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懷多少錢?回顧這些消亡之後又重返中國市場的品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索尼昨天發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數據顯示,2017年第一財季,索尼營收同比增長15.2%,達到1.858萬億日元。

營業利潤則大漲180.5%,達到1576億日元。

連年虧損的索尼在姨夫的帶領下,剝離了一堆不賺錢的業務,打了個翻身仗。

然而就在同一天,原索尼旗下的個人電腦品牌VAIO在微博上新開了帳號,並發布了第一條微博,宣布將重返中國市場。

在平井一夫的第一個三年中期計劃中,整體市場不斷萎縮的PC業務成了第一個刀下亡魂,2014年2月6日,索尼宣布將VAIO品牌個人電腦業務出售給Japan Industrial Partners Inc。

隨後,VAIO品牌儘管繼續PC業務的同時,宣布進入智慧型手機行業,但無論是銷量還是聲量卻再也無法回到1997年品牌剛剛成立的時候。

VAIO筆記本

如今VAIO筆記本電腦重返市場,微博認證企業為上海常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關於這家公司的公開資料並不多,主營業務包括貨物及技術的進口業務,銷售電腦及配件、通訊器材、智能機器人、電子產品等。

被Japan Industrial Partners Inc這家日本基金公司接盤的VAIO能否重現該系列產品高水準的工業設計以及尖端的技術,至少筆者是悲觀的。

實際上,這些年全球範圍內消費電子領域風雲突變,國內市場更是因為國貨的崛起、價格屠夫的殺入,行業洗牌發生了不止一次。

十年前叱吒風雲的消費電子巨頭,現在不得不賣身其他公司業務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今天咱們就盤點下,這幾年被國產資本收購,如今又重新進攻中國市場的國外巨頭品牌。

芬蘭巨人諾基亞

Nokia N95

始建於1865年的諾基亞,最開始是一家造紙工廠,隨後又開展了橡膠加工業務。

直到19世紀末才進入剛剛萌芽的無線電產業。

直到1960年,時任總裁認為未來電信行業是科技發展的趨勢,於是建立成立了電子部,奠定了後來諾基亞集團在電信業務的基礎。

此時的諾基亞集團已涉及造紙、化工、橡膠、電纜、製藥、天然氣、石油、軍事等多個領域。

諾基亞的第一次危機發生在20世紀90年代,由於涉及過多領域,而傳統製造業利潤有限,諾基亞決定拆分出售傳統業務,只保留諾基亞電子部門。

經歷了兩年分裂的諾基亞,做出了歷史上最重要的戰略選擇。

專注手機和通訊領域的諾基亞發展卻順風順水,由於天時(愛立信上游晶片廠商大火導致產能受限嚴重)地利(摩托羅拉不參與GSM標準定製)人和(塞班系統的推出),從1996年開始,諾基亞便持續了14年的王者之路。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成也塞班敗也塞班,相比大螢幕、應用開發成本更低的iOS和Android,塞班變成了諾基亞的包袱。

一邊是進入Android再也得不到優勢、另一邊是擁抱微軟賭賭明天,曾經的巨頭選擇了後者。

但微軟在手機行業也正如名字一樣,硬不起來,WP的聲量也越來越小直到消亡。

隨後諾基亞與微軟協議到期,前者便再次遭賣身,功能機被富士康旗下的富智康獲得,諾基亞品牌產品服務和移動通信標準核心專利授權則被HMD收走。

HMD的高管團隊雖然都來自諾基亞、微軟的老員工,但實際上HMD的創始人兼董事會主席,則是富士康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兼行政副總裁陳偉良。

也就是說,現在的諾基亞手機背後和富士康脫不了干係。

諾基亞品牌隨後也推出了Nokia 6、Nokia 5等智慧型手機。

而另一場由富士康主導的Nokia N1平板最後卻草草了事,這會成為新Nokia手機的結局麼?

