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tal inCloud成為數字化轉型「加速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未來,手錶、路燈等任何物品都可以數字化,數據已經成為新的「石油」;原來的硬體商業模式正在消失不見,軟體定義的世界正在來臨,最終構建起全聯接的世界。

——未來學家Robert Tercek

今天,不僅是電信行業,各行各業都已踏上數字化之路。

電信運營商正在向數字業務使能者(DigitalBusinessEnabler)的角色轉型。

——TM Forum(電信管理論壇)副CEO、首席數字戰略官Nik

近日,在華為舉辦的主題為「加速數字化轉型之路」的2015創新轉型峰會上,上述精彩觀點博得了陣陣掌聲。

然而,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全球的電信運營商已就數字化轉型達成了共識,但實現路徑卻充滿了不確定性。

那麼,究竟如何才能加快數字化轉型進程呢?答案的關鍵,也許就是華為此次發布的「Digital inCloud Program 2015-2016」計劃中所倡導的數字生態理念。

變革:

數字生態系統構建勢在必行

「在數字化時代,價值鏈已不再是傳統的鏈狀結構,而是複雜的網狀結構。

一場從以自我為中心(ego-system)的系統到構建合作共贏的生態系統(eco-system)的變革正在進行」, Nik Willetts如是說。

當前,數字化的浪潮正在引發各行各業的變革。

這正如華為電信軟體部副總裁、CTO車海平在峰會致辭中所說,面對複雜多變的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趨勢,企業的形態、組織和架構,以及在數字社會中的角色也面臨著重新定義;在這個變革的潮流中,不僅運營商,其他行業也都希望能夠使用、藉助數字化的技術,提升運營效率,將自身的資產和能力與數字社會聯接,為最終客戶提供豐富便捷的數字化業務和服務。

「在數字經濟中,價值將由合作夥伴以及聯合運營來創造。

」Nik Willetts強調。

與此相應,只有成為數字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參與者才能夠共享數字盛宴。

車海平指出,作為「全聯接」的一分子,作為「信息」創造和傳遞的一分子,單一的企業已越來越難獨立完成商業活動。

從「API經濟」的典型商業案例,如google、亞馬遜、twitter的實踐中看到,開放API帶來了產業變化和價值轉移,發展生態成為企業的必然選擇。

從市場需求看,快速提供跨界的解決方案已形成核心競爭力,商業價值向應用與快速適配用戶轉移。

從產業機會看,我們正處於服務和實體經濟數字化的窗口開啟期,需要更多獨特的聯接需求和ICT開放發展生態,共同把握數字化轉型的新機會窗。

數字生態系統的構建,其實給運營商提供了很多機會。

而轉型為數字業務的使能者,將是電信運營商把握數字化機遇的關鍵所在,也是越來越多的電信運營商變革的主旋律。

目前,得益於數字生態系統、工業4.0、產業網際網路的廣泛探索和實踐,數字化轉型正在向縱深發展。

挑戰:

運營商能力對接合作夥伴訴求

在全新的數字生態系統中,合作夥伴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電信運營商數字化能力必須實現與合作夥伴訴求的對接,才能夠實現開放共贏。

在數字化時代,電信運營商與合作夥伴之間的關係前所未有地親密。

「以網絡資產為基礎,圍繞客戶資產來經營,運營商才有可能成為數字經濟價值鏈的聚合者和數字化網絡的運營者;合作夥伴充分藉助運營商的網絡資產和客戶資產,才能更有效地實現跨界的發展和業務變革。

」車海平強調。

然而,無論對於電信運營商而言還是合作夥伴而言,都面臨著一系列新的挑戰。

一方面,電信運營商要成為數字業務的使能者,就必須獲取一系列的「新技能」。

首先,必須確立核心能力。

對此,華為數字業務產品線副總裁曹一鳴認為,電信運營商需要在基礎管道能力之外,發揮用戶資源、網絡資源以及基於用戶和網絡產生的數據資源的價值;其次,需要跨國界的合作夥伴和生態鏈;最後,優化內部服務流程和商業流程,使其符合數字化專業業務要求。

另一方面,從這個數字產業的角度來看,合作夥伴的新需求相應帶來了新挑戰。

曹一鳴指出,在數字化時代,合作夥伴的需求多為碎片化和多樣化,需要統一平台對接,而目前電信運營商提供的API接口種類繁多。

例如,現網存在10種以上的信息類API接口、12種語音API接口……與此同時,合作夥伴並不滿足於實現與單一運營商的能力對接,在其獲取商業成功的目的下,跨運營商的對接成為必然要求。

