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和郭台銘為什麼都騙你說電商將消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馬雲在去年十月的雲棲大會上語出驚人,他說:「電商將會消失,從明年開始阿里將不再提及。

」眼下,電商還沒如馬雲所言般消失,而阿里巴巴卻真的不再提及電商二字了,「新零售」取而代之。

如我們所見,電商平台年中大促戰今年如期上演,除了一套新的話術體系看上去什麼都沒變。

可是要說真的什麼都沒變也不準確,不再提電商二字對阿里巴巴這樣一家以電商為核心業務的企業來說就是最大的變化。

阿里巴巴的商業版圖早已突破了電商的邊界,成為一家涵蓋電商、媒體、娛樂、旅遊、金融、雲計算等眾多業務的商業帝國。

但它的問題在於,在電商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往往掩蓋了其他業務的光芒,導致阿里的企業形象被嚴重標籤化。

阿里首席技術官張建鋒就曾公開表示:「過去18年來阿里巴巴的商業做得太成功,掩蓋了技術的光芒。

」年初阿里啟動一項野心勃勃的NASA計劃,但阿里要想在未來20年轉型成為一家技術型的企業,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去電商化,逐步撕下電商的標籤,讓以技術為代表的其他業務嶄露頭角。

馬雲說電商將會消失,在我看來更多地流露出對阿里巴巴去電商化的訴求。

電商不會真的消失,但電商的基礎設施和運作模式會在新技術驅動下發生新的改變。

所以說馬雲在這件事上實際上「騙」了我們,讓很多不明就裡的創業者一時間摸不清頭腦,畢竟大佬的話在很多人眼中分量十足,有時往往被盲目地當做商業教條和創業準則。

實際上馬雲在這件事上還算厚道,富士康的總裁郭台銘最近也聲稱未來電商平台將會消失就顯得有些別有用心了,多多少少還有些酸葡萄心理。

為什麼這麼說?先看郭台銘原話是這麼說的。

「我覺得實體經濟將來是用戶端跟用戶端或者用戶端跟製造端,或者農業生產直接跟消費者端,會分成各種各類。

電子商務平台可能會變成歷史。

富士康的核心業務是代加工,這一點眾所周知,富士康在產業鏈中長期扮演的角色就是郭台銘口中的「製造端」。

但富士康不甘於做一家代工廠為他人作嫁衣裳,這些年做了很多嘗試。

比如推出自有品牌的手機。

再比如,在2013年還曾推出專注3C數碼產品的電商平台富連網。

把自己製造的產品直接放到自己的電商平台富連網上賣,大概是富士康最美麗的願望。

但這個願望最終未能如郭台銘所願,電商領域的大部分流量今天仍然集中在阿里系的淘寶、天貓,還有以3C業務起家的京東手上。

所以說郭台銘的話里多少帶著些酸葡萄心理。

電商平台的本質是什麼?答案是中介,是消費者與製造商之間達成交易的中間環節。

中介模式在商業社會成型以來就沒有消失過,將來也不會消失。

環顧四周,你幾乎找不到任何一件直接從製造商那裡購買來的商品,而是大多數來自經銷商和零售商。

為什麼?製造商的目的就是將商品銷售到市場上,所以不可能完全自銷而拒絕其他帶有中介性質的經銷商和零售商的採購需求。

自產自銷完全沒有中間環節的模式有嗎?當然有,只不過很難做大規模,或者自產自銷本身就說明了企業仍處在一個很小規模的階段,尚不具備支持經銷商大規模採購的能力。

郭台銘說未來的實體經濟是用戶端跟製造端(對接),顯然是其非常理想化的一種願望,根本經不起推敲。

在利益面前,任何一家製造商都不會拒絕大宗的中介採購,而只做C端消費者的生意。

實際上在大眾消費品市場,去中介化的確是一種趨勢,很多智慧型手機品牌也都在加強自主銷售渠道建設,但為了銷售渠道的最大化,沒有任何一個品牌會放棄與電商平台渠道的合作。

這恰恰也能夠說明電商平台的最大價值,就是作為品牌自有渠道之外的重要銷售渠道。

純粹的自產自銷模式只要一天不實現——事實上這也是不可能的,本質上作為中介的電商平台就不會消失。

郭台銘說電商平台未來將會消失,和馬雲一樣,他也「騙」了我們,但郭台銘的不厚道之處在於,富士康2013年就上線了電商平台富連網,可郭台銘卻說他很久以前就不看好電子商務。

如果富連網做成功了,恐怕他今天就不會這麼說了。

大佬的話也有虛有實,得自己分辨著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那些年,郭台銘和富士康追求過的「白富美」

去年剛成功收購了諾基亞和夏普的富士康,近日又加入了針對東芝快閃記憶體的「搶親大戰」。富士康董事長郭台銘似乎急切要擺脫全球第一大代工廠「廠長」的名號,要從「幕後」走向「台前」,摘掉「血汗工廠」的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