液晶之父夏普

夏普AQUOS電視

自1912年創業以來,夏普已經在世界26個國家,64個地區開展業務。

產品從收音機、電視到微波爐、計算器、太陽能電池、再到液晶顯示器。

不過夏普旗下最著名的,還得說液晶面板。

夏普開發出日本第一台國產電視機,1953年,在電視開播前迅速開展批量化生產。

早在收音機剛開始普及的1931年,卓有遠見地決定著手研究電視機,終於大獲成功,並幫助夏普擺脫戰後混亂與經濟大蕭條引發的公司生死存亡危機。

1970年,公司更名為夏普株式會社,接著早川會長和佐伯社長所領導的新經營體制開始啟動。

加速推進「電子」領域事業化,確立公司未來發展方向,建設「綜合開發中心」。

LED的正式投產以及液晶的開發,也正是這一時期所取得的成果。

在日本的一輪家電普及結束和石油危機後的經濟不景氣、國內需求陷入停滯不前的困境下,夏普推出的「新生活產品戰略」,仍幫助企業實現了銷售額、利潤雙豐收。

1992年,夏普幕張大廈在千葉縣幕張新都心竣工落成。

這可謂是夏普創業80周年的里程碑,21世紀備受矚目的多媒體技術開發部門等入駐夏普幕張大廈。

在泡沫經濟崩潰、經濟處於低迷狀態的形勢下,為了實現新發展,夏普與日本國內外著名企業開展合作。

隨著個人電腦等信息設備的發展,TFT液晶事業也真正實現了壯大。

液晶應用商品不斷擴大。

1998年夏普舉全公司之力開發獨一無二的自有技術,製造新產品,激發新需求。

倡導「獨一無二戰略」,將經營資源集中投向液晶領域,推進「選擇和集中「。

在「液晶電視宣言」的指導下,液晶電視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成功開拓出新市場。

2001年,夏普成功推出彩色液晶電視AQUOS,該年度全球液晶電視市占率超過八成;2003年,夏普是全球液晶電視占有率超過5成的超級霸主。

同時,夏普定位高端的策略讓其2004年推出的第一台45英寸液晶電視報價可高達1.3萬美元;2004年,夏普的營業額是2兆日圓;2006年和2007年度都超過3兆日圓,2007年發表的第一款猶如畫框的壁掛式液晶電視,更是轟動全球。

2001年到2007年這七年間,夏普靠液晶與太陽能這兩大吸金利器賺的盆滿缽滿。

可惜的是,夏普被這種盛況與成績蒙閉了雙眼,未能體察到產業變化及時調整。

因為液晶的成功經驗,讓公司誤以為夏普的電視在世界各地都會熱賣。

夏普沒有想到,在同一時間,中國、韓國等地企業大力發展液晶技術,競爭力迅速提升。

長年只專注技術,不與同業交流的夏普,沒有像樣的未來產品規劃,定價策略全由總部內的「價格委員會」制定,過去因為專攻高階市場,在此時卻成為敗筆,讓夏普產品常出現背離行情的報價。

而此時,來自韓國和台灣的面板廠商已經開始發力標準化液晶面板,夏普此時為了炫技製造了很多非標準化產品,讓其他廠商望而遠之。

而在產品端,索尼BRAVIA液晶電視發布,專注於背光和信號處理,讓索尼開始衝擊夏普的高端市場。

而在隨後的經濟危機中,夏普開始了崩盤。

元氣大傷的夏普再無翻身之力,2016年2月25日,日本夏普召開臨時董事會上表示,決定接受台灣鴻海集團提出的收購方案。

2016年4月2日,台灣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與夏普在日本大阪府堺市召開記者會,正式宣布鴻海以3888億日元的價格收購夏普,換取夏普66%股權,夏普成為鴻海子公司。

