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為研發勇士壯行:保持飢餓,撲上去,撕開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2000年,深圳五洲賓館出征將士送行大會,華為老員工對這句「標語」還歷歷在目——那次出征悲情、悲壯,連馬革也沒有,將士們奔赴未知的市場,那裡可能戰火瀰漫。
那次市場將士的誓師大會,走出去是為了活著,頗有風蕭蕭易水寒之感。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太平洋……」大會上,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喊出,是英雄兒女,要挺身而出,奔赴市場最需要的地方。
16年過去了,華為已今非昔比,在電信設備領域,華為從追趕者,到成為行業領頭羊,逐漸攻入無人區;在智慧型手機領域,華為挺進全球前三,並在向更大得目標發起衝擊;在企業業務領域,華為堅持被集成戰略不動搖,被越來越多的客戶接納,生態日漸豐滿。
用任正非的話說,「華為擁有170個國家武裝到牙齒的鐵的隊伍,我們的流程IT已經能支持到單兵作戰。
」但,華為並未停下步子,並未停止內省。
10月28日晚,華為再次擂響出征的戰鼓,2000名研發將士將奔赴到世界各地,投身一線市場打糧食,讓青春的火花,點燃和照亮無愧、無悔的人士。
在這次「出征·磨礪·贏未來」研發將士出征大會 上,華為總裁任正非、董事長孫亞芳、華為三位輪值CEO等眾多高層,為出征勇士壯行。
華為輪值CEO郭平說,「今天,我們是為了搶占未來的戰略高地、為了獲取更大的勝利而出征。
我們這兩千多人將很快和一線的將士們一起,勇敢、光榮地承擔起炸開通向未來的城牆口子的重任。
」
研發大軍是華為值得信賴的核心力量,華為集結這個領域的中高級幹部及專家出征,走上戰場,去理解和感知客戶需求,必將讓華為煥發新的活力。
精神矍鑠的任正非鄉音不改,發表了催人奮進的演說,給出征將士打氣,「不破樓蘭終不還」。
如果說2000年是為現實出征,這次則是為未來出征,沒有悲傷和悲壯,有的是你追我趕,熱血沸騰。
「春江水暖鴨先知,你不下水,怎麼知道天氣變化」。
任正非說,我們要敢於聚焦目標,飽和攻擊,英勇衝鋒。
不惜使用范弗里特彈藥量,對準同一城牆口,數十年持之以恆的攻擊。
敢於在狹義的技術領域,也為人類作出「天氣預報」。
保持飢餓與恐懼
華為成立於1987年,兩萬元起家,在「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環境中成長。
但僅用了20多年時間,便通過「力出一孔,利出一孔」和持續的「密集炮火,飽和攻擊」,迅速崛起為全球領先的通信與信息解決方案供應商。
2016年,在愛立信業績亮起紅燈的情況下,華為逆勢高速增長,上半年營收達2455億元,同比增長40%,預計全年營收將突破800億美元。
華為憑藉技術優勢,建立起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專利申請量全球第一,創新能力位列全球前列。
但,華為並沒有因快速發展而放慢腳步,危機感與恐懼感一直伴隨著華為,可謂誠惶誠恐、如履薄冰。
華為認為,如果掉以輕心,華為內省式的憂患意識,難免就會被業績沖淡。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很多企業的衰落,都是從思想懈怠開始的。
在一次新年致辭中,任正非談到,「歷史上的大企業,一旦過了拐點,進入下滑通道,很少有回頭重整成功的。
」因此,在公司業績一路高歌時,他一直用「冬天」兩字來提醒華為人,必須奔跑得更快些,打得更多糧食,才能心中不慌。
華為有些生不逢時,吃過的苦,只有自己知曉。
早期,國內地盤被西方通信巨頭虎踞龍盤,他們不給華為機會,壓得華為喘不過氣來,只能走出國門覓食,去這些巨頭公司看不上的、戰火紛紛地方求生存。
因為成長環境,華為一直不忘內省。
任正非曾說,「華為人除了艱苦奮鬥還是艱苦奮鬥,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
