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等訂單時代 深圳工廠主的未來正被技術劃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面對愈演愈烈的製造業倒閉潮,產業鏈低端的工廠正準備脫離,有技術含量的工廠選擇留下,做屬於自己的品牌。

在這個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生產城市裡,以技術為主要標準的分割線劃定了這些工廠主的未來。

林騰2015/11/24 13:17 |評論(16)A+

圖片來源:網絡

11月21日,在十七屆高交會閉幕前夕,一個以創造製造業5.0時代為口號的無邊界製造聯盟在深圳成立。

參與者有無邊界製造業集團與中國移動通訊、創維移動通訊、深圳智能健康產業協會、無邊界澳洲等機構。

根據公開資料,製造業5.0時代的目的是推動深圳製造業生態系統的發展,實現告別等訂單時代,打破深圳製造業企業的圍牆,使其成為無邊界工廠,讓世界各地的資源、需求與服務直接連接,把軟體、硬體和全球標準進行結合。

現階段,深圳是否能告別等訂單時代,言之尚早。

但深圳工廠主的未來,已經被技術標準劃定。

「我們的智能硬體已經開始打樣了,明年會正式推向市場。

」東莞晟申塑膠金屬製品有限公司(下稱晟申塑膠)董事長周金武對介面新聞記者說。

作為富士康科技集團(下稱富士康)長期的精密器件供應商,周金武看似對眼下沸騰的「製造業危機」並不擔心。

10年前,機械製造專業畢業的周金武在離深圳富士康不遠的東莞橫瀝鎮建起了廠房,在這個有6000平方米,200多個工人的園區裡面,周金武的工廠為富士康源源不斷地提供消費電子產品中所需的螺絲和鈾等零部件。

這些訂單給公司帶來了每年幾千萬元的營收,來自富士康的業務占公司總業務量的60%。

周金武透露,工廠在2010年達到了營收高峰,之後確實開始下滑,但幅度不過10-20%。

更為重要的是,周金武對晟申塑膠的未來並不太擔憂。

「下滑的業務主要是數位相機,但相比其他低端工廠而言,我們的工廠有較大的技術含量,附加值也相對較高。

」周金武說,除了生產零部件,工廠也在這些年積累了硬體設計研發能力和團隊,很快可以從單純的零部件廠商轉型到小電器品牌。

在深圳西面的寶安,另外一位工廠主黃錦(化名)則沒有那麼幸運。

黃錦的工廠早前長時間為山寨手機廠商生產手機後蓋,在如今國產品牌崛起的時代,這家僅有不到50人的工廠陷入焦慮。

「我們上遊客戶太低端,現在正在急速減少客戶數量,生產技術也沒有得到相應升級,在這個市場有著大量的競爭對手,也不能獲得大型廠商的一級供應商,現在只能斷斷續續接一些零散的訂單。

」黃錦這樣說。

他正準備簡歷,希望利用原有的深圳手機市場供應鏈的經驗,找到一份新的職業。

兩家命運不同的工廠,恐怕就是深圳整個製造業企業群體不同方向的映射。

在這個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生產城市裡,以技術為主要標準的分割線劃定了這些工廠主的未來。

深圳的製造業模式建立在1990年代初期,並在隨後的10年里達到了巔峰。

這個模式的主要特點是,國內廉價資源環境和人力為海外企業生產簡單廉價產品,或者是品牌、設計和市場都在國外,國內企業只負責簡單的產品生產,然後出口至海外。

1988年10月,富士康總裁郭台銘在深圳寶安區建立了第一棟廠房用於生產精密電腦接插件,當時只有200多人的工廠在隨後的幾十年間逐漸壯大,如今是擁有30萬人左右的巨型製造業帝國。

富士康的背後,大量中小型靈活的次級供應商活躍在整個珠江東岸,他們在早期利用資源的稀缺性,生產技術門檻並不高的零配件大賺了一筆。

但在如今產業風向轉為精品化高端化產品之後,這些廠商面臨的問題就開始凸顯。

以手機產業變化為例。

小米、榮耀等本土智慧型手機品牌參與市場競爭之後,國產手機競爭越趨激烈。

長期深圳整個工廠體系許多都是為山寨手機體系而衍生的,技術創新上跟不上市場腳步的手機廠商,其市場空間越來越小。

「品牌手機都已經賣到幾百元一部,客戶(手機廠商)根本沒有生存價值了。

」黃錦說,品牌手機廠商喜歡有技術優勢的緊密合作夥伴,並且通過生產線的自動化升級解決人力的問題,像長期給富士康、華為、中興供應鏈零部件的廠商會活得相對較好。

製造業利潤微薄也讓許多工廠主心灰意冷。

即使是富士康這樣的大型工廠,雖然有著像蘋果這樣的大客戶,日子也不算過得太滋潤。

美國國勞工組織中國勞工觀察(CLW)兩個月前的一份報告指出,在2015財年第一財季,蘋果公司供應鏈勞工成本約34億美元(約合217.21億元人民幣),供應鏈勞工成本僅占營收的4.56%,占利潤的18.9%。

