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連發ARM伺服器晶片 生態建設還需時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兩個月內,華為接連發布了兩款7nm晶片,分別是鯤鵬920和Hi1620,這兩款晶片均採用了ARM架構,並應用於伺服器。

近兩個月內,華為接連發布了兩款7nm晶片,分別是鯤鵬920和Hi1620,這兩款晶片均採用了ARM架構,並應用於伺服器。

與此同時,在2018年12月,華為將伺服器部門升級為智能計算業務部,串聯起來看,華為在為公司的AI升級鞏固基本功。

升級為計算部門,簡單來理解就是硬體部門升級為硬體加軟體的組合。

其間一個根本性的改變就是,以前單純面向算力,現在是將算力和算法整合成為計算系統。

而算力和算法是插入智能世界的兩個楔子,晶片就承載著算力的強弱。

這也延續了華為在2018年提出的AI戰略,硬體設備、算力、算法都在逐步升級。

可以看出華為還是通過穩紮穩打的路徑,不冒進,以良好的產品體系進行整體性創新。

對比國際巨頭,這更像是蘋果式創新,而不是谷歌式創新。

值得注意的是,華為最近才開始高調推出ARM架構的伺服器晶片,而在伺服器晶片領域,英特爾占據九成以上的份額,處於霸主地位,華為也一直和英特爾緊密合作。

ARM架構則是該市場的一大挑戰者,華為、亞馬遜自研ARM晶片也給英特爾帶來壓力。

儘管ARM的競爭勢頭不可小覷,但是生態上還沒能和英特爾的X86架構扳手腕。

AI時代的智能計算

「計算產業正在發生急劇的變化。

」華為智能計算業務部總裁邱隆此前談道,「原來由摩爾定律驅動的計算產業,面對爆髮式的計算需求無以為繼,人工智慧給計算產業帶來了四個重大挑戰。

這四大挑戰分別是:一、算力供應嚴重不平衡,稀缺而且昂貴;二、很多傳統行業對部署的場景要求高,環境惡劣多變;三、雲邊的數據無法協同和互通;四、專業技術要求門檻高,專業人才短缺。

因此,目前人工智慧只在少數幾個行業得到普及,比如網際網路、公共安全等,而企業的AI滲透率只有4%。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華為的答案是,通過晶片來提升算力,通過工程能力進行部署,雲邊協同實現數據互通,然後通過一體化解決方案來降低人工智慧使用的門檻,建設AI生態。

在這一系列方案中,最底層的晶片是核心驅動,近期的鯤鵬920和Hi1620最受關注。

目前晶片的客戶主要還是華為自身,華為同時推出基於鯤鵬920的TaiShan系列伺服器產品。

根據華為方面的介紹,鯤鵬920能以更低功耗為數據中心提供更強性能。

參數上,鯤鵬920主頻可達2.6GHz,單晶片可支持64核。

該晶片集成8通道DDR4,集成100G RoCE乙太網卡功能,提高了系統集成度。

而Hi1620是華為首款7nm 數據中心ARM處理器,8通道內存,支持PCIe 4.0與CCIX。

關於華為的ARM處理器晶片,此前就在業界傳聞已久,2013年華為就發布了最初款Hi1610,2014年的Hi1612是ARM64位CPU,2016年的Hi1616是首顆支持多路的ARM處理器,2019年又迎來Hi1620和鯤鵬920。

再看一下搭載了晶片的終端伺服器市場。

根據集邦諮詢半導體研究中心(DRAMeXchange)最新的報告,2018年全球伺服器市場持續成長,預估全年出貨量年增約5%,達到1242萬台。

從品牌廠出貨市占率排名來看,前三名分別為Dell EMC、HPE(含H3C)與Inspur(浪潮),出貨市占率分別為16.7%、15.1%、 7.8%。

第四名是華為,市占率為6.4%,第五名是聯想,占比5.7%。

在穩健的電信運營商標案加持下,華為今年整體出貨動能來到歷史新高,全年增長二成。

若以出貨規劃來看,中國區伺服器需求約占華為整體出貨的七成,其餘則以歐洲車廠與電信運營商的伺服器與數據中心建案(5G、telecom server)為主。

ARM生態建設

各行各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背後都離不開計算能力,最初有專用計算的大型機、小型機,然後進化到通用計算,以x86架構為主流的數據中心得到普及,如今在AI時代,智能計算成為趨勢,巨頭們也欲在AI時代進行新的角力。

但是在伺服器晶片市場上,現在依舊是英特爾x86架構的主場,並且英特爾不對外授權。

除了x86,主流的伺服器晶片架構還包括MIPS、Power和ARM。

其中ARM的生態最為成熟,也成為暗流涌動的勢力。

多年來,高通、英偉達、三星等大廠均嘗試建立ARM生態,但都沒有成功。

同時,不少企業依舊在堅持自研ARM晶片,比如亞馬遜、華為、華芯通等。

那麼ARM的優勢在哪裡?邱隆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說道:「ARM最適應的是什麼?我們手機全部用ARM,手機對應雲端的遊戲應用開發,用ARM自然比X86更好,所以說對ARM的應用,它會找到一些最適合、最高性價比的場景,比如說發揮它綜合的特性,發揮它低能效的特性。

ARM在移動端一騎絕塵,但是在伺服器領域構建生態是難題,有了晶片並不足夠,是否有作業系統和軟體支撐是關鍵,而英特爾有長足的積累。

「其實ARM要真正用起來最大的一個問題是生態,現在來看,今年整個ARM生態進展是比較快的,大家都知道AWS在雲上發布了ARM的實例,這是標誌性的事件。

這樣導致很多開源的軟體,現在主動地在進行ARM的遷移。

」邱隆告訴記者,「第二點,很多伺服器商業軟體公司也開始逐步考慮推出針對ARM內核的作業系統和應用軟體,當然ARM伺服器生態還需要存儲軟體廠家等支持,大家一起共同打造這個生態。

對於ARM生態,華為董事、戰略Marketing總裁徐文偉近日對媒體表示,從2018年到2025年數據量的增長會達到18倍,ARM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會。

英特爾也將和華為保持長期的合作關係,而鯤鵬920及TaiShan伺服器,主要應用於大數據、分布式存儲、ARM原生應用等場景。

多位晶片業內資深人士均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華為所在的ARM派系要挑戰英特爾,還沒有到級別,但是生態在加速構建中。

同時華為等國內晶片公司開發ARM晶片,有助於國內廠商降低對國外晶片供應商的依賴,這也會對英特爾等造成壓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滿足客戶多場景需求 華為讓智能計算無死角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2019年剛剛開始,華為又有了大動作。回想兩周前,華為剛剛舉辦了首屆華為智能計算大會暨中國智能計算業務戰略發布會。在會上,華為宣布在2019年推出全球首個AI管理晶片,內建...

我是隔壁的TaiShan,抓住客戶的痛點

大家好,我是華為最新發布的一款伺服器,型號叫做TaiShan。我們知道你們人類在形容一個人非常出色的時候,會說他是「隔壁別人家的孩子」,按照這個邏輯,我就是你們「隔壁的Taishan"……北京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