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爾定律」真的不行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摩爾定律是由英特爾(Intel)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Gordon Moore)提出來的。

其內容為: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

換言之,每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將每隔18個月翻兩倍以上。

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術進步的速度。

摩爾定律在發現後的40多年裡產生了巨大影響,但隨著3D晶片等技術的耗盡,美物理學家加來道雄稱該定律將在10年內崩潰。

近日,「摩爾定律」這條已經有五十年歷史的著名定律再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在剛剛結束的NVIDIA GTC CHINA 2017大會上,一向作風凌厲的黃仁勛直接懟起了摩爾定律:「摩爾定律已經終結,設計人員無法再創造出可以實現更高指令集並行級並行性的CPU ,電晶體數每年增長50%,但CPU的性能每年只增長10%。

」黃仁勛說,現在電晶體無法變得越來越小,CPU的設計者也無法再通過增加電晶體的數量來增加計算能力,也就無法再進一步推動CPU性能提升了。

那麼,摩爾定律真的不行了麼?

英特爾:摩爾定律依然有效

英特爾高級院士、製程架構與集成總監Mark Bohr則指出,英特爾14 nm和10 nm上採用的超微縮技術遠遠優於傳統的微縮技術,這讓新工藝的晶片獲得了更高的邏輯電晶體密度。

據Mark Bohr介紹,從90nm的應變矽技術、45nm的High-K金屬柵技術、32nm的自校準通道技術、22nm的FinFET電晶體技術,再到14nm和10nm的超微縮技術,英特爾在重要的製程創新方面領先整個行業至少三年。

9月26日,當身著黑色皮衣的黃仁勛登上講台,歡呼聲四起,擁簇者雲集,這位NVIDIA創始人有著極高的人氣。

當然,開懟摩爾定律並不是黃仁勛的主要目的,他希望傳達的是,GPU正在崛起,深度學習、大數據和GPU計算的結合引爆了AI革命。

合作:阿里巴巴、騰訊、百度都已經在各自雲服務中使用NVIDIA Volta GPU;華為、浪潮和聯想已經採用NVIDIA基於HGX的GPU伺服器;京東由NVIDIA Jetson超級計算平台提供技術支持,且運行TensorRT以實現導航和無人送貨,科大訊飛也採用了NVIDIA TensorRT平台。

NVIDIA還和海康威視、大華、華為、阿里巴巴進行智慧城市方面的合作;NVIDIA DRIVER自動駕駛開放平台已經被145家自動駕駛初創平台採用。

儘管黃仁勛一直炮轟摩爾定律和CPU,極力表現GPU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絕對優勢,黃仁勛並不認為GPU將會取代CPU。

在GTC會後的媒體溝通會上,黃仁勛表示,在隨後的10到15年,GPU不會替代CPU,它是攜手和CPU共同工作的,這也是為什麼NVIDAI將GPU稱之為加速器。

「CPU是通用型的,什麼場景都可以適用,但是GPU在一些專門的問題上是能量非常大的,它的性能要比CPU超過10倍、50倍甚至百倍。

因此,黃仁勛認為,最完美的架構是把萬事皆能的CPU再加上在某些重大計算方面非常有能量的GPU。

「NVIDIA的決定是什麼呢?我們不會做那些每一次好一點點的通用性的處理器,而是要做在一些專門的領域,性能極好的處理器。

在對待CPU這件事情上,黃仁勛正如很多人對他的評價一樣,好鬥,但是理智。

  本質上,摩爾定律是一門經濟學的現象,物理學尤其是半導體工業是摩爾定律的基礎,引領了經濟學的競爭。

事實上,摩爾定律雖然是Intel的內部「規章制度」,但50年了,Intel基本執行摩爾定律的每一個字眼,實在不容易,也體現出Intel強大得讓人髮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AI時代,50餘年「摩爾定律」已經走向窮途?

有一條定律,它並非是物理和自然法,卻曾經在數十年的時間裡,成為IT界人人皆知的法則,這就是「摩爾定律」。這條定律,講的是「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

英特爾10nm終於露面了,順便帶出了小弟22FFL

作為全球半導體行業多年的老大,英特爾(Intel)在製造工藝技術層面無疑是具有統治力的。但市場變化風起雲湧,即使是行業老大,也有跟不上趟的時候。面對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壓力在不斷增加,再不能像十幾...

英偉達公司CEO:摩爾定律已死

英偉達公司CEO黃仁勛終於說出了人們憋在心中許久的結論——摩爾定律已死,而這一論斷亦使其成為首位作此評價的主流半導體廠商掌門人。摩爾定律得名自英特爾公司創始人Gordon Moore(戈登-摩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