周金武說,客戶都是以利潤為第一位的,不斷要求供應商不斷降價。

但在公司內部,人工成本卻每年都有10%的上漲幅度,這對利潤本來就單薄的製造業來說,確實是雪上加霜。

經歷過改革開放30餘年的野蠻生長,深圳的製造業結構正在發生改變。

介面新聞記者了解到,深圳製造業危機傳言的最初源頭,來自深圳市福昌電子技術有限公司(下稱福昌電子)。

這家中興、華為的大型供應商意外倒閉頗受關注。

介面新聞記者向業內人士了解到,以這家公司目前的業務情況,遠沒有達到倒閉的階段,倒閉更像是工廠主刻意而為。

根據周金武的觀察,福昌電子的倒閉事件是個偶然,該公司的情況,並沒有到老闆需要跑路的情況。

當然,福昌電子所在的行業環境確實令人擔憂。

以福昌電子所生產的金屬手機外殼為例,2013年國產智慧型手機品牌逐步展現出向上快速發展的勢頭,形成了蘋果、HTC、三星之外的新市場。

這個趨勢進一步擴大了整個金屬加工市場的規模,刺激了大量資本進入加工,技術門檻驟然降低。

但在2015年上半年,整個金屬機殼的市場需求突然轉變向。

金屬機殼本有的稀缺價值已經被大量湧入的工廠所「擊破」,從原先的1.5元/分以上掉到了0.8元/分左右,與此同時,工廠的利潤還在不斷下滑。

旭日移動終端產業研究所11月初發布的分析報告稱,許多工廠在完成設備採購之後,突然發現原本產能緊缺的情況已經不復存在,反之是大批雷同的工廠在分流訂單;三星等品牌廠商在越南建設工廠,開始逐步轉移配套產能,原來的供貨加工廠就必須尋求新的客戶訂單來填滿這些閒置的產能;一些終端品牌為了降低成本,開始採納其他材料,這進一步讓產能存量增大。

倒閉潮今年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苗頭,中國經濟文化研究所經濟學者王尚一對介面新聞記者分析稱,工廠倒閉主要源於兩部分原因:其一、現階段工廠的競爭相比起此前已經越來越激烈,過去積累的利潤也越來越被稀釋;其二、工廠設備升級投資的時候,需要較大的初始投資金額,生產升級的檔次越高升級內容越全面,初始設備投資也越大,工廠自身往往沒有這麼多積累需要進行借貸,包括銀行借貸、民間借貸、占壓其它供應商的貨款等。

王尚一說,「所以企業升級檔次越高,其背後經常是借貸的規模越大,企業面對的風險也越大。

美國波士頓諮詢公司BCG發布的報告《全球製造經濟轉移》曾指出,2004-2014年,全球前25位出口國的製造業工資都出現上漲,中國和俄羅斯的年均工資增長率達到10-20%,且這一情況已經持續了10年,而其他經濟體的年均工資增長率僅為2-3%。

這意味著只要國外的生產效率能達到國內的70-80%,他們的勞動力優勢就將相對明顯。

友威光電惠州公司也感覺到同樣的壓力。

這家公司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是三星、諾基亞品牌手機的觸摸屏御用工廠,但觸控面板產業競爭激烈,近兩年三星的低階手機代工轉移到越南工廠,諾基亞手機品牌消失,友威光電工廠的訂單狀況也陷入被動。

加上華強北白牌(白牌指小廠商生產的沒有牌子的手機或者PC等及其它商品,相對品牌而言)市場的變化,洋、華在大陸的工廠都遭遇了訂單危機。

因此公司也對外宣布提升競爭力及降低營運成本,並將于越南集中生產。

品牌方的相繼離開,進一步釋放了倒閉潮的信號。

從2014年開始,珠三角手機供應鏈企業集中的區域接連傳來壞消息,福昌電子、鴻楷興塑膠、深圳中顯微、超越、東莞京馳、惠州創仕等工廠接連宣布停產,這些幾乎都是依賴外企的訂單而存活的企業。

「外資在中國生產的主要是邊緣部件,核心零部件都在本土生產,一旦外資無利可圖,將管理人員撤走並停止供應核心零部件,在中國的生產設備將成為廢棄物。

」王尚一說,深圳製造產業集中在產業鏈中下游,與此同時,領導者和核心部門人員都是由本土派出或者僱傭歐美港澳台工作的華人。

在等訂單時代,珠三角的加工廠實際已出現過一次轉型。

因為大量工廠主已經意識到組裝加工無利可圖,開始向研發轉型,這就是山寨潮的開始。

2004年,MTK推出了包括核心軟硬體參考設計的Turn-key方案,降低了手機製造的技術要求,讓山寨生產體系最為關鍵的元素搭建完成。

生產出來的產品通過「華強北」發達的貿易體系,大量銷往非洲、拉丁美洲等欠發達地區。

但王尚一認為,國內的山寨轉型和歐美日韓等企業的研發有關鍵差別。

歐美日韓企業先大規模持續技術研發投入,逐漸建立起市場地位,獲得高利潤,即便是「模仿為主」的韓國企業,也是通過大規模的關鍵技術研發形成創新導向的發展模式。

國內企業則是橫向接受所有產業鏈中的最低端部分。

只要能夠出口賺錢,不管什麼行業什麼功能部分都願意接受。

在一部手機的成本中,觸控螢幕和玻璃、處理器、無線通信器件接近總成本的50%左右,這些元器件,國產廠商基本需要進口,國內也找不到核心部件的生產方。

可見,深圳電子產業關鍵零部件產業缺失,確實是一個大問題。

2014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達3200億美元(約合2.04萬億元人民幣),54%的晶片出口到了中國。