」
今天,在外界看來,華為成功了,成了中國企業國際化的標杆,同時在IT和CT領域具備不俗實力。
但任正非並不這麼看,在這次研發將士出征大會上,他幾乎沒有談成績,更多地是直面公司的一些薄弱環節,讓華為人為未來奮力拚搏:「我們錯過了語音時代、數據時代,世界的戰略高地我們沒有占據,我們再不能錯過圖像時代。
」
創業難,守業更難,只有知難者不難,在瞬息萬變的科技行業更是如此。
這些年來,倒下的百年巨頭不在少數,包括北電網絡、柯達、諾基亞及黑莓手機等,還有一些跌落萬丈深淵,重組來重組去,也無濟於事。
在信息大爆炸時代,沉迷現狀往往是走上墳墓的開始,惟有惶者才能生存。
正是這種自我批判態度,使得華為能正確認識自己,革除了組織中的惰性。
今年8月15日,任正非「在戰略預備隊建設匯報的講話」指出,華為公司想不死,就要新生,要增強組織的血液循環,給優秀幹部專家賦予新能量,然後走上戰場、承前啟後,英勇奮鬥。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企業是這樣、組織也是這樣,只有不斷更換血液,才能激活組織,促進血液循環,時刻保持飢餓感。
「在當前行業數字化及網絡轉型的時機,我們從研發集結了2000名高級專家及幹部,奔赴戰場,與幾萬名熟悉場景的前線將士,結合在一起,形成一股鐵流,」任正非激勵出征將士,「在機會窗開啟的時間,撲上去,撕開它,縱向發展,橫向擴張。
」
預備隊,見未來
今天,華為的體量已足夠大,但作戰方式也得跟著變。
傳統武器和戰術,不適合大平台精兵作戰。
在任正非眼中,華為要從使用「漢陽造」向駕駛「航母」的現代作戰方式轉變。
這是一個大跨越,而邁過這道坎,僅憑現有的將軍打天下還不夠,必須要在新的機會領域取得突破,這事關華為的未來。
這次華為研發高級幹部出征,是華為預備隊的一次演練,亦是時代的召喚……全聯接蘊含著巨大的機遇,千億美元級的視頻產業,萬億美元級的IT雲轉型市場,以及噴薄而出的物聯網市場,大圖景似乎就在眼前,但如何把大蛋糕吃到嘴裡,顯然又是另外一回事。
「雲化是我們不熟悉的領域,圖像雖然我們領先,但……還沒有建立一支成熟的隊伍。
特別是面對大視頻帶來的流量洪水和更低的時延要求,我們還沒能駕馭。
」任正非沒有迴避這些。
在機會面前,華為需要英雄,需要發揮集體英雄主義,奔赴戰場,攻下新的山頭。
「不能打仗的主官,將會離開崗位,」任正非對戰略預備隊員有很高的期待,戰場是英雄表現的機會,「隨時準備下台,才能不下台。
」
「華為是青紗帳里走出來的,走向世界舞台,還有諸多的短處」。
只有不斷通過管理創新、制度創新和人才創新等,才能保持公司的活力,而人是公司的核心,不能提升員工的競爭力,華為整體核心競爭力就會遇到瓶頸。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
任正非說,大限將至,華為公司想不死就得新生,我們的組織、結構、人才……所有一切都要變化。
拋棄這代人,重新找一代人,這是斷層,歷史證明不可能成功,那麼只有把有經驗的人改造成新新人。
紙上得來終覺淺,沒有實踐,沒有真正的體驗,做不出最好的產品。
華為將大量幹部輸出到前方,一可讓前方幹部產生危機感,努力工作,防止被身邊的人替代;二是給噴涌的新鮮血液晉升機會,促進血液循環。
華為是一個公平競爭的公司,注重為優秀人才創造機會。
「華為每年要破格提拔4000多個員工,以激活奮鬥的力量。
讓優秀人才在最佳時間、最佳角色,作出貢獻。
」 正如華為高管經常在內部隱喻的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熵死現象」,避免華為過早地沉澱和死亡。
戰略預備隊是華為最重要的轉換中介,聚焦未來華為新的架構和運作方式,主要目的是結構改革。
在具體運作思路上,華為研發將每年輸送2000名高中級幹部及專家出征,先到戰略預備隊,然後再派往前線作戰。
華為對戰略預備隊有深思熟慮,不是盲目叫將士們上戰場,倉促上陣,華為採取「先學會打槍,再上戰場作戰」的方法,先讓研發人員去一線適應,通過參加訓練和項目作戰,在戰火中淬鍊,確保培養出一批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則勝的「將軍」。