2017年3月15日,現任夏普社長戴正吳宣布夏普新動向,稱要在2018年將夏普在日本的液晶電視生產線撤出。

將AQOUS這一品牌的生產交給鴻海精密負責。

富士康接受夏普後,在國內市場動作不小,先是去年年底買70贈60,然後是今年AQUOS重返大陸。

財報也是連續三個月實現盈利。

但在高端市場,再也無法和索尼一較高下,而是一個盲目追求銷量和數據的公司,現在已經負面纏身舉步維艱。

刀鋒戰士摩托羅拉

Motorola V3

曾幾何時,摩托羅拉就是無線通信的代名詞。

車載收音機、全電晶體彩色電視機、微處理器、對講機、尋呼機、大哥大(蜂窩電話)等都曾是它的傑作。

翻看摩托羅拉的歷史,從1928年創立,光榮和夢想一路伴隨摩托羅拉通信,其在技術上開創了IT和通信行業無數個第一。

在其80多年的歷史中,摩托羅拉屢屢出現失誤,又能奇蹟般的復活甚至復興。

摩托羅拉曾經是一個時代的象徵,摩托羅拉生產第一代模擬手機時,木材加工廠起家的諾基亞尚未涉足無線通信。

中國人通過尋呼機認識了摩托羅拉公司,中國市場把摩托羅拉推上了行業之巔,其一度占據尋呼機市場份額超80%。

在手機普及之前,摩托羅拉推出的BRAVO數字尋呼機給了大眾一個享受最新移動通信產品的機會。

1983年,上海開通中國第一家尋呼台,BP機進入中國。

尋呼業創造了一個暴利時代,1995年到1998年的4年間,全國每年新增尋呼用戶均在1593萬戶以上,2000年尋呼業發展到頂峰。

而實際上,摩托羅拉的看家本領,還是在手機方面。

1973年,摩托羅拉發明了約有兩塊磚頭大小的全球第一款無線行動電話,價格貴的令人咂舌,此後在整個模擬通信時代,摩托羅拉幾乎是世界上唯一的手機製造商和頂級無線設備提供商。

技術上無任何競爭者的局面,讓摩托羅拉並看不上當時歐洲諾基亞、愛立信等聯合的GSM標準。

摩托羅拉看不上地面基站的方式,他的目標則更加龐大,那就是77顆環繞地球的低軌衛星構成一個覆蓋全球的衛星通信網,也就是「銥星」計劃。

耗時11年,投資50多億美元後,1998年,這個全球首個大型低軌衛星通信系統,也是全球最大的無線通信系統運營。

但龐大的前期投資和每年幾億美元的設備維護費用,使得銥星手機收費高昂,不再是面對老百姓的產品,2000年銥星公司宣布破產保護時才發展了兩萬多客戶。

依舊是巨頭不低頭,在發展「銥星」計劃的同時,摩托羅拉判斷,選擇CDMA將延續其在模擬時代的老大地位。

選擇押寶在美國市場占有一半市場份額的CDMA標準上。

CDMA標準俗稱2.5G,通話質量和保密性更好,輻射更低。

然而1993年,包括中國在內的40幾個國家均採用了GSM標準,1996年,數位技術對模擬技術實現了全面替代。

此時,摩托羅拉才投入GSM市場,卻已經被其他廠商追趕上來。

摩托羅拉雖然喪失了GSM起步時的發展良機,但很快推出翻蓋手機並被市場所認可。

隨後V系列產品的發布,V998、360度旋蓋的V70,都是無比成功的產品。

這讓摩托羅拉在21世紀到來之前,仍穩坐移動通信市場上的王座。

但芬蘭巨人的崛起已經是勢不可擋,2000年,摩托羅拉的市場份額已降到13%,諾基亞則增加至31%。

儘管2004年推出的V3至今仍保持著市場銷量超億部的紀錄,成為摩托羅拉的神來之筆,但不能挽救不斷下跌的股價,伴隨著摩托衰落的還有2001年美國網絡泡沫的破裂。

而到了後來的智慧型手機時代,雖然有Defy、里程碑等口碑還不錯的產品,卻再無回天之力。

2011年8月15日,谷歌以12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摩托羅拉移動。

儘管隨後推出的Moto X、Moto G都是很有特色的產品,但谷歌在硬體方面並不上心,稱這場收購為防禦性措施,防範對Android作業系統日益增多的訴訟潮。

在拿到摩托羅拉諸多專利後,谷歌則又在2014年10月30日以29億美元的價格把Moto賣給聯想,此後摩托羅拉手機的銷量也是有目共睹。

滑鐵盧黑莓

黑莓手機

話說加拿大有個地方叫滑鐵盧,滑鐵盧有個造手機的,名叫「Research In Motion」,縮寫就是RIM。

作為無線電子郵件領域的霸主,曾獲得商業高端人士認可,現在卻沒了在智能機市場的地位。

隨著Android、iOS,甚至是Windows Phone的興起,這家位於滑鐵盧的公司發現自己真正成了「拿破崙」。

自1999年,RIM 850開始,眾多手機廠商還忙於接打電話和收發簡訊的時候,黑莓產品則專注支持廣域網際網路電子郵件的訪問,甚至那個年代廣域網際網路還並不普及。

而隨後發布的RIM 857等等,都是不支持通話的PDA,也就是掌上電腦,為商業人士移動辦公提供便利。

而第一款手機,則應歸屬於6230,全鍵盤、支持網際網路連接讓黑莓手機在整個手機行業中獨樹一幟,隨即也拉攏了高消費能力的商業人士。

美國發生「9·11」恐怖襲擊時,由於收到大量用戶的同時訪問通信網絡請求,美國的通信網絡一度陷入癱瘓狀態,而當時的美國副總統切尼,藉助黑莓手機,在運營商網絡全部離線的狀態下依然與外界進行正常溝通與交流。