大型的半導體代工業務,幾乎都被三星和台灣的台積電公司所壟斷,珠三角的產業鏈則聚焦了一些技術門檻不算太高的零部件生產企業。

在愈演愈烈的製造業中,低端的企業主們正準備脫離,但一些技術含量較高的選擇留下選擇做屬於自有品牌。

介面新聞記者觀察到,在山寨之後,一些敏捷靈活的供應鏈價值也開始顯現。

多年來,為了滿足傳統硬體生產的需要,深圳沉澱了大量的技術人員和快速靈敏的物流網絡。

因山寨潮孕育而生的傳奇電子產品市場華強北,可以用最快的速度為客戶組裝產品模型。

一位來自美國的智能硬體創業者說,在深圳一個星期的工作效率相當於美國一個月的工作效率。

以平板代工方酷比魔方為例,度過了山寨成長歷史之後,它如今已是微軟自建立CTE生態圈以來的首批深圳合作廠商,目前正在為微軟、Intel等公司生產品牌電腦。

酷比魔方項目總監尹雙柏曾對介面新聞記者提及,酷比魔方的工廠能夠迅速根據市場的需求推出新的產品,而且生產基地有SMT、模具、測試、組裝等生產工序,具備從產品開發到出貨整體製造的整合能力。

周金武也認為,在這十年的硬體製造創業中,晟申塑膠具備生產能力,而且擁有整個產品的產業鏈資源,這種方式可以迅速完成生產樣品、改進、再生產的流程。

在最新的這一波智能硬體創新潮中,「低價」已經不是吸引眾多投身其中者的理由,大公司對產業鏈的扶持和持續投入正在改變這個環境。

周金武對這種結果欣然接受,「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過去的時代已經過去,這是從低端到高端的必然結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富士康將上市卻無法掩蓋慘烈的手機代工行業

2月9日,證監會披露了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富士康」)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招股書,「代工之王」終於要衝擊A股了。隨著招股書的發布,不少媒體分析,成立時間不滿三年,將成為攔在富士康登...

二三線手機品牌離場

隨著手機行業「金九十銀」的到來,各大手機都不願錯過這次絕佳的銷售旺季。不過,近二十場的手機新品發布還是令今年十月「銀季」有別於往年。不但三星、華為、魅族、小米等眾多手機廠商首次同聚十月,就連百事...

錘子手機代工廠倒閉 行業洗牌加速

手機供應鏈廠商接二連三的倒閉,似乎意味著其產業已進入寒冬。得益於前兩年智慧型手機的爆髮式增長,各手機品牌廠商、供應鏈廠商紛紛應運而生。但時下,不得不承認,對於產業鏈上的各方,容易賺錢的時代已然過...

中小手機品牌與代工廠陷入倒閉死循環

文/崔玉賢在近期的2015年網易科技峰會上,素有「風投女王」之稱的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表示,網際網路真的很殘忍,要麼做大,要麼出局,如果創業者走不到第一、第二,就基本沒戲了。這句話似乎是金科玉律般...

手機供應鏈廠商遇寒冬,誰之過?

(速途網綜述 報導彭盼盼)隨著硬軟體技術的持續創新、移動通信網絡的加速布局、自主創新體系的不斷發展完善,我國的智慧型手機市場曾呈現出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今年雙十一期間,天貓京東又賣出了創紀錄的手...

配件商接連倒閉 珠三角低端製造現危局

國內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疲軟正在將上游廠商推向破產的邊緣。國內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疲軟正在將上游廠商推向破產的邊緣。 繼10月8日華為中興的一級供應商、深圳市明星企業福昌電子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昌...

曝錘子T2代工廠破產 看背後供應鏈「寒冬」

近日,有媒體曝出錘子T2手機代工廠中天信電子老闆已失聯,不僅拖欠員工3個月工資,而且4000名員工面臨集體失業。對此,雙方均表示否認,錘子科技方面回應稱,錘子T2目前正常生產,囤貨充足,能夠滿足...

手機市場供應鏈混亂,廠商突然倒閉

手機市場一直很熱鬧,看熱鬧的旁觀人都沒看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兒,有些廠商就突然「黃了」,最近一段時間,先是中興、華為的一級供應商深圳福昌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宣布倒閉,隨後有關大可樂手機破產的消息也甚囂...