這是教訓,也是趨勢所迫,在大機遇面前,華為浪費不起時間,用任正非的話說,華為這次不能錯失「占領圖像高地、雲化時代的機會。
」
好的戰略,得有好的方式執行,才能避免戰術走樣。
對出征的研發將士,華為在政策上體現了人性化的一面,在考核上靈活寬容,給他們一定的適應期。
任正非說,「先給他們漲一下職級,升一下薪,再上戰場。
」筆者獲悉,這2000名勇士是過關斬將精選出來的,華為在人才激勵方面是動了真格的,這次出徵人員,都獲得了升級加薪,有人還連升三職。
「未來二三十年,世界會爆發一場巨大的技術革命,這是人類社會五千年不曾有過的,其深度、廣度我們還想像不到。
」 任正非說,華為將向全世界最智慧的大腦開放,包容所有智慧,接納一切新生,加強血液流動,在狹義的技術領域為人類做出「天氣預報」。
從研發中來,到市場中去
華為的文化包括三部分,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長期堅持艱苦奮鬥,堅持自我批判。
對華為而言,為客戶創造價值,永遠是排在第一位的,這也是華為的成功秘訣。
幫客戶賺到錢,自己才有賺錢的基礎。
此次研發將士出征,是為了更好地聆聽客戶、理解客戶、服務客戶,為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
那麼,怎麼才能做到這些呢?只有經過戰火薰陶和洗禮,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響應客戶需求。
市場是沒有硝煙的戰場,這些輸出的人才,經過一線磨礪之後,再回來做產品線的領導,才會鎮得住,才更接地氣。
華為將對研發部門進行大膽換血,激發新生力量。
這與華為主張讓人聽得見炮聲的人呼喚炮火,是一脈相承的。
從全球企業來看,老員工在一個部門、一個位置沉澱太久,遠離市場的硝煙,就很難理解客戶需求,容易脫離實際。
很多企業,內部還會自立山頭,導致公司組織結構的板結,發展成「大企業病」,慢慢腐蝕公司的肌體。
信息大變革時代,知識更新速度快,一些企業連自己的業務都講不清,怎麼去叫客戶相信?其實,這便是研發與市場脫離的結果。
優秀的研發人員,要有敏銳的嗅覺,要身體力行地去感知市場,不疲憊地沖在第一線,真正幫助客戶解決問題,幫助客戶取得商業上的成功,才能體現出價值。
今天,華為肌體強健,所承載的壓力也更大,既需要守住傳統領域的優勢,也需要往更尖端技術領域突破。
這種突破,在家閉門造車不行,需要邁出「象牙塔」,從研發中來,到市場中去,帶來新的思路,挖掘新的戰略機會。
2000年那次市場人員出征,開啟了華為長達16年的繁榮。
而這次出征,對華為意義更為重大,必將載入華為的史冊。
用任正非的話說,完成這一次改革,華為將在世界上真正站起來。
從「青山處處埋忠魂,何須馬革裹屍還」,到「春江水暖鴨先知,不破樓蘭終不還」。
值得信賴的研發大軍出征,將進一步增強華為一線的科技能力和科技反應度,捕獲更多的商機。
戰鼓已擂響,征程已開啟。
文/徐上峰,微信公眾號:上峰說
華為2020年收入超1500億美元底氣何在?看完服了
今年6月份,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的報告提到,華為2020年銷售收入要超過1500億美元。而根據華為2015年的財報顯示,華為年收入608億美元,這意味著未來5年華為要實現900億...
華為公司總裁任正非的傳奇人生
原標題:任正非的傳奇人生:43歲創業 被指是為觀念而戰鬥華為手機登陸歐洲市場。1987年,43歲的任正非集資2.1萬元,在深圳創立了華為公司;次年,任正非出任華為公司總裁。隨後28年間,任正非憑...
任正非:華為三十年大限快到了 想不死就得新生
華為心聲社區官方微信今日發布了任正非8月15日在華為公司內部做的關於戰略預備隊建設匯報的講話。講話內容中提到,華為公司需要組織、結構、人才等所有一切都變化,通過變化使新的東西成長起來。任正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