針對上述挑戰,華為在2015創新轉型峰會上發布了Digital inCloud Program 2015-2016計劃。

該計劃旨在通過聯接全球運營商和合作夥伴,建立全球化的數字生態系統,幫助運營商聚合全球夥伴的高質量數字業務和服務,同時整合、開放電信能力。

針對Digital inCloud的價值,曹一鳴形象地將其描述為「架起合作夥伴與電信運營商之間的橋樑」。

應對:

Digital InCloud高效聚合產業鏈

在數字化時代,電信運營商作為數字業務和運營的使能者,藉助Digital inCloud這座橋樑,就可以讓來自合作夥伴的創新業務以更快的速度抵達用戶,而商業模式可以是2C,也可以是2B。

作為橋樑,Digital inCloud的「一頭」為運營商引入全球合作夥伴,提供優質合作夥伴業務,加速運營商能力變現;「另一頭」則通過電信能力雲服務聚合全球運營商電信能力,如運營商支付、消息通知、語音及雲呼叫中心、業務運營分析等,為合作夥伴提供一站式服務,實現一點接入,全球可達。

曹一鳴透露,2016年華為電信能力雲服務將完成全球300家以上運營商的能力聚合。

值得注意的是,Digital inCloud Program 2015-2016計劃正式發布前,Digital inCloud 已經在今年6月進行了試商用。

據曹一鳴介紹,試商用基於不同的電信能力取得了不同的進展。

例如,在計費方面,聚合了全球70家運營商的能力,「無論是什麼樣的商業流程,都轉變成統一的SDK,面向合作夥伴」;在通信能力方面,如消息和語音,實現了100家運營商的能力開放。

曹一鳴特彆強調,通信能力不僅指傳統的連接部分,還包括基於控制域的服務,如安全、號碼轉換等。

Digital inCloud還憑藉其提供的快速拓展市場的機會,正在吸引來一大批合作夥伴。

其中,全球結算系統,無疑是加速合作夥伴實現國際化的「利器」。

目前,華為已經提供了歐元、美元以及人民幣的全球結算系統,讓合作夥伴能夠以比以往快過數倍的速度獲取收益。

此外,據曹一鳴介紹,華為目前在中國已經與OTT合作夥伴在遊戲領域就計費能力展開了深度合作;在通信能力方面,已經與阿里巴巴在電商領域展開合作,並與微軟正式發布了office365;在印尼、馬來西亞,華為與本地化的電商服務公司展開計費和通信能力的合作……據悉,華為的北向合作夥伴今年年底將達到200家,通信能力合作夥伴將達50家左右。

曹一鳴表示:「希望明年基於電信域的調用次數能夠達到10億次,充分使能合作夥伴,產生良好的客戶服務效果。

此外,為了加速創新,華為的Digital inCloud Program 2015-2016計劃還包括了全球業務創新雲GSIC——面向全球合作夥伴,提供基於電信能力的企業業務創新和孵化環境,堪稱「創新孵化器」。

曹一鳴表示,GSIC高度聚焦於利用電信能力孵化新業務;過去,電信運營商提供的業務和應用,只是對能力的簡單加工;現在,通過GSIC推動,就能創新出不可限量的業務和應用,涵蓋金融、健康、家庭、教育、零售等各行各業。

事實上,GSIC上已經湧現出了許多高質量的創新應用,基於電信能力實現的企業應用就超過了100個。

而為了加速聚合與服務合作夥伴,華為還在此次峰會上發布了inTouch合作夥伴服務體系2.0,實現了簽約、業務上線、分發、結算、服務質量管理等核心服務能力升級。

2016年,inTouch合作夥伴計劃將聚合4000+合作夥伴,為80+運營商提供350K+數字業務。

其中,華為建立和共享的多方位分發渠道,將是最吸引合作夥伴的地方。

據曹一鳴介紹,目前華為在全球提供了20億的連接數,建立起了華為自己的應用商店,共享運營商的在線渠道,這些都將有助於創新應用快速走向用戶。

綜上所述,在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電信能力的開放、合作夥伴的聚合、數字生態圈的構建,最終將成就WIN-WIN的商業模式。

事實上,作為先行者,華為2014年已助力印尼XL在DM(Digital Merchant)項目中實現VAS業務的收入翻番;在2015年印尼Indosat VAS MCP(Smart Partner Project)項目中,實現VAS業務收入增長35%+。

而這一切,只是開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