黑莓由於其特有的服務構架及技術,可以在極度惡劣的環境下依然能夠正常工作,並且與外界取得聯繫。

在此之後,黑莓不僅頻頻出現在政府官員手中,諸多明星也紛紛擁抱黑莓,自此黑莓正式進入廣大用戶的視線之中,也奠定了該品牌在手機領域的地位。

2006年是黑莓手機最高光的時刻,它曾一度占據了美國市場48%的份額,因為標誌性的全鍵盤以及超強的安全性,黑莓手機受到了大量政界和商界人士的青睞。

即便是到2009年iPhone 4已經紅遍全球的時候,黑莓手機的出貨量依然高達5000萬部,聲稱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占比為20%。

但2006年開始,黑莓在大眾消費市場屢戰屢敗,賴以起家的企業市場也受到侵蝕,境況江河日下,在兩個戰線份額急劇下滑。

平心而論,iPhone的出現重新定義了全球的智慧型手機市場,使得整個產業被重塑。

在蘋果摧枯拉朽般的攻勢面前,唯有安卓系統手機異軍突起,這兩者之外的作業系統和手機全部受到衝擊。

諾基亞、黑莓和微軟,是這場衝擊的最大受害者,而這三者之中受到最大影響的,毫無疑問正是黑莓。

而外界環境變化是客觀原因,主觀原因卻是黑莓的不思進取。

豐富的功能、完善的軟體生態讓蘋果走入良性循環。

而此時的黑莓卻把精力投放在別處,在3年的時間裡,它的創始人卻連續向匹茲堡企鵝隊、納什維爾掠奪者隊、菲尼克斯郊狼隊3家三家職業冰球隊發出了收購要約,甚至和其中一家打起了長期官司。

不務正業,錯失發展良機給黑莓的迅速倒塌埋下種子。

2012年,才為觸屏開發BlackBerry 10作業系統,已經被對手拉下五年有餘。

儘管黑莓有不錯的硬體和軟體系統,但過高的開發成本卻讓他失去了第三方開發者的支持。

後來無奈轉頭Android陣營、更改品牌名稱等一系列動作,卻也是垂死掙扎,過高的售價加速了黑莓的死亡。

2016年9月28日,黑莓宣布停止手機硬體的研發。

不久之後,一代傳奇品牌也被收入TCL麾下。

總結

實際上被國產資本收購的國外品牌不止這幾個。

海爾收購美國通用旗下家電產品、美的收購日本東芝,這樣的收購案例比比皆是。

有些收購是為了拓寬銷售渠道、為了獲得先進的專利,而也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為了榨乾品牌最後一點的價值。

作為消費者,我們當然希望曾經追捧的品牌可以東山再起,而對於一個品牌的喜愛,也是建立在品牌優秀的產品上。

比如我們欣賞諾基亞時代,每款手機都能從外觀上展現自己的個性,而如今的諾基亞,卻也進了整容室,尷尬的和其他產品撞了臉。

中國的手機、家電等消費電子市場早就殺成了血海,即便是原有絞盡腦汁也無法存活的品牌,貼牌重返的失敗則也成了定局。

畢竟,品牌的忠誠度是建立在優秀的產品基礎上的,情懷,沒那麼值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代工廠到品牌商,富士康的手機路才剛剛開始

就在前不久,微軟將自己絕大部分功能機資產,作價3.5億美元賣給了富士康旗下子公司富智康和芬蘭公司HMD。至此,富士康已經手握三個手機品牌,一個手機代工廠向手機品牌商的變身大業,或將徐徐拉開序幕。

中資和外企風雲輪轉 世代匆忙交替輪迴

技術進步、製造業遷移、雲譎波詭的市場,科技產業的成長和變革史中,無數嶄新的產品讓人血脈賁張,也有無數傳奇轉瞬間淪為時代的棄嬰。世代匆忙交替,中國企業和外資公司也在時間的腳步里風雲輪轉。在這一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