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元器件漲價潮背後的「巨頭」市場 國產「破局」尚需時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圖為江波龍董事長蔡華波 每經記者 劉玲 攝

從2016年第三季度開始,以SSD(固態硬碟)為代表,包括內存條、優盤甚至快閃記憶體卡在內的整個內存行業,開始逐漸漲價。

進入2017年後,漲價的勢頭並沒有停止,整個存儲行業反而出現新一輪的大幅漲價潮。

存儲元器件的漲價,市場普遍認為是「市場需求量增大」。

不過還有業內聲音指出,還有三星、海力士、美光等市場巨頭紛紛「默契」轉換製程,這導致出貨量降低、價格猛漲。

對此,2018年6月,中國反壟斷機構啟動了對三星(Samsung)、海力士(SKhynix)、美光(Micron)三家企業的立案調查。

在漲價潮背後,也折射出國內內存廠商競爭劣勢的現實。

9月19日,在中國快閃記憶體市場主辦的中國快閃記憶體市場峰會(CFMS2018)後,《每日經濟新聞》對慧榮科技總經理苟嘉章、江波龍電子董事長蔡華波、江波龍電子高級副總裁王景陽進行專訪,一起探討了存儲技術發展、存儲產業市場新契機、國內廠商崛起等話題。

三大存儲巨頭市場占有率達95.4%

在2017年存儲元器件漲價潮中,以一款常用的某品牌內存條為例,最高售價達899元,相比上一年上漲了近3倍,被網友調侃為「年度最佳理財產品」。

存儲元器件的漲價便是受到需求端和供給端的雙重擠壓。

在需求端,智慧型手機、筆記本、平板電腦等設備不斷向大容量邁進,再加上出貨量增加,導致內存顆粒稀缺。

但是,在供給端,2017年三星、東芝、美光、海力士等主要的內存大廠都開始進行製程轉換,將主要產能從2D NAND製程轉向生產3D NAND,2D NAND快閃記憶體顆粒產能便隨之下滑。

縱觀全球範圍內NAND快閃記憶體顆粒的廠商,數量很多,但能夠有市場定價能力的只有六家,它們分別是三星、東芝(Toshiba)、英特爾(Intel)、海力士、美光和閃迪(SanDisk)。

另有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三星、海力士、美光三家存儲晶片廠商在DRAM產業的市場占有率分別為44.9%、27.9%及22.6%,合計占比95.4%,可謂是「三足鼎立」。

對此,江波龍電子高級副總裁王景陽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各個廠商在製程的切換過程中,3D NAND量產嚴重不足,良率過低,而2D NAND產能也在下滑,這種局面造成去年內存都面臨缺貨的狀況,供不應求也導致內存價格的上漲。

江波龍電子董事長蔡華波提到,目前SSD(固態硬碟)價格已經回落到健康水平。

目前,240G的SSD產品銷售價格低於30美金。

SSD價格下降對江波龍是有利的,原廠有基本的運營成本,跌價的時候公司會獲得更多的業務機會,把自身的吞吐量做好,改善渠道。

蔡華波還表示:「現在,flash在手機、PC上的需求量都越來越高,但是內存的需求量卻沒有增長,去年的手機是4GB,今年還是4GB。

在製程方面,從二十多納米到十幾納米,所以內存價格還是會下跌的。

國產存儲晶片開始崛起

快閃記憶體市場資訊總經理邰煒在演講中提到,預計2018年全球半導體存儲市場規模將達1500億美金,其中NAND Flash將超過570億美金,而中國消耗了全球產能的32%,這意味著中國目前仍是全球存儲產業的重要市場。

在日韓美內存廠商占據主導地位,我國存儲元器件需求不斷增加的背景下,若國產晶片一直處於「受制於人」的尷尬局面,存儲器晶片將一直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痛點」。

對此,慧榮科技總經理苟嘉章表示:「現在國內存儲廠商技術也不斷進步,有長江存儲、晉華、長鑫等為代表的企業研發進展順利,未來將可以逐步緩解國內在存儲器晶片上長期高度依賴進口的境地。

圖為慧榮科技總經理苟嘉章 每經記者 劉玲 攝

以長江存儲為例,其3D技術從9層開始,到32層,再到64層試片成功,持續投入3D技術研發,目前武漢存儲基地將在2019年進入量產,原本計劃的是一個10萬片產能的平面一層工廠,如今產能可到15萬片。

作為國內存儲設備龍頭企業的江波龍電子,也在不斷追趕,不斷加大技術投入和產品創新,其收購了美光旗下的高端消費存儲品牌Lexar(雷克沙),布局高端市場。

另外,將聯合產業夥伴在中山建立存儲高端封測廠,為國內外客戶提供高性能的存儲解決方案。

那麼,國產存儲晶片打破日韓美主導格局還要多久?

蔡華波表示,打破日韓美的主導格局還需要時間。

目前國家希望存儲產業良性發展、分工發展,不希望「亂」,長江存儲發展3D NAND,長鑫做Mobile DRAM、晉華則發展PC DRAM,所以這些國內存儲晶片廠商需要時間去追趕日韓美那些巨頭。

王景陽亦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三家巨頭占據了大部分內存市場,市場價格就基本已經定了格局,所以現在要看國內廠商在2019年有沒有一個大的起色,我相信這個市場總體來講2~3年會打破這個局面。

每日經濟新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存儲晶片三巨頭是否合謀操縱市場?

5月31日,中國反壟斷機構派出多個工作小組,分別對三星、海力士、美光三家公司位於北京、上海、深圳的辦公室展開「突擊調查」和現場取證,標誌著中國反壟斷機構正式對三家企業展開立案調查。目前,三星已經...

內存銷售額創紀錄背後的喜與憂

根據IC Insights的最新數據顯示,DRAM和NAND這兩種內存類型的銷售額在今年將創下歷史新高。但是故事的主角已然不是本該作為中流砥柱的技術,而是價格。當手機廠商供應鏈缺貨的消息一波波接...

半導體行業觀察:DRAM與NAND將持續漲價

在即將過去的2016年,半導體行業風起雲湧,經歷多次併購案的半導體行業依舊活力十足,無論是誰都信心滿滿的期待著來年。高通併購恩智浦、軟銀收購ARM等事件都足夠讓人瞠目,除了半導體代工和架構設計之...

紅利結束!2018年開始DRAM價格將下崩

近日,小米、魅族、樂視等多家手機廠商相繼宣布為其手機產品調價,漲幅從幾十元到近千元不等。此期間,存儲晶片也迎來了一波「漲價潮」。據統計,第1季DRAM報價較去年第4季上漲26%,更較去年同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