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英特爾財報冰火兩重天 人工智慧或成最終戰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北京時間21日最新消息,全球最大的兩家CPU處理器廠商高通和英特爾先後公布了各自在最近一個財季的財報,但與去年同期數據相比,兩家公司的經營情況可謂一家歡喜一家愁。

高通凈利潤上漲22%

作為移動端CPU處理器的龍頭老大,美國高通公司在2016財年第三財季凈利潤達到14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2億美元凈利潤相比大漲22%。

營收方面達到60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58億美元營收相比增長4%。

同時高通預計,在2016年第四財季的營收將達到54-62億美元,中值為58億美元,這一數字高於之前華爾街分析師平均預期的57億美元。

受此影響,截止北京時間21日清晨,高通股價在納斯達克常規交易中暴漲6.41%,當日報收於59.40美元。

仔細分析高通的財報數據可以看出,造成其盈利額大漲22%的推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專利授權營收額的增長。

2016財年第三財季高通的授權營收為21.69億美元,高出去年同期1.77億美元之多。

二是研發支出的下降。

高通2016財年第三財季的研發支出只有12.6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低了1.39億美元。

這收入和支出的一漲一落,共同造成了高通第三財季的凈利潤增長。

對於專利授權營收額的增長,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來源是中國市場。

自去年2月份該公司同意向中國發改委支付9.75億美元的反壟斷罰金之後,高通已經結束了此前為期14個月之久的反壟斷調查。

同時高通也按照發改委的要求修改了面向中國市場的專利收費費率,總體上這一費率修改後低於其向世界其他公司開出的價格,隨後該公司與中國各大手機廠商紛紛重新簽署了專利授權協議。

從2016年1月中國廠商樂視全球首發搭載驍龍820的新款手機,以及小米將在今年秋天全球首發搭載驍龍821新款手機的傳聞都能看出,高通十分重視其在中國區的業務。

高通的CEO Steve Mollenkopf在接受採訪時稱:「當前我們在中國的業務十分強勁。

反觀傳統PC處理器市場的頭把交椅,英特爾的日子可沒有高通那麼輕鬆。

英特爾凈利潤下降51%

英特爾在2016年第二季度的營收為13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32億美元營收相比增長了3%;但凈利潤只有13.3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27.06億美元凈利潤相比下降了51%之多!

據英特爾預計,2016年全年的營收最終將實現中段個位數的增長。

受此影響,截止北京時間21日清晨,英特爾股價在納斯達克常規交易中下跌1.82%,報收於35.04美元。

仔細分析英特爾的財報數據可以發現,包括旗下的客戶計算集團、數據中心集團和物聯網集團等下屬機構其實都是有盈利的,甚至客戶計算集團的盈利數字還在去年同期16.03億美元的基礎上上漲了3.68億美元。

可是為什麼總體上會同比去年下降51%之多呢?這都要算到其他業務的運營虧損上,據財報數據,英特爾在2016年第二季度,除各大集團事業群之外的其他所有業務運營虧損高達22.58億美元,這才是凈利潤下降的首要原因。

而更具體地講,這個所謂的其他所有業務運營虧損就是指英特爾在重組支出方面的拖累。

該公司在今年4月份曾公布了數項重組和減少支出的計劃,旨在釋放資金以投資於正在增長的伺服器處理器業務線。

這一重組計劃包括在2017年年中前裁員12000人,這相當於英特爾總員工數的11%之多。

此外,英特爾稱還在本財季中申報了14.1億美元的重組和其他支出,這當然也包括在51%的利潤下滑之中。

一直以來,隨著PC市場的持續走低,英特爾的財報不好看也算是意料之中。

CEO Brian Krzanich也不止一次地表示希望將英特爾打造成「新計算時代」下的新公司,而在「新計算時代」下,PC的地位顯然不像以前那麼突出。

因此,轉移業務重心一直以來都是英特爾在尋覓和努力的事情。

在智慧型手機市場,英特爾雖然一直在努力嘗試,但並未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究其原因,首先就是當行業其他公司都在匹配LTE標準時,英特爾卻錯誤地選擇了WiMax無線技術。

