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發生逆轉,美國公司果然主動登門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雖然任正非一直強調美國的制裁對華為沒有影響,但他上個月的一個表態已經充分表明了美國那片市場對於華為的吸引力,以及華為正在承受的前所未有的壓力。

9月10日,馬雲正式退休的那一天,任正非也宣布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在接受《經濟學人》雜誌採訪的時候,他表示:可以向西方國家企業出售華為5G的技術。

為什麼要出售?

任正非的說法是:製造一個能在5G上與華為競爭的對手。

但筆者以為,華為的5G目前並非沒有競爭對手,愛立信、諾基亞的5G市場份額與華為都不分伯仲,技術上也是各有所長。

即使華為獨領風騷,如果只是為了製造一個競爭對手,也不一定非要選擇西方國家的公司,本土選手可以,日本、韓國也合適,可能這個西方公司有所特指,美國企業或是主要目標。

任正非也曾預言:

「我們覺得這一家公司應該是美國公司,因為歐洲有自己的5G,韓國和日本也有自己的東西,美國現在缺了這個東西,我們應該獨家許可給美國公司」

為什麼想要賣給美國企業呢?

原因很簡單,如果美國公司買了華為的5G技術,自然而然美國本土的5G項目也就會採用該公司的方案,這相當於華為至少間接把自己的技術賣進了美國市場,模式上挺像中國家電企業在海外做貼牌。

另外,既然美國都可以使用的5G方案,它自己也就不會再以安全為藉口,到處去呼籲自己的同盟們拒絕使用華為,無形中也化解了華為所面對的市場封鎖困境。

再次,美國對於5G一直不服氣,但技術上確實落後了很多,任正非的說法是可以買斷,包括所有的源碼、協議、專利等,那麼如果美國真的買了過去,大家就站在了相同的起跑線上,自然就加強了其後續研發的信心。

中國古話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如果美國成為5G裡面的主要玩家之一,也將在很大程度上保障這個市場的良性發展,無論是華為還是其它企業都將是受益者。

當然,華為對美國採取開放的態度,最重要的目的還是換取美國供應鏈對華為的開放,雖然華為有備胎計劃,但備胎畢竟是備胎,正如任正非所說,有輪胎可用誰願意用備胎呢。

而且,華為關於5G晶片、鴻蒙作業系統的對外信息公布氣場是在減弱的,或許低調的任正非是有意為之,但實際狀況如何業內人是心知肚明的,中國消費者的熱情救不了華為,任正非也承認,業績的支撐來自於國內的同情。

最後才是任正非所說的製造一個競爭對手,就像當年的思科、摩托羅拉,它們對於華為的成長和壯大都起到了巨大的刺激作用。

可以說,任正非的這一招先手,讓川普始料未及,在中國人長期的文化中崇尚的是「一招鮮,吃遍天」,但任正非卻表現出了西方企業都不及的豁達和開放,這無論在輿論還是道義上,都占據了制高點。

以德報怨,剩下的,就等著看美國那邊怎麼出招了。

近日,事情發生逆轉,美國公司果然主動登門了。

據路透社報導,華為高級副總裁、候補董事彭博10月18日透露,美國有幾家電信公司對華為的5G技術出售表示了興趣,已主動接洽開始了早期的談判。

彭博表示,目前雙方談話才進行了幾周,還沒有談到細節層面,也沒有簽署任何協議,只是強調,即使買了華為的技術轉移,之後持續的研發投入也是非常昂貴的。

言外之意,華為5G技術打包賣價肯定不低,要買的企業先衡量自己的資金實力,不過,這些年來,華為在5G上投入的資金也著實不少,高達數十億美元。

從美國目前的情況來看,有公司主動出擊試探也是正常的,美國是全球最大的電信市場之一,5G是它繞不過去的一個檻,拒絕了華為,只能用愛立信、諾基亞,這兩家可不是一般的貴,美國電信運營商心裡跟明鏡似的。

當然,不管美國的企業買不買華為的5G技術,華為也不太可能直接做美國市場的生意,即使曾經有思科、摩托羅拉的時候,華為也沒能進入美國電信市場。

但就像前面所說,或許可以用賣5G的「曲線救國」的方式改變劇情,值得期待的是,任正非或將就此敲開美國的大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華為 5G:美國的「酸檸檬」

【CSDN編者按】儘管川普不希望與中國科技公司開展業務,但美國公司卻無法生產出同樣的無線設備。雖然美國一直在圍堵華為,但是華為5G,卻的的確確在技術上領先美國。那麼,為什麼是中國?為什麼是華為?...

看了外媒眼中的華為,才知道華為多麼強大

前言:2018年,對華為來說,危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真的到了任正非所說的冬天。針對目前華為的困境,作者選取了許多外媒對華為的看法以及對此事件的態度,包括BBC、英國衛報、CNN、美國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