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芯挫敗史:6個月造芯計劃成笑柄,晶片造假騙上億科研基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晶片一直是國人的痛點,這種痛感今年尤甚。
前有中國的通訊公司因遭美國禁購,而面臨癱瘓的風險,後有華為被美國司法部調查,背後都直指中國企業的軟肋——晶片技術。
有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晶片90%靠進口,總額超過萬億。
面對這塊沃土,或痴心一片、或各懷鬼胎,前仆後繼者大有人在,但是這座高峰還無人登頂。
(文/實習生劉碎平 編/梁夜)
說到做晶片的中國企業家,傳奇商人牟其中可謂有遠見。
1997年網際網路尚未爆發,電腦還屬奢侈品,牟其中就喊出了要做電腦晶片的想法。
他清晰地認識到當時只有美國能生產電腦晶片,就連日本也不行,這個理想主義者放出話來:「我們的計劃是,在6-8個月內,生產出運算速度在10億-100億次之間的晶片。
」事後證明,這僅僅是一次理想主義者的狂歡。
另一位理想主義者,是中芯國際創始人張汝京,被譽為中國半導體之父。
張汝京先入職半導體巨頭德州儀器。
此後,張汝京掌握了DRAM的關鍵技術,並與同事在多個國家開廠生產DRAM晶片,由於美國廠商的擠壓,最終德州儀器於1997年暫停了該項目。
張汝京由此出走,同年成立了世大半導體。
這是台灣的第三家晶圓代工廠商。
好景不長,正當張汝京準備大幹一場時,大股東將世大半導體作價50億美元賣給台積電。
張汝京再一次出走。
張汝京從台灣來到大陸。
2000年,張汝京誓言要把大陸的半導體產業「搞上去!推上去!做起來!」同年,中芯國際在上海成立。
2016年,中芯國際在全球的前十大純晶圓廠排名中位居第四。
但路途並不順,其多次遭到台灣當局的刁難,還有老對手台積電的競爭。
2009年,張汝京被迫讓出中芯國際執行長之位。
離開後,他於2014年成立了上海新昇半導體,2016年離職。
越挫越勇的張汝京,現仍奔波在造芯之路上。
方舟科技董事長李德磊的造芯之路則令人捉摸不透。
2004年在方舟科技瀕臨破產之時,他甚至說出「方舟3號」是「狗屎」的言論,引起眾多內部人員不滿。
方舟科技緣起1997年成立的百拓立克公司,後改名為「中芯微」,於2002年正式啟用方舟科技。
2001年,中國第一片自主設計的嵌入式晶片「方舟1號」橫空出世,這也是第一款商品化的32位晶片,一面世便迅速被捧上技術神壇。
「中芯微」也在這時成了政府和資本的寵兒。
借著這股如日中天的氣勢,李德磊擠走了計算機體系結構方面專家胡銘曾,成為改名後方舟科技的法人。
李德磊做主後,只接受政府採購,而對市場以拒絕的態度,甚至擱置了承接的科技部「863」(中國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項目,與此同時,方舟大廈卻拔地而起,還放言「在中國,有了地就有了錢。
中國真正賺錢的不是高科技,而是房地產。
」如今的方舟科技,只剩下眾人的一片唏噓。
企圖靠晶片發財的有很多人,「漢芯事件」主角陳進最為知名。
這簡直是中國晶片史上的特大災難。
2003年,「漢芯1號」發布當天,鑑定專家組一直評定:上海「漢芯1號」及其相關設計和應用開發平台,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是中國晶片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被視為「漢芯1號」發明人的陳進進入人生的高光時刻,他又藉此申請了數十個科研項目,騙取了高達上億的科研基金。
造假醜聞遭曝光是在3年後的2006年。
在清華大學水木清華BBS上,有人公開指責上海交通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陳進發明的「漢芯1號」造假。
隨著媒體和相關部門的跟進,證據逐漸浮出水面。
後該事件調查組得出結論,造假基本屬實。
而其作假手段並不高明,「漢芯1號」是陳進團隊從美國買回,僱人將標籤換成「漢芯」,一場騙局由此展開。
但令眾多學者不滿的是,事件相關責任人並沒有受到法律上的追究。
私企才能做出來,有壓力才有進步,如果有補貼等於沒壓力 | 看來廣大網民罵磚家,叫獸是有依據呀!這年代啥東西值錢假貨具多! |
中國半導體教父張汝京的「三落三起」|半導體行業觀察
日前,一樁聲明在半導體圈引起了轟動。國產矽晶圓供應商上海新昇半導體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中表示:「 張汝京博士決定於2017年6月30日為止不再擔任新昇總經理職務,但他同意繼續擔任新昇董事 」。本來是...
中國晶片教父重出江湖,只為晶片產業的發展
中國晶片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張汝京。張汝京在美國德州儀器工作20多年,親自參與建造了20多個晶片工廠,並且在世界最大半導體公司德州儀器擔任高級工程師,在美國半導體行業的核心部門擔任要職。
中國晶片教父湊150億重出江湖,帶你了解那段中國晶片的歷史
前段時間,美國禁止向中興出售晶片,中興被美國卡了脖子,雖然禁令被解除,但還是被罰了很多錢,而且顏面掃地。狠狠的打了我們一個巴掌。一次又一次的教訓告訴我們,中國一定要有自己的高科技,中國一定要有自...
大陸與台灣半導體業的海峽大戰,中國晶片的艱難崛起
今年5月18日,芯恩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在青島,啟動了中國首個晶片集成化項目。這家公司的董事長就是張汝京。張汝京是誰可能很多人不清楚,他當初領導的中芯國際一度是中國半導體製造的標杆。說起張汝京就...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中國芯酸往事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河北籍學生張錫綸從中國第一所礦業高等學府焦作工學院畢業,作為一名專業為冶煉學的稀缺人才,他被上海的一家煉鋼廠錄用。抗戰爆發後,上海工業大規模西遷,張錫綸也隨著大部隊輾轉來到了戰...
用台灣人才發展中國半導體產業有何利弊 能靠得住麼
芯恩(青島)集成電路有限公司晶片項目啟動簽約儀式於5月18日舉行,這是中國大陸啟動的首個CIDM集成電路項目,總投資約為150億。這一項目有很多亮點,落地快、產學研聯合程度高、投資大、帶動作用也...
中國半導體行業的崛起
目前在集成電路領域,美國擁有英特爾、高通、德州儀器、博通、Nvidia、美光等半導體巨頭。2017年公開數據顯示,總部設在美國的半導體公司銷售額占了全球銷售份額的46%。中國代表性的半導體企業,...
兩大「教父」PK:中芯國際與台積電的IC恩怨錄
常常有人說,12年是一個輪迴。因為完成了12地支和12生肖的輪換,所以蘊含著命運的起承轉合。禍隨福兮、福隨禍至,12年對於中芯國際和台積電來說,又何嘗不是一個輪迴。
一邊裁員,一邊缺人|中國半導體「芯」病史
來源:正能量大數據、Deptech等最近一則台灣招聘公司H&L Management Consultants的消息稱,2018年已有超過300名高級工程師前往大陸晶片製造企業發展。其實兩岸對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