再加上受PC業務影響,英特爾在渠道銷售和營銷範圍的進一步萎縮,使得智慧型手機晶片市場一直由高通、聯發科和展訊等其他晶片廠商所主導。

而且近期英特爾還取消了此前已經投入數十億美元的Atom晶片開發計劃,算是基本上放棄了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晶片業務。

有媒體評論稱,即便Atom晶片業務最終研發成功,英特爾在移動端青黃不接的狀況也並不會產生什麼實質性的變化。

未來或許在人工智慧

2015年全年,只有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增長了7.7%,為高通全球範圍內唯一增長的地區。

可是,隨著2016年國內市場的政策利好和晶片需求的與日俱增,中國國產晶片將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國內的各家手機廠商也紛紛藉此機會投入晶片業務,想要努力擺脫高通的供應鏈約束。

比如華為早已經開始使用麒麟系列自主研發的晶片,而小米在去年已經獲得了ARM公司全系列晶片架構的授權,據最新消息稱已經有500多名小米員工投入到自家處理器的研發當中。

除此之外,國外三星的大部分產品都有自家的Exynos處理器版本和高通版兩個版本,LG方面據傳聞也將發布自家在移動端的第二代處理器Nuclun 2。

這些都表明,高通未來在移動CPU市場獨霸一方的日子也不會太長了。

既然高通不會在移動端,英特爾也不在PC端,那麼兩大晶片巨頭的未來究竟在哪呢?從近期他們的一些動作上我們能看出一些端倪。

去年12月,在英特爾中國研究院的開放日活動上,英特爾向公眾展示了多款智能機器人產品。

今年5月,英特爾發起的眾創空間加速器機器人專場分享會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

7月,英特爾宣布要與寶馬、駕駛輔助系統研發公司Mobileye合作開發自動駕駛汽車,並宣布將在2021年正式推出量產版。

英特爾CEO Brian Krzanich在《財富》科技頭腦風暴大會(Fortune’s Brainstorm Tech)中宣稱:錯過智慧型手機浪潮的英特爾未來要走在智能汽車領域的前列。

當然,英特爾不會真的去做機器人或者自動駕駛汽車,而是打算在人工智慧這一未來技術上深耕細作,逐漸打造一個基於英特爾技術的人工智慧開發平台,就好像他們在PC市場曾經做的那樣。

實際上,在今年的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上,英特爾已經推出了體感技術機器人開發工具包——RealSense SDK,該SDK可以給開發商提供諸如人臉識別、姿態識別等諸多不同的功能。

反觀高通,早在2014年9月,該公司就收購了一家總部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人工智慧圖像識別技術公司 Euvision Technologies。

在去年8月舉辦的2015鳳凰LINK+大會上,高通全球副總裁沈勁也曾公開表示,人工智慧的拐點已經到了,他透露,在高通的下一代晶片中將主打人工智慧。

今年5月,高通為其"機器智能平台"推出了全新軟體工具包,該工具包能幫助使用高通晶片的企業開發人員更輕鬆地在智慧型手機和無人駕駛飛機中直接運行深度學習程序。

可見,高通也是在人工智慧領域卯足了勁的。

不久前,滴滴的創始人兼CEO程維和百度的創始人兼CEO李彥宏在不同的場合都曾公開表示,網際網路的未來是人工智慧,屆時,人工智慧技術將改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從高通和英特爾這兩大巨頭的動作來看,人工智慧未來也很可能會改變他們的生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高通,拿什麼重回巔峰!

在過去的2017年上半年裡,高通可以說是流年不利,諸事不宜。官司纏身,業務下滑。在經歷了種種波折以後,高通的營收能否反彈,未來的發展情況又將如何?又如何解決正在面臨的法律糾紛和銷售增長明顯放緩的...

誰是賺錢機器?五大科技巨頭財報對比

剛剛過去的農曆新年,在我們闔家團聚辭舊迎新之時,網際網路科技巨頭們也都交出了成績單。在過去的一個財季中,谷歌(母公司Alphabet)、蘋果、微軟、亞馬遜、英特爾五大科技巨頭,誰是名副其實真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