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小米最快年底進入美國手機市場!華為沒幹成的事情雷軍能搞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年年初,華為因美國運營商「臨陣倒戈」,沒能進入美國智慧型手機市場,不過還有其他廠商想要繼續嘗試進入美國。

小米國際業務主管王翔日上月又表示小米一直都很重視美國市場,目前公司正在「非常謹慎」地構建為美國消費者提供服務的資源。

據外媒報導,在小米今年籌備進行備受矚目的首次公開招股(IPO)之前,該公司將繼續在西方市場進行擴張。

小米董事長兼執行長雷軍今天還表示,小米最快將於今年進入美國智慧型手機市場。

此前有報導稱,小米並未在美國銷售手機,但卻向美國市場提供充電寶這一貨源。

如果該公司想要進軍美國,就要面臨三星和蘋果的激烈競爭,這兩家公司在美國市場占據主導。

中國企業近期在美國市場屢屢碰壁。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中國手機廠商打開美國市場如此之難,可為何小米與華為卻樂此不疲呢?其原因顯然都與國內智能機市場逐漸飽和相關,在國內的增長壓力越來越大。

其次是走高端戰略的需要,美國是目前的經濟文化的中心,在國內市場品牌認可度逐漸提升的情況下,若要走高端市場進一步提升品牌溢價,顯然不能局限於國內市場,必然需要在美國這個全球科技與經濟中心拿下品牌認可度,才能被國際認可。

可是,在國內市場,手機廠商或擅長在線上渠道布局收割紅利,或擅長通過布局線下門店收割二三線、三四線手機市場,而運營商渠道雖然依然重要,但不是最為核心的渠道,而在美國,則情況有所通過,所謂的線上渠道與線下門店優勢在美國市場行不通,而在美國市場,智慧型手機的銷售基本是被運營商所壟斷。

除了要走運營商渠道,小米手機想要在美國市場開賣的壁壘還有專利限制。

儘管同高通簽訂了專利交叉協議,但後者的專利池並不能保證小米在美國市場暢通無阻。

至於所謂的「要真是華為沒進去,小米進去了...」這種情況純屬異想天開。

當然小米和華為在美國市場的共同點都是份額沒有超過1%,刷刷存在感還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