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全方位解讀FD-SOI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Sanjay Jha博士目前就任GlobalFoundries(格芯)的CEO。

在加入格芯之前,他擔任摩托羅拉移動公司的董事長兼CEO。

格芯是全球領先的半導體代工廠之一,生產基地橫跨三大洲。

該公司正在不斷加強其全球的布局,並規劃了FD-SOI和FinFET雙軌發展的道路:在中國,通過與成都合資建設一座300mm晶圓廠,引進其22FDX工藝技術,占據低功耗物聯網等應用,並承若了其下一代技術12FDX;在美國,約3月前,宣布推出7nm FinFET (7LP)技術,面向高端移動處理器、雲伺服器和網絡基礎設施等場景。

同時,5nm以及後續技術也在開發之中。

在最近與Jha的一次面對面的會談中,他分享了對電子產業和半導體代工業的觀察和展望,重點在於FD-SOI。

圖:格芯CEO Sanjay Jha博士。

你認為未來的熱點應用有哪些?實現的順序會如何排列?

我認為主要是移動、物聯網、射頻和汽車。

其中,移動、物聯網、射頻,這三個難分先後,但是汽車的應用可能會稍微晚一點。

我想聲明的一點是汽車應用的滯後是從我們的SOI技術角度而論,但從FinFET的角度來看結果會有所不同。

在這裡我主要針對的是SOI。

格芯已在22FDX上建樹多年,為何最近Intel以及TSMC等都相繼關注22nm這個工藝節點?

首先這是300mm晶圓,如果是單一步驟光罩工藝的話,22nm應該是一個最小的節點,原來是28nm。

再往下走的話可能需要用多步的工藝。

所以現在三家都在進入22nm節點,但每家在這個節點的工藝側重點不一樣:TSMC是22ULP技術;我們側重的是22nm FD-SOI技術;而Intel採用了FFL技術。

這三個技術從性能以及複雜度來看各有不同。

我們認為FDX技術應該是最優的。

Intel認為FinFET將是未來的主流技術,你如何看待這個觀點?

FinFET跟FDX技術各有千秋,我們也做14nm和7nm的FinFET。

FinFET的應用跟FDX的應用有所不同,因為它的特點是高電流、高電容,所以它適用於大功率伺服器等,而用於移動的、用電池供電的、小功率、低成本的應用,比如說影像處理、還有物聯網裡用到的晶片以及傳感器等,這些可能用FDX的技術更為合適。

從製造的複雜度上面可以看到FDX的掩模是36層,而FFL至少要47層。

從不同的應用來講,針對Intel的技術,可能更適合用於伺服器的這些大電流、大電容的晶片,而物聯網、射頻還有影像處理,這些更適合採用FDX技術。

現在,在FD-SOI的路線圖中,出現了28nm、22nm、18nm和12nm不同的節點,你如何看待這個現象?

我覺得在FD-SOI這一領域,大家都在不斷地推動,對這個行業的發展來說是有益的。

我們希望打造一個FD-SOI生態鏈,如果整個行業的發展能夠趨同,包括你說的節點,應該是一個好事情。

從我們的角度來講,FD-SOI產業要做好,其中之一是規模,而且代工廠需要不斷地投資,就像我們在成都建新的晶圓廠。

成都廠我自己去看過。

如果你去看一下的話,建設的速度真的非常震撼,另外我們和政府之間的夥伴關係也非常好。

業界為什麼對FD-SOI的體偏壓功能還抱有一定的疑問?

其實並不是很難,可以給你畫個圖,信號來了就打開閘(圖略)。

業界為什麼認為其是一個挑戰呢?比如說你原來只要考慮三件事情,現在需要考慮第四件事,有人會認為額外的東西對他是負擔、是挑戰。

但是,通過體偏壓去控制閘是非常好的思路,會讓整個控制更為簡單。

這種思維一直都存在。

舉一些例子,在半導體行業,我們克服過的重大挑戰非常多,難度上一點都不遜色於此,只是說以前沒有選擇去做。

現在,是否採用體偏壓你是可以選擇的。

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人對是不是走這條路會覺得非常的畏懼,覺得麻煩,因為你有其它路可以走。

那麼,你的建議是什麼?

