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快評|高通收購恩智浦開盤在即 國產晶片反壟斷箭在弦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封面新聞記者 孟梅

2018年3月,美國總統川普以「威脅國家安全」為由叫停了傳統無線通訊及半導體巨頭博通對高通的收購案,而在當時高通想不到的是,彼時看似保護了自己的川普總統在短短几個月後會成為自己收購競爭對手荷蘭恩智浦的阻力。

7月16日,據國外媒體報導,高通宣布再次延長對恩智浦半導體的現金收購要約期限,以等待監管機構的批准。

這份收購要約原本定於美國當地時間7月13日下午5點到期,但現在已被延長至美國當地時間7月20日下午5點。

高通此前已多次延長收購要約期限。

外媒此前報導稱,中國監管當局尚未批准高通以440億美元收購恩智浦半導體的併購交易。

收購恩智浦是高通在飽和的智慧型手機市場之外實現多元化戰略的關鍵一環。

手機處理器分野明顯 國產自主方案仍孤軍奮戰

在智慧型手機市場進入平穩增長期之前,除了如今的五大主流處理器品牌之外,PC時代風光無限的老牌廠商英特爾也試水過手機處理器領域。

2013年,聯想曾在CES大展上推出K900手機,該手機使用的是英特爾凌動處理器,一時間吸引了行業內的很高關注。

但因為英特爾處理器在專利、授權上的相對弱勢,曾導致使用其處理器的手機無法支持LTE網絡,在4G網絡時代錯失良機,逐漸該平台被棄用,英特爾在手機處理器領域的野望也沒了下文。

而儘管國內廠商在出貨量上屢創新高,但實際上大部分廠商使用的都是高通的晶片。

國內的手機廠商全部屬於安卓系統陣營,自然與蘋果的A系列處理器絕緣;而來自台灣的聯發科提供的處理器儘管曾經在性價比上具有一定吸引力,但高端型號的不足是其難當旗艦手機的重任;至於三星的獵戶座系列,儘管除了三星以外也有魅族這樣的國產廠商曾經嘗試過在旗艦型號上使用,但魅族長期以來被詬病的性能短板也說明了一定問題,其即將發布的最新手機也無奈地使用了高通的期間處理器。

如今,只有華為使用的海思麒麟是國產品牌。

在過去,麒麟處理器儘管在「跑分」上不輸高通的旗艦型號,但GPU方面卻因為一些優化問題和限制表現不盡如人意。

今年6月,華為推出了GPU Turbo技術,通過軟體補足了麒麟處理器在遊戲性能方面的短板,甚至一向在手機圈內語出驚人的羅永浩都對這項技術表示了肯定,他還說其他的國內同行都是拿著國外供應商的東西在做整合商,是在「裝孫子」。

由此也看出,在國產自主晶片領域,華為是孤軍奮戰。

恩智浦收購折射高通野心 劍指物聯網晶片核心技術

高通在智慧型手機平台,尤其是用安卓系統的手機陣營里,已經成為了絕對的寡頭,甚至優勢比PC時代英特爾的市占率更高。

在這樣的背景下,高通之外的另外四個主流手機處理器品牌海思麒麟、聯發科、三星獵戶座以及蘋果A系列如果想阻止高通壟斷的進一步形成,沒有政府政策的扶持的話的確很難。

眾所周知,恩智浦半導體是全企業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之一,如果完成此次收購,高通除了在晶片領域,還將在汽車電子、身份識別、射頻以及其他領域,覆蓋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將大大增強高通在物聯網領域的壟斷地位。

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高通處理器收入164億元但是利潤僅有17%,專利授權收入儘管只有6.5億美元,利潤率卻高達80%。

掌握核心話語權、定價權,成為高通行遍天下的「核心技術」,高通的高明就高在不斷拿新專利捆綁收取高額費用。

收購恩智浦,高通向外界釋放了面向未來的野心。

如果說,在前30年,高通的目標是通過無線通訊技術連接每一個人;那麼在後30年,繼續壟斷技術核心的高通則把目標定在互聯萬物。

顯而易見,高通在手機領域慣用的商業模式也不會不可避免的複製到自動駕駛、車聯網等領域,這對國內處於初創期的科技企業來說,基本上是滅頂之災。

7月20日下午五點,是高通對恩智浦半導體的現金收購要約期限的最後時刻。

在整個輿論呼籲「國產晶片掌握核心技術」的大前提下,中國商務部的表態至關重要。

未來,我們的「中國芯」能否自由跳動成敗也在此一舉。

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為什麼這筆交易需要經過美、中、歐盟、日、韓、俄等9個國家的批准才能執行,因為大家都看到了在本次貌似簡單的收購背後,高通一統江湖的「壟斷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半導體巨頭借重金收購競逐汽車電子市場

美國高通公司日前宣布,其470億美元收購恩智浦半導體的交易已得到美國反壟斷機構許可,而這將是半導體行業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起併購案。業界分析認為,這起併購案的背後,一方面表明,高通期望通過併購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