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制定三步計劃讓機器人幾乎完全取代工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據國外科技媒體報導,富士康已經制定一個三步走計劃,讓工廠最終完全實現自動化。

富士康自動化技術發展委員會總經理戴佳鵬透露,在第一階段,富士康的目標是設立自動化工作站,取代工人不願意做的簡單重複勞動,以及過於危險的工作;第二階段,整條生產線實現自動化,自動化效率更高,多餘的機器人也會被淘汰;在第三階段,整個工廠實現自動化,只留下極少量的工人完成生產、物流、測試和檢驗等工作。

戴佳鵬稱,富士康位於成都、深圳和鄭州的工廠已經達到第二、三階段。

富士康已經擁有10條熄燈生產線(完全自動化生產線)。

據戴佳鵬稱,截止目前,富士康已經部署了逾4萬台由公司內部研發和生產的「Foxbot」工業機器人。

富士康已經具備每年生產約1萬台Foxbot機器人的能力。

除工業機器人外,富士康還在研發醫療機器人。

戴佳鵬指出,儘管機器人技術在不斷改進,但工業機器人不能完全取代人,因為人可以靈活迅速地由一個任務切換到另一個任務。

多年來,富士康一直在緩慢且穩步地實現生產自動化。

該公司在去年表示,計劃2020年讓中國工廠自動化率達到30%。

今年3月,富士康又表示,該公司通過自動化讓一家工廠的工人數量減少了6萬。

從長遠來看,機器人比人力成本更低。

不過,初期投資可能會很高,因為研發可以完成各種任務的機器人成本很高,耗時很長,難度也很大。

目前,中國的人類勞動力成本要遠遠低於機器人。

但面對未來的勞動力成本上漲,富士康必須過渡到完全自動化,才能一直保持競爭力。

讓事情複雜化的是,中國各地政府正在促進就業。

在深圳、成都和鄭州,政府給予富士康各種優惠措施,鼓勵其在當地擴大規模。

富士康去年聘用了120萬工人,是全球最大的僱主之一。

中國是富士康聘用工人最多的國家,工人數量達到100萬。

如果富士康工廠完全實現自動化,這些工人又何去何從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