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華為PK三星差在哪,趕超還需多少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眾所周知,華為近日發布了2018年年報,從年報數據來看,華為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同比增長了19.5%,營收達到了7212億,這也是華為營收首次過1000億美元。

不過成績固然可喜但華為營收與三星電子尚有較大差距,趕超之路仍漫漫。

總營收:華為僅為三星電子一半

華為發展到現在已經走過了31個年頭。

財報顯示,華為2018年總收入7212億元(約合1070億美元),同比增長19.5%,凈利潤593億元,同比增長25.1%,也是國內首家年營收破千億美元的硬體公司。

與之相比,中國的BAT三家網際網路公司,阿里巴巴2018年的營收為2502.66億元,百度為1038.77億元,騰訊3126.94億元,這三家的營業收入加起來共計6668.37億元,也就是說華為的營收已經超過了BAT的總和。

不過,與三星電子相比,華為的營收可謂小巫見大巫。

三星電子2018全年營收243.77萬億韓元(1.44萬億元),同比增長1.7%,利潤為58.59萬億韓元(3460億元),同比增長5.24%,利潤率為24.03%。

對比來看,2018年,華為營收是三星電子一半,凈利潤是三星電子的六分之一。

兩者之間仍然存在較大差距。

業務構成:華為三星互有優勢

在華為的年報中,華為的營收主要由消費者業務、運營商業務和企業業務構成。

消費者業務第一次超過了歷史悠久的運營商業務,成為華為收入增長的第一支柱,消費者業務的營業收入為348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5.1%。

其次是運營商業務,華為的運營商業務即傳統的通訊設備業務,營業收入為2940億元,不過數額跟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3%,自2016年來,已經觸及天花板兩年幾乎陷入停滯。

還有一個是企業業務,這個業務在華為的營業收入中僅占10.3%,跟去年同期相比有了23.8%的增長,實現銷售收入744億元人民幣。

在企業業務領域,華為提供雲計算、大數據、AI、物聯網、融合通信等技術及數據中心、全快閃記憶體、WiFi等產品。

華為的財報里公布了各業務的收入,但只提供了總的利潤,並沒有提供各業務的利潤情況。

再來說說三星電子的年報,營收主要由半導體、面板、移動通信和消費電子構成。

其中:

半導體業務第四季度的綜合收入為18.75萬億韓元,營業利潤為7.77萬億韓元。

半導體業務占到了三星電子收入的29.65%,利潤占到了71.04%。

顯示面板業務第四季度的綜合收入為9.17萬億韓元,營業利潤為0.97萬億韓元。

面板業務占到了三星電子收入的14.6%,利潤占到了9%。

信息技術和移動通信部門(IM)在2018年第四季度中獲得了23.32萬億韓元的營業額和1.51萬億韓元的營業利潤。

信息技術和移動通訊部門占到了三星收入的37.05%,利潤占到了13.66%。

消費電子部門綜合收入為11.79萬億韓元,營業利潤為0.68萬億韓元。

消費電子部門收入占到了三星電子收入的18.7%,利潤占到了6.3%。


手機業務:華為出貨量逼近三星

手機領域是華為和三星交鋒最為激烈的領域,三星是絕對的霸主,華為也超越蘋果上升為世界第二大手機商。


財報顯示,從華為和三星對比最鮮明的手機業務來看,2017年三星手機全球出貨量3.177億部,華為手機全球出貨量是1.53億部,三星手機出貨量是華為的兩倍多。

不過,2018年,三星去年銷售2.923億台,增長為負數,華為是2.06億台,增速達到45.1%,天花板在哪仍然無法預測。

而華為手機的銷量,也證明了華為這幾年的突飛猛進:

2012年,3200萬(包括功能機);

2013年,5200萬(包括功能機);

2014年,7500萬;

2015年,1.06億;

2016年,1.31億;

2017年,1.53億;

2018年,2.06億!

華為P30系列首批備貨超500萬台,並且後續還會增加1600萬台的產量,預計出貨量為2100萬台。

從這個單品數量來看,目標直指全球第一。

華為余承東也在微博表示,今年華為、榮耀很可能成為全球第一廠商,華為要做到單品牌第一,而榮耀國內前二,全球前四。

不過,從銷量和收入,我們再算到手機的平均售價,三星去年銷售2.923億台,華為是2.06億台,這樣算下來三星的均價是2033元,華為為1693元,這代表著高端市場還是三星居多,華為占領的以低端市場為多。

此外,華為手機與三星相比,三星在手機上是全產業鏈,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而華為的在螢幕、存儲等核心元器件上甚至受制於三星,即便是麒麟處理器至今也無法自己生產,這也是國內廠商的通病。

研發投入:華為第五三星第一

華為和三星作為全球頗具實力的科技企業,都在研發上投入了極大的財力。

近日歐盟委員會在官網發布了《2018年歐盟工業研發投資排名》,其中2018年三星電子的研發投入是134.37億歐元,世界第一,華為113.34億歐元世界第五。

不過,華為2018年銷售收入7212億,研發費用占其比重14.1%,這個比例已經超過了三星。

數據顯示,近十年華為的研發費用達到了4800億元。

特別是5G市場上,華為投入了巨額的研發經費。

截至今年3月,華為在全世界已經和超過30個國家簽訂了5G商用合同,在世界各國建立40000多個5G基站。

如今全球5G萬億市場大門已經開啟,華為作為專利數量最多的通訊設備商,5G業務未來帶來的營收增長將非常可觀。

未來:華為多久能趕上三星

不可否認,華為不管是營收,還是利潤,或者手機業務的銷量都落後於三星,但兩者的差距在逐漸縮小。

從上圖可以看出來,2013年時,華為營收僅是三星四分之一,但到2018年時,華為的營收已經是三星的一半了。

這5年間,三星可以說基本在原地踏步,除了2017年,由於晶片需求旺盛,三星增長率達到16%之外,其他年份的增長率均低於5.6%。

與之相比,華為最近五年則高歌猛進,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了25.7%。

華為僅僅用五年時間便抹平了四分之一的營收差距。

更為重要的是華為正在向三星的腹地發起進攻。

內存也是晶片的一種,根據三星2018年的業績報表顯示,2018年三星半導體營收86.29萬億韓元,其中內存營收為72.38萬億韓元,兌換成人民幣分別為5207億和4368億人民幣。

2018年,華為海思公司的收入接近76億美元,略低於聯發科的78億美元。

按照銷售收入,華為海思已經成長為大陸第一大晶片設計企業,而業內的估測顯示,2019年,華為海思有望超越聯發科,成為亞洲最大晶片設計公司。

伴隨著華為在技術上的厚積薄發,華為的利潤也會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在3月31日舉行的2019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談到了華為至今沒有上市的原因,他表示,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任正非的核心理念是要投資未來。

華為目前在很多基礎研究上走到了前面,包括5G大量使用的新技術,顯然華為已經瞄住了下一個投資周期。

在財報中,輪值董事長郭平提到了「堡壘很容易從內部攻破,堡壘也最容易從外部加強」。

隨著5G大規模商用,華為的運營商業務將回暖,消費者業務將繼續保持增長勢頭。

此消彼長,可能過不了幾年,華為就能超過三星了。

(小青桔)

更多科技生活相關信息,請關注公眾號「曉說通信」(ID:txxxbwz)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數說Q2財報三星電子全產業鏈再突圍

在業界開始質疑三星業績時,三星卻用數據給予了最好的回應。三星電子近日公布第二季度財報。根據最新財報數據顯示,三星電子第二季度營收48.52萬億韓元,環比增長3%,營業利潤6.9萬億韓元,環比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