我認為最終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提供給客戶經過驗證和奏效的解決方案。

做到了,他自然就會接受,讓我們客戶的工作更為簡單。

對於工程師來講有三大訴求:更快、低成本、高性能。

如果只考慮前面兩個,可能體偏壓這個問題他無需太關注。

但如果除了速度、成本還要加上高性能的話,一定會考慮這個功能。

業界對FD-SOI晶圓矽片的供應和成本也有所顧慮。

如何加快這個環節的布局?

這個問題並不是很難。

因為任何一個新事物出來的時候,不願意走這一條路的人,總會說這裡有毛病、那裡有困難。

回顧一下,體矽一開始也是這樣,後來量上去了,成本就下降了。

對於FDX,我們感覺這個行業有一個明確的、明顯的推動勢頭。

從供應來講,這個技術的確增加了複雜度,但是工藝步驟會比原來少10到15步。

現在,三家供應商在提供晶圓,他們也在不斷地投資,增加自己的產能,所以從工藝的角度來看並沒有太大的問題。

根結在於半導體行業發展過程當中一直碰到的問題:新的事物出來總是有人不願意接受,總是從壞的方面去看這個問題,從消極的方面去看這個問題。

FDX相對於FFL等,在成本上是否具有優勢?

要從兩個方面看待這個問題:一個是售價、一個是成本。

從成本上面來說,22nm FinFET,如果採用平面技術,工藝步驟會多一些,工藝控制的複雜度很高。

對於FDX,底層的基板成本可能會高一點。

確實很難同類的去對比各自成本的結構,但是考慮到我們在中國晶圓廠的建設投資以及規模產生的成本效應,從生產的成本來說,相對於Intel的技術來講,可能略有優勢。

但是,這個不一定反映在最終的市場售價上。

我們也知道現在Intel賣什麼樣的價格,因為這還是商業策略的驅動,所以從成本上面來說,我的判斷是FDX略有一點優勢。

注意到FDX的生態鏈夥伴已從數年前的7家增加到現在的30多家。

新增加的主要是什麼廠商?

這些新增加的生態鏈夥伴主要是IP供應商。

他們很明智、很理性的看到客戶有這個需求,願意針對IP進行投資。

這些IP主要是面向設計領域。

比如說USB 3.0,原來用於28nm的晶片,如果客戶提出要重新設計做到FD-SOI里,有這樣一些需求之後晶片設計公司就有動力設計這些東西。

IP來自於這種需求,但背後是整個行業的市場需求。

圖:FDX的生態鏈。

你如何看待FD-SOI的投資策略?

從投資上來講,FD-SOI需要的投資更少,但是市場增長更快。

其實,我們在FinFET上面投的絕對金額比FD-SOI大,但是FD-SOI的產能卻高過FinFET。

現在格芯正在成都建設工廠,是否有計劃也在新加坡建立FD-SOI工廠?

沒有。

但我們在新加坡有RF-SOI工廠。

格芯在射頻領域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一,迄今為止,RF SOI晶片交付量達到了320億片。

請預測下FD-SOI在中國和全球的未來。

對於FD-SOI技術,我個人是充滿信心、非常樂觀,至少是針對我們專注的這些市場,而這些細分市場正好是發展非常快的市場。

在可比的性能情況下,整個成本、複雜度都會下降,工藝步驟會減少。

針對這樣的市場,我有信心,不只是中國,包括全球都是這樣。

你還有什麼想法願意分享?

針對摩爾定律,每個節點實現的速度在放緩,很多人認為唯一的出路是不斷地針對微縮進行投資,其實這不是唯一的考量。

面向這個真實世界中的應用,比如說物聯網、射頻、傳感器等,這些未必需要5nm、7nm節點的技術。

所以針對這些移動的應用來講,我覺得FD-SOI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技術。

本文為《電子工程專輯》原創,版權所有,謝絕轉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半導體奮起直追 瞄準FD-SOI工藝

目前,國際領先半導體廠商贏推進到10nm工藝,而且都使用了FinFET立體電晶體技術,但此外其實還有一種FD-SOI技術,GlobalFoundries(格芯)剛剛在成都開建的新晶圓廠就會使用2...

格芯CEO:FD-SOI是中國需要的技術

5G時代將對半導體的移動性與對物聯網時代的適應性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此時,FD-SOI與RF-SOI技術的優勢日漸凸顯,人們對SOI技術的關注也與日俱增。9月26日,第五屆上海FD-SOI論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