原型製作,但由於它們需要特殊處理,因此如果不能用於大規模量產的話,白養著這麼兩台「大爺」並不是一個好主意。

總結

一直以來,GF、三星和台積電都是晶圓代工廠中擁有尖端工藝的三駕馬車,隨著GF的退出,三星和台積電將成為唯二的選擇。

對於GF來說,此舉有利有弊。

根據Gartner的調查結果,即便到2022年,使用12nm及更先進工藝製造的晶片也將獲得大部分半導體行業收入。

通過退出在尖端工藝領域的競爭,GF憑藉為特定客戶量身定製的專業製造工藝,可以更好地避免直接與三星和台積電競爭,並可以降低研發成本,將EUV工廠的建造時間推延至2020年以後。

雖然看到GF離開尖端工藝領域令人遺憾,但顯而易見的是,GF在與三星和台積電的競賽中表現出的弱勢,讓管理層不願意繼續承擔風險。

因此,發展提供專業製造工藝可能是GF更好,甚至是唯一的選擇。

而關於GF如何開發和管理多項新製造工藝,以及是否能招攬足夠多的新業務訂單填補AMD「移情別戀」可能造成的Fab 8產能空虛,尚需要一些時間來觀察。

附:GF新聞稿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真的了解中芯國際?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自天風電子,如您覺得不合適,請與我們聯繫,謝謝。晶圓代工廠是半導體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也是我國台灣和歐美企業所擅長的領域,但在中芯國際等企業的努力下,中國大陸的代工產業也...

未來Foundry廠的業務更加複雜多變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自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如您覺得不合適,請與我們聯繫,謝謝。在動盪的商業環境中,矽晶圓代工業在2017年的一些細分市場預計將穩步